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作物信息2022年第5期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2年第5期(總第200期)2022年10月18日
2022年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永泰隆重舉辦
9月23日,2022年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永泰縣隆重舉辦。省委副書記羅東川出席并宣布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福建省系列活動啟動,省政府副省長李建成、福州市副市長林治良致辭,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陳明旺、副廳長鐘昌華、省廣電集團副董事長陳加偉出席活動。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向全社會發出重視農業、關心農村、尊重農民的強烈信號。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村逐步具備基本現代化生活條件,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穩中有進、穩定向好,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全省各地將舉辦農民豐收節系列慶祝活動,以“慶豐收 迎盛會”為主題,推出一批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慶豐收活動,打造金秋豐收季,充分展現八閩大地鄉村振興輝煌成就,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弘揚優秀農耕文化,描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主會場活動由省農業農村廳、福州市人民政府、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永泰縣人民政府、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省直有關部門和九市一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農民代表等300多人參加活動。 (林宗鏗摘)
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收聽收看習近平總書記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022年10月16日上午,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全廳黨員、干部收聽收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明旺等廳領導、巡視員與副處級(副高)及以上黨員、干部共300多人集中收聽收看。廣大黨員、干部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在大會上作的報告,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精神實質,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對標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堅決守好“三農”戰略后院,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三農”力量。
(林宗鏗摘)
陳明旺廳長到省熱作所調研指導
2022年10月17日下午,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陳明旺蒞臨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調研指導,漳州市委副書記黃水木、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蔡志斌、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張星輝、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主任陳衛峰、對外合作處處長鄭錢華等陪同。
陳明旺廳長實地察看熱作所的南亞熱帶植物種苗繁育基地、新型高效植物組織培養系統、省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等,詳細了解熱作所特色經濟作物的收集、保存、繁殖及開發利用情況。座談會上,所黨委書記、所長陳振東簡要匯報了熱作所基本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難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陳明旺廳長充分肯定熱作所科技創新、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和科技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陳明旺廳長強調:一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精神實質,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力量。二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漳州,面向福建農業現代化,加快育成一批優勢特色良種,推進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創新,推出更多新型的農業產品,為“三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三要加強宣傳推廣成果。進一步加強宣傳科技成果、突破性成就,繼續發揮科技優勢,講好南亞熱帶農業故事,不斷推進成果轉化,共同下好現代農業之路這盤棋,走好鄉村振興這條路。
省熱作所領導和有關人員參加了調研。 (林宗鏗摘)
▉園林植物▉
189、巴西花生藤
落地花生、遍地黃金
Arachis duranensis
[科屬]蝶形花科花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南美洲。現華中、華南一帶作地被植物應用。
[習性] 喜溫暖,但也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在廣州曾遭遇過3 ℃的低溫,卻能保持綠葉而不枯萎。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中性到酸性土壤、砂土到重粘土中均能持續生長。具耐陰性,對光照強度的適應范圍廣,在0~80%遮蔭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也耐貧瘠,能與土壤中相應的根瘤菌建立共生關系,形成根瘤,固定空氣中的氮氣,十幾年不施氮肥也能長勢良好。
[繁殖]可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繁殖,宜于春季播種,點播,株行距20×15 cm,只要澆水適當,2天后即可發芽,10天后長出真葉,到第45天即可開花。扦插繁殖,可把枝條截成25~30cm長,含2~3節,并適當剪去葉片,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插條留1節露在外面,泥土要壓實,第四天即可產生新的不定根。如株距為20 cm,水、溫等條件適宜,經1~2次除草,植株可在2個月后完全覆蓋地面。
[栽培]由于該植物具有結瘤固氮能力,因而不用施氮肥,只要施用少量磷、鉀肥即可。巴西花生藤草地在初期應除1~2次雜草,等它完全覆蓋地面后,基層密布的匍匐莖,可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生長,具有很好的穩定性,最初的3年可以不經任何的修剪,其外觀和結構并無明顯變化,以后每年修剪1次,即可防止草地結構的老化,使草層厚度始終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巴西花生藤的匍匐莖極具韌性,且縱橫交錯,賦予了草地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因而該草地具有一定的耐踐踏能力,這是其它非禾本科草地所不具有的特性。該植物能抗花生銹病和葉斑病,對不同的根節線蟲也具有相當強的抵抗能力,未發現明顯病害。
[應用]巴西花生藤因其對光照強度的適應范圍廣,既可用于建立開闊草地,也可用于作為喬木、灌木林下等較為蔭蔽環境的地被植物。它所具有耐貧瘠特性不但可以減低人工施肥的成本,更可以減少因化肥流失而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草地外觀平整、結構密實、穩定性好,花色鮮艷、四季常綠, 美觀又易于管理,是一種優良的地被植物,宜在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 (陳金河摘)
190、扁竹蓼
竹節蓼、扁莖蓼、扁竹蓼、白足草
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Muell.) Bailey
[科屬]蓼科竹節蓼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現各地有栽培。
[習性]喜陽光,也稍耐陰。喜溫暖,耐寒性較弱。不宜直射光照,不耐濕。對土質要求不嚴,但需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生長適溫22~28℃,冬季溫度在6 ℃以上才能安全越冬。
[繁殖]多用扦插繁殖。一般在4-6月選擇生長健壯的枝條,取嫩莖2~3節,長10 cm的莖段,在陰處晾干至萎蔫狀態后,插入沙中,保持濕潤,10-15天即可發根。
[栽培]盆栽土壤要求不嚴,只要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質壤土就能生長良好。保持通風,生長季節須保持盆土濕潤。施肥時適當增施氮肥,可促進莖葉繁茂。冬季需放在低溫溫室培養,天暖后放蔭棚下培養。每年應適當作疏剪。每2-3年翻盆1次,更換新土。天氣悶熱、潮濕、通風不好,易生介殼蟲害和莖枯病,應及時噴藥防治。
[應用]扁竹蓼株叢繁茂,嫩莖扁平,亮綠色,形態奇特。一般在溫室盆栽,供室內裝飾用;在暖地也可于庭園栽培,布置園景;也可擺設在窗臺、通道口等處觀賞。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檸檬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一)
一、檸檬瘡痂病
癥狀及危害:檸檬瘡痂病主要侵染葉、梢、果的幼嫩組織。受害葉片初期出現油漬狀小點后呈蠟黃色病斑,隨著葉片生長,病斑擴大并逐漸木栓化,病斑周圍葉片組織作圓錐狀向背面突起,葉正面凹陷,病斑散生或連片,為害嚴重時常引起葉片畸形扭曲。新梢上的病斑與葉片上的相似,但突起不明顯。果實受害后,果皮上常長出許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狀突起,果實小畸形、易落。瘡痂病危害葉片、枝梢和果實,引起落葉、落果,使產量和品質降低。
病原及發病規律:瘡痂病菌屬半知菌亞門痂圓孢屬的柑桔痂圓孢菌,其分生孢子梗呈圓筒形。該病以菌絲體在病枝葉上越冬,翌年春,當氣溫達l5 °C以上和多雨多霧高溫時,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入春梢嫩葉、梢和幼果。本病只侵染感病品種的幼嫩組織,通常在新梢幼葉尚末展開前易感病,謝花后不久的幼果也最易感病。
溫度和濕度影響本病的發生流行,本病發生的溫度范圍為15~24 °C,最適溫為20~21 °C,當溫度超過24 °C時停止發生。在適溫范圍內,陰雨連綿或大霧重露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 生與流行。
防治方法:
1、藥劑防治:藥劑保護的重點是嫩葉和幼果。防治春梢的瘡痂病,應在春梢新芽萌發芽長4 mm時即開花前噴藥,保護幼果,應在謝花三分之二時,或發病初期噴藥。藥劑種類可選用:0.5%~0.8%倍量式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l000倍液,50%大富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25%潰瘍靈800~1000倍液.噴藥次數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隔5-7天噴一次,噴2~3次。
2、冬季清園:結合冬季修剪清園,剪除病枝病葉,同時清除地面枯枝落葉,消滅越冬病源。
3、加強肥水管理,使新梢抽生整齊健壯,增強抗病力。
二、檸檬炭疽病
癥狀及危害:此病在幼苗、幼果、果實貯藏期發生危害。葉片受害,在葉片上有葉斑型和葉枯型兩種,葉斑型病斑多發生在葉邊緣或葉尖,多為半圓或近圓形,病部稍下凹,淺灰褐色,與健部界限明顯,病斑上常出現排成同心輪紋狀的黑色小粒點,(病菌分生飽子盤)。潮濕則變為紅色小點,葉枯型多在春季發生,病部多在葉尖,初期病斑為暗綠色.如開水燙傷狀,后迅速擴大變為黃褐色,有病組織多呈“V”字形枯死,葉上多生紅色小點,常造成葉片腐爛脫落。枝梢一種為灰白色,一種為淡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點。幼果受害,初為暗綠色油漬不規則病斑,后擴大至全果。病斑凹陷,長出白色霉層和土紅色小點,后使果實腐爛。或僵果掛在樹枝上,近成熟果受害后,有干疤、漬痕和軟腐三種。
炭疽病危害枝梢、葉片、果實和苗木,常引起落葉、落果、枝梢枯死和苗木死亡。
病因及發病規律:檸檬炭疽病病菌屬半知菌亞門有刺炭疽孢屬的膠孢炭疽菌,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屬潛伏侵染性病害。健康組織一般不會發病,但發生嚴重凍害,或早春低溫潮濕,夏秋高溫多雨季節,或由于耕作、移栽、長期積水,施肥過多等造成根系損傷,或肥力不足、干旱、蟲害嚴重、農藥藥害、空氣污染等造成樹體衰弱,或由于偏施氮肥使植株大量抽發新梢或徒長枝,均能助長病害發生。病菌在病部組織越冬,分生孢予借風、雨和昆蟲傳播,從傷口、氣孔和皮孔侵入,在整個檸檬生長期均可侵染。通常3-4月開始發病.夏梢發病多,最適發病條件是2l~28 °C的氣溫條件。
防治方法:
1、改善檸檬園管理:做好肥水管理和防蟲、防凍等工作,避免造成樹體機械損傷,保護健壯的樹勢。剪除病蟲枝、衰弱枝和徒長枝.清除地面落葉,集中燒毀.修剪后在傷口處涂上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l 00~200倍液。
2、噴藥保護:一般樹勢衰弱的檸檬圍在每次抽梢時噴藥1次,幼果期噴藥2~3次,隔l0-15天,選用的藥劑有0.5:l:100波爾多液,0.5波美度的石硫臺劑。發病后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大富生可濕性粉剞600~l000倍液噴霧。 (嘯醒摘自《中國果菜》)
檸檬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二)
三、煤煙病
癥狀及危害:此病發病初期在葉、梢、果袁面出現略褐色點狀小霉斑,后繼續擴大成絨毛狀黑色或灰黑色霉層。 期霉層t-散生許多黑色小點或剛毛狀突起物,呈煙煤狀,煤層易剝離,剝離后技、葉、果表面仍為綠色。主要危害葉片、技條、果實,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果實品晚,花少,呆小。精原及發病規津:本病由多種真菌引起, 菌絲體或分生孢予器在病部越冬,來年春季由霉層飛散孢子,落在蚜蟲、粉虱或蚧殼的分泌物上,引起發病。借風雨傳播,在栽培不良,枝葉過密,濕度大,蚜蟲或蚧殼蟲發生嚴重的檸檬園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及時防治蚜蟲、蚧殼蟲及粉虱類害蟲,清除發病條件。
2、做好冬季清園,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做好排水工作,降低果園濕度。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菌毒清500倍液,或0.3~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用1:l:300倍尿洗合劑(即尿素lkg,洗衣粉lkg,水300 kg)進行防治。
四、流膠病
癥狀及危害:流膠病是檸檬的主要病害,受害植株的主桿和主枝發生流膠,林勢衰弱.樹皮壞死,樹葉枯黃,產量降低,嚴重時植株部分枝條及整株死亡。流膠病病斑形狀不規則,病部樹皮早褐色水漬狀,常有裂口和流膠,干燥時不流膠,病部枝條葉片黃化,無光澤。嚴重時全株黃化。
病原及發病規律:流膠病由真菌類的疫霉菌引起,病 菌在病部組織中進行越冬,該病全年均可發生,但以6-10月份發病重。一般病菌從傷口侵人,高溫高濕時發病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樹冠郁閉,施氮肥過重等,均有利于發病,一般幼樹發病輕,老樹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的砧木品種枳或紅桔,盡量不用香櫞做為砧術。
2、建園時選擇地勢比較高,排水良好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