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3年第4期(總第205期)2023年8月18日
首屆熱帶作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國際會議召開
8月3—4日,首屆熱帶作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國際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會議由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熱作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專委會聯合舉辦。
開幕式上進行了熱帶作物生物育種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大會聯合14個國家及相關機構發起了熱帶作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國際合作倡議,倡儀加強熱帶作物遺傳資源的交流與合作和人才培養,推動“一帶一路”熱帶國家熱帶農業科技合作,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同意,來自國內外16個代表上臺參與了聯盟倡儀的啟動儀式。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熱帶作物產業已成為全球138個熱帶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與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熱帶作物產業是世界熱區減貧減饑的重要途徑。集聚全球科技資源,協同開展熱帶作物遺傳資源創新利用,是破解制約熱帶作物產業發展關鍵因子的重要手段。大會圍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領域學術問題、面臨的挑戰展開探討,來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14個國家以及國內200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各地熱帶作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實踐經驗,共同尋求解決之道。會議期間,還舉行了熱帶作物品種展,以展板模式展示了我國近年來引進培育的8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新種質。 (林宗鏗摘)
2023年全國熱帶作物學術年會在南寧召開
8月17—20日,2023年全國熱帶作物學術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大會以“特色產業,振興鄉村”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和專題學術交流,共同探討熱區鄉村振興之路。來自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的科技工作者500余人參會。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熱帶作物學會黨委書記楊禮富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強調,中國熱帶作物學會作為我國熱帶農業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學術類社會團體,具有跨行業、跨學科、跨區域的顯著優勢。學會成立60年來,團結帶領廣大科技人員,廣泛開展深層次、高水平、跨學科、多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積極開展科學普及、決策咨詢、人才培養和期刊出版等工作,為熱作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彰顯作為、貢獻力量。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強化組織建設和能力建設,推動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會目標邁進,為加快熱帶農業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舉辦了中國熱帶作物學會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為推動中國熱帶作物產業發展,1963年,中國熱帶作物學科的開創者們籌建成立了中國熱帶作物學會。60年風雨兼程,60載砥礪奮進,通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我國熱帶作物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已成為具有重要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學術團體。甲子風華,歲月如歌。全體參會人員通過視頻共同回顧學會發展歷程,共襄盛典。年會設置數智熱農與鄉村振興論壇、病蟲害防控與綠色農業、農產品儲藏加工與質量安全、組學與生物工程、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天然橡膠產業高質量發展、熱帶園藝、熱帶牧草、民族藥用植物挖掘與利用等9個專題論壇,并以墻報及論文等形式開展廣泛學術交流。年會還舉行了《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發展史》等6部著作的首發儀式,發布2023年度熱帶農業優秀科技成果,頒發中國熱帶作物學會顧問聘書,舉辦熱帶農業科技攝影優秀作品圖片展等。 (林宗鏗摘)
▉園林植物▉
199、荷花
蓮花、水芝、玉環、芙蓉、芙蕖
Nelumbo nuicifera Gaertn.
[科屬]睡蓮科蓮屬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和大洋洲。日本、蘇聯、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均有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垂直分布可達海拔2000 m,在秦嶺和神農架的深山地區池沼中也可見到。
[習性]荷花具有喜陽光、喜溫暖、喜肥的特性。栽植季節的氣溫至少需15 ℃以上,在氣溫低于15 ℃時生長停滯,耐0 ℃左右短暫低溫,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 ℃。對土壤選擇不嚴,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粘土為宜。喜相對穩定的靜水,嗜生于肥沃的爛泥中,不愛漲落懸殊的海水,一般土層淺薄的水稻田生長較差。適宜的pH值為6.5。病蟲害少,抗菌、抗氟能力強,對二氧化硫氣具一定抗性。地下莖和根,對含有強度酚、氟等有毒的污水,會失去抵抗力而消亡。
[繁殖]可用播種和分藕繁殖。在園林應用中,多采用分藕繁殖,來保持親本的遺傳特性,且可當年觀花。若植于池塘,一般采用整枝主藕作種藕;缸、盆栽時,主藕、子藕、孫藕均可用。不論是塘植,還是缸、盆栽植,各類種藕都要具有完整無損的苫芽(頂端生長點),否則種后當年不易開花。清明前后當氣溫上升至15 ℃以上時,是分藕繁殖最佳時期。在池塘栽植時先將池水放干,池泥翻整耙平、施足底肥,然后栽藕。栽種時要保護好苫芽,將苫芽朝下,成20~30o角斜插入泥,并讓尾節苫芽翹露泥面,1-2天放水20~30cm,以后逐漸加深;若幼苗種在池塘中可在苗上吊一塊小石頭使之沉入泥中生長。缸(盆)栽荷,其操作方法同塘植,只是將種藕靠近缸(盆)壁徐徐插入泥中。 播種繁殖,由于蓮子的種皮厚而堅硬,不易吸水,先用銼磨穿種皮以利于種仁加快吸水,再用溫水浸泡一晝夜,待種皮泡脹后,輕輕剝去種皮種在泥水中。在溫度20 ℃左右時,約1周即可發芽,而后可分盆栽植單株,約2年后開花。
[栽培]分栽初期無論塘植、缸栽,場地應選在避風的全光照處,水不宜多,因淺水可提高土溫,對蓮苗早期生長有利。隨著浮葉、立葉的生長,可逐漸提高水位,但池塘最深處的水位不得超過1.2 m。缸植者,夏季應1-2天加水1次,碗栽則應每日澆水。澆灌荷花的水,若屬地下水,須先引入水缸中,經過日曬提高水溫后再用。秋末冬初,荷花已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不必經常澆水,缸盆內只須保持淺水即可。在北方要把缸、盆移入室內,以防凍害。湖塘植蓮,若塘泥肥沃,一般不需追肥;缸、盆栽者,如果基肥充足,也不必追肥;尤其是碗蓮,肥多易腐,值得注意。在生長季節,發現荷葉黃瘦,又無病斑,應追肥促壯。應及時拔除雜草,以免影響荷花生長。在5-6月正值荷葉迅猛生長之際,可使用除草劑,每畝用量為25%除草醚500 ml加25%敵草隆50 ml噴治。
荷花生命力頑強,大塘荷花能抵抗一般病蟲害。缸、盆植荷花病蟲害較多,常見主要蟲害有:大蓑蛾、蚜蟲、斜紋夜蛾。主要病害有枯斑病和斑點病。大蓑蛾可用90%敵百蟲1500~2000倍加青蟲菌800倍液噴殺;蚜蟲大量發生時可在缸、盆中撒3%呋喃丹顆粒劑藥殺;斜紋夜蛾常在7-8月大量發生,可噴50%辛硫磷乳油、80%敵敵畏乳油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殺。枯斑病和斑點病常發生于6-9月,尤以多雨季節發病嚴重,可用25%可濕性多菌靈原粉或用甲基托布津原液噴撒防治。
[應用]荷花是著名的觀賞植物,花大色麗,清香遠溢,清波翠蓋,賞心悅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迎驕陽而不懼,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來,荷花就成為宮廷園囿或私家庭院中的一種珍貴水生花卉。在近代風景園林中,其應用也較廣泛。在家庭中,也可布置陽臺,或插瓶欣賞,美化居住環境。 (陳金河摘)
200、旱傘草
傘草、不竹、風車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 L.
[科屬]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挺水植物。
[分布]原產馬達加斯加。
[習性]喜溫暖,不耐寒,冬季要溫暖避風;喜陽光充足,極耐陰;喜潮濕及通風良好,也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宜在富含有機質的粘重土壤上生長。生長適溫為22~28 ℃。
[繁殖]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全年均可育苗,但以春至秋季為適期。分株繁殖是最迅速的繁殖方法,只要將幼株挖出另植即可。若栽植于池邊,將成熟的莖葉折入池中浸水,經過一段時間,莖頂能萌發較多幼株,可剪下栽植。播種繁殖,采收成熟的種子,撒播于潮濕土壤,即可發芽成苗。
[栽培]栽培土質以肥沃的壤土為最佳。水池栽培可先行盆栽,再放入池中,淹水至基部為止,長期濕潤培養土。若陸地盆栽,應多澆水,盆底可墊一水盤,經常滯水保濕。栽培處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施肥可用有機肥料或復合肥,每1-2個月施1次。隨時修剪枯枝殘葉,保持美觀。
[應用]旱傘草姿態優美別致,常盆栽后放在水池中觀賞,也可作室內觀葉植物。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紙莎草(C. papyrus)、畦畔莎草(C. haspan)。 (陳金河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