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2年第2期(總第197期)2022年4月18日
省農業農村廳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2022年 1月28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和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部署2022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對全廳副處級以上干部作廉政集體談話。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明旺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紀委、省紀委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歷史性開創性成就、“六個必須”“九個堅持”的系統闡述、反腐敗斗爭新的階段性特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發揚優良傳統,以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堅持系統施治,“三不”一體推進反腐敗工作,切實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保證。
會議要求,要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壓緊壓實責任鏈條,切實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發揮領導帶頭作用,把履職盡責體現在各自崗位上,推動全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再上新臺階。
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鐘昌華傳達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副廳長袁忠賢主持會議。在家廳黨組班子成員,一級、二級巡視員,廳副處級以上干部參加會議。
(林宗鏗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2月13日,在收聽收看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后,我省召開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視頻會議,部署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和當前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副省長康濤出席并講話,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扎實推進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壓實屬地責任,全面落實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抓好春糧生產,全力保面積、增產量。要扎實抓好春耕備耕,保障農資供應,優化農機服務,強化生產指導,加強耕地保護和農田建設,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扎實抓好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統籌推進茶果菌生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有效保障市場供應。要緊盯目標,搶抓林時,因地制宜、科學務實開展植樹造林。要緊盯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防災減災、森林防火、漁業安全生產等工作,及時、果斷化解風險隱患,保持農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林宗鏗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園林植物▉
183、朱頂紅
朱頂蘭、大頭蘭、柱頂紅、孤挺花
Hippeastrum rutilum(Ker-gawl.)herb.
[科屬]石蒜科孤挺花屬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于熱帶稀樹草原或林地。現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我國尤以云南、四川、貴州、山東為多。
[習性]喜溫暖濕潤,生長適溫為18~25 ℃。冬季休眠時要求冷涼干燥環境,以10~12 ℃為宜,不能低于5 ℃。喜光,但光線不宜過強。喜濕但畏澇,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
[繁殖]采用播種、分株、切割鱗莖繁殖。人工異花授粉可得到種子,種子成熟后可立即在22 ℃條件下播種,播后保持濕潤,15天就可發芽。播種苗最短可在18個月后開花,最長需要3年以上。分株繁殖于3-4月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球取下種植,約2年就可開花。近年來用人工分球法大量繁殖新優品種子球。切割鱗莖于7-8月將母球縱切若干等分,再用銳利小刀從各片之中部切開,分為兩半,每半有鱗片2~3層,下端又各附有能發根的鱗莖盤;然后插于泥炭與沙的混合物中,并加少量草木灰,使扦插土呈微堿性(pH7.5),適度澆水;6周后,在鱗片間便可發生小子球,并在球下部生根,這樣用1個母球可得到許多子球。
[栽培]在我國華東可露地栽培,華北多作盆栽,盆栽基質用含豐富腐殖質的肥沃砂質壤土。上盆時將球莖頂部露出土面,保護好根系,上盆后將其置于溫暖處,如溫度不足可用紅外燈加熱。在栽培中,若莖、葉及鱗莖上有赤紅色的病害斑點,宜在鱗莖休眼期以40~44 ℃溫水浸泡1 h預防。
作促成或半促成栽培的種球,可用控水的方法控制種球的休眠期。常在8-9月停止澆水,9-10月將休眠種球再貯藏。在17 ℃條件下,風干貯藏4-5周,然后升溫至23 ℃再貯藏4周,此時再將種球上盆,澆水催花。在花莖抽出15~20 cm后置于光線充足處,直至開花。澆水以雨水最適。化肥慎用,有機肥較佳,葉面噴肥,2周1次。一般2年換盆1次。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長最好。病害有赤斑病,要及時摘除病葉,栽球之前用0.5%福爾馬林液浸2 h,春季噴波爾多液預防。蟲害有紅蜘蛛,噴90%殺蟲粉劑1000倍防治。
[應用]朱頂紅葉姿豐潤,花大色艷,喇叭形,朝陽開放,姿態瀟灑,花形亦美,濃艷花朵賽過君子蘭,極為壯觀,是重要的盆栽禮品花卉,在暖地亦可作花境、花壇的栽植材料。其花莖挺拔,又可作切花。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孤挺花(H. paniceum)、網紋孤挺花(H. reticulatum)、王孤挺花(H. reginae)等。
(陳金河摘)
184、馬纓丹
五色梅、臭草、如意草、山大丹
Lantana camara L.
[科屬]馬鞭草科馬鞭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巴西、秘魯和烏拉圭等美洲熱帶地區,現廣泛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廣西等有栽培,且已逸為野生。
[習性]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不耐寒,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好。
[栽培]在南方可露地栽培,管理粗放;在北方僅作盆栽,冬季需移至室內陽光充足處,冬季室溫高于5 ℃即可安全越冬。至春季4月中、下旬氣候轉暖后,可修去上部枯枝,移出室外進行翻盆。夏季應適當多澆水,并且經常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并每隔半月左右施薄肥,以促進開花繁茂。7月上旬移入室內,放在通風向陽處,秋季枝條過長時,應進行第二次修剪截枝,停止施肥,并且控制澆水,澆水原則是間干間濕。
[應用]馬纓丹是優良的觀花灌木,花期長,花色豐富,五彩繽紛,花初開黃色或粉紅色,繼而變為桔黃或橙紅,最后變為紅色,適宜于園林綠地中種植,也可植為綠籬,或盆栽于陽臺、廳堂和庭園觀賞,亦可片植作為地被植物。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橙花馬纓丹、矮馬纓丹、金黃馬纓丹、小葉馬纓丹、乳黃馬纓丹、黃馬纓丹、淡黃馬纓丹、雜種馬纓丹、蔓馬纓丹。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天南星病蟲害的種類
在天南星的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天南星的病蟲害怎樣防治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天南星病蟲害的種類以及防治方法。
天南星別名南星、白南星等,為天南星科天南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系野生,中國南北各地均能栽培,除西北、西藏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海拔2700 m以下,生于林下、灌叢或草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天南星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
天南星病毒病
【危害特征】葉部癥狀經常表現為花葉、不規則褪綠或出現黃色條斑,致葉脈縱卷畸形,病株矮小,葉部葉綠素受阻,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影響塊莖產量、質量,由多種病毒引起,用塊莖繁殖的天南星,病毒可在植株體內積累,有的能通過蚜蟲傳毒,田間蚜量大,為害持續時間長則發病重。
【防治方法】①采用脫毒技術,用無病毒種種植和繁殖,也可用無毒種子繁殖。②有條件的提倡用熱處理方法結合莖尖脫毒獲取無毒苗。③發現蚜蟲及時噴殺蟲劑滅蚜,減少病毒傳染。
天南星炭疽病
【危害特征】炭疽病是天南星種植區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天南星產量和質量,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莖及果實,葉片染病葉斑圓形或近圓形,大小2~5 mm,中心部分灰白色至淺褐色,邊緣綠色至褐色,病部輪生或聚生黑色小點,莖、葉柄染病產生淺褐色梭形凹陷斑,密生黑色小粒點,濕度大時分生孢子盤上聚集大量橙紅色分生孢子,漿果染病也生紅褐色凹陷斑。
【農業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氣,科學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適時灌溉,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度過大,及時清除感病葉片,剪去輕病葉的病斑。
【藥劑防治】發病前噴1%波爾多液或27%高脂膜乳劑100~200倍液保護,發病期間可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20%三環唑800倍液、50%炭疽福美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多次,殺菌劑應輪換使用,效果更好。
天南星根腐病
【危害特征】根腐病通常在5-10月份發生,受害病株塊莖腐爛,葉片枯死,蔓延甚快。
【防治方法】雨季排出地中積水,炎熱夏季的雨后及時澆井水降低地溫,夏季用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預防,發現病株及時挖除燒毀,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天南星莖枯病
【危害特征】幼苗出土后基部土表下近地面球莖與幼莖連接處發生褐色環狀凹陷、縊縮,低溫高濕、茬口不對是發病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常用藥劑有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8天噴一次,連續噴藥三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發病初期噴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8%惡霜靈嘧菌酯800倍液,64%殺毒磯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500倍液。
天南星疫病
【危害特征】疫病由疫病菌所引起的土壤傳播性病害,最適發病溫度在20~25℃,在雨季發病尤為厲害,被害部位最初呈現水浸狀,組織褪色而褐變,在感染初期,病害組織仍保持相當韌度,后期患部才腐敗、崩潰、瓦解。
【農業防治】①最有效最簡單的措施就是加強田間衛生管理,將病株、病葉、雜草隨時摘除,并帶離園區加以燒毀,不可以將植物殘體堆積于園區內,以免病原菌滋生,盡量避免雨淋、澆水、飛濺,即使用雨淋后,一定得及時打藥預防。②加強園區通風降溫,氮肥不能過量。
天南星紅天蛾
【危害特征】以幼蟲危害葉片,咬成缺刻和空洞,7-8月發生嚴重時,把天南星葉子吃光。
【防治方法】①在幼蟲低齡時,噴90%敵百蟲800倍液殺滅。②忌連作,也忌與同科植物如半夏、魔芋等間作。 (嘯醒摘自園林網)
柑桔粉虱和蚜蟲、黑刺粉虱的防控措施
一、蚜蟲
1.為害特點:為害柑桔的蚜蟲有桔蚜、枯二叉蚜、棉蚜、桃蚜及繡線菊蚜等。桔蚜主要以若蟲,成蟲群集于芽、嫩梢、嫩葉葉背、花蕾和幼果上吸吮汁液,嫩葉受害后呈凹凸不平皺縮,向葉背卷曲,不能正常伸展;花和幼果受害后,會引起落花落果,蚜蟲排泄的蜜露常誘發煤煙病,影響產量和品質。
2.生活習性:桔蚜一般年發生十余代,在南方一些地區年發生可達二十余代,世代重疊。春梢與秋梢抽發期為全年發生為害高峰期,高溫干早季節有利蚜蟲繁殖。
3.關鍵防治時期:春、秋梢抽發期,幼果期。
4.推薦藥劑及使用技術:分別于春梢、秋梢抽發期及幼果期,發現有蚜率達25%時開始噴藥,藥劑主要有:10%滅百可乳油1500倍、3%啶蟲脒乳油2000倍、80%敵敵畏乳油1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
二、黑刺粉魚
1.為害特點:黑刺粉虱主要以幼蟲群集于葉背吸吮汁液,被害處產生黃斑,其排泄物誘發爆煙病,導致柑桔枝葉發黑。枯梢。抑制植株及果實發育,甚造成落果。
2.生活習性: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以2、3齡幼蟲在葉背越冬,翌年3月初開始化蛹,3月下旬陸續羽化,5-10月日間可見各種蟲態,主要在夏、秋梢期為害,尤以秋梢受害重。
3.關鍵防治時期:夏梢、秋梢期。
4.推薦藥劑及使用技術:于夏梢、秋梢期、黑刺粉虱1、2齡幼蟲盛發期用藥。藥劑選用:10%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1500倍浪: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
三、柑桔粉虱
2.生活習性:1年發生4~6代。各代幼蟲盛發期在4-6月、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10月下旬-11月下旬。成蟲在下午4-5點活動較盛,還飛能力較強。多在梢期樹冠內部幼嫩枝葉邊沿上產卵。
3.關鍵防治時期:春、夏、秋梢期。
4.推薦藥劑及使用技術:于春梢、夏梢、秋梢期,柑桔粉虱1、2齡幼蟲盛發期用藥。藥劑選用: 10%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3%淀蟲脒乳油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
(嘯醒摘自《廣東農村實用技術》)
▉藥用植物▉
223、馬齒莧(馬齒莧科)
地方名:豬母菜、豬母乳(通稱)、豬母莧(平和)。
形態特征:一年生肉質草本。根白色,莖多分枝,匍匐地面或上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