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1年第6期(總第195期)2021年12月18日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召開農業農村工作務虛會
11月18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農業農村工作務虛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總結今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研究謀劃明年重點工作。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明旺主持并講話,廳領導班子成員就分管工作談思路建議和打算。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工作,全力推動政策落實、項目落地,農業農村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要對標年度目標,全力攻堅沖刺,確保全面完成年度任務,實現“十四五”農業農村良好開局。
會議強調,做好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兩個重點”、做到“三個確保”、強化“四項保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確保生豬產能穩固重要農產品穩供,確保農業生產安全農村社會安定,落實惠農政策,強化科技創新,深化農村改革,培育鄉村人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具有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會議要求,要深化拓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增強大局意識,主動扛起工作責任。要認真落實廳黨組加強機關紀律作風建設16條措施,深化“兩直兩前”等優良作風,細化目標任務,強化項目謀劃,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園林植物▉
179、花葉艷山姜
斑紋月桃
Alpinia zerumbet (Pers.)et Burtt
[科屬]姜科山姜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中國和印度。
[習性]喜高溫多濕環境,不耐寒,怕霜雪。喜陽光,又稍耐陰。生長適溫為22~28℃,冬季溫度不低于5℃,就可安全越冬。對光照比較敏感,光照不足,葉片則呈黃色,不鮮艷;光線過暗,葉色又會變深。在肥沃而保水性好的壤土中生長良好。
[繁殖]常用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繁殖于春夏季挖出有地下根莖的植株剪去地上部分莖葉,保留莖長的1/3,割取根莖4~5cm,每段帶2~3個莖桿,直接盆栽或種植于露地。分栽后暫放半陰處養護,待萌發新芽后恢復正常管理。播種繁殖溫度為25~30℃,播后15-20天發芽。
[栽培]盆栽,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以磷鉀肥為主;盆土保持濕潤,夏秋季經常給葉面噴水;盛夏宜稍加遮蔭,葉面斑紋會更醒目,但也不能過于陰暗,否則葉色不夠鮮艷。室外地栽,選擇排水好的疏松壤土。春末夏初多見陽光,秋季將根莖挖出放室內貯藏。南方地區露地栽培,可保持莖葉四季常青。主要病害有葉枯病和褐斑病。葉枯病發病初期,每隔7-10天噴灑波爾多液2~3次;發生褐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由于花葉艷山姜分蘗力強,生長迅速,盆栽每隔1-2年換盆1次,剪除葉色暗淡和過高莖葉,重新栽植。露地栽培需經常疏除過密莖葉和剪除折斷莖葉,保持株形美觀;栽培3-4年后應重新挖出地下根莖,去除老根莖,更新栽植。
[應用]花葉艷山姜葉色秀麗,挺拔瀟灑,6-7月開花,花姿雅致,花香誘人,盆栽適宜廳堂、窗臺、樓梯旁陳設。室外點綴在庭院、池畔或墻角處,翠綠光潤,別具一格。
(陳金河摘)
180、冷水花
白雪草、花葉蕁麻、鋁葉草、透明草
Pilea cadierei Gagnep. et Guill.
[科屬]蕁麻科冷水花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或亞灌木。
[分布]原產越南,我國南方各地多有栽培。
[習性]冷水花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和明亮的散射光,不耐寒,較耐陰。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不宜低于10℃,但短時間5℃左右溫度未見受害。對光照反應較敏感,在強光下曝曬,葉片變小,葉色不鮮艷;如光線不足,莖葉徒長,節間拉長,莖干柔軟,葉色變淡,缺乏光澤;在明亮的光照下,葉色綠白分明,節間短而緊湊,葉面透亮具光澤。栽培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在酸性和微堿性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
[繁殖]常用扦插和分株繁殖。夏季高溫期間不適宜扦插,春、秋季都可進行,剪取植物的頂尖,約長10 cm,去掉下部的葉片,扦插于粗沙或泥炭中,溫度控制在20~25℃,插后7天生根,3周后就可盆栽。若用多株苗盆栽的,由于叢生性很強,翌年就可結合翻盆換土進行分株繁殖。
[栽培]冷水花盆栽后生長較快,肥水必須充足供給。夏季除適當遮蔭,每天澆水外,葉面還需經常噴水。生長期應置于通風良好而且散射光充足之處。每半月施肥1次,并增施2次磷鉀肥,葉片色彩將更加光亮新鮮,但不能過于頻繁,否則會造成施肥過多而引起徒長。忌過多施用氮肥,否則株形松散,容易倒伏。入秋后需充足陽光,適當減少施肥和澆水;越冬期間停止施肥,控制澆水。在生產上為了促使生長更多的側枝以達到株形飽滿,應該注意及時摘心,2-3年生的老枝要于早春萌芽前,從莖部重新修剪,促進抽生新枝,否則降低觀賞價值。生長期有葉斑病危害,可噴灑波爾多液預防。盆土太濕易產生根腐病,用6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金龜子咬食葉片,可人工捕殺或用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
[應用]冷水花株形小巧緊湊,葉色綠白相映,葉片花紋別致,清新淡雅,耐修剪,栽培容易,是耐陰性強的室內裝飾植物。適宜盆栽和吊盆栽培,點綴幾架、桌案,特別是在炎熱高溫的夏季布置廳室,可給人怡神的涼爽之意。也可作室內花園帶狀或片狀地栽布置。南方一般作為地被植物。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小葉冷水花、皺葉冷水花、姬冷水花、泡葉冷水花、銀葉冷水花等。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豇豆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豇豆黑斑病主要為害結莢期葉片。葉片正、背面均生褐色圓形或近圓形病斑,具不很明顯的同心輪紋,病健部分界明顯,病斑直徑2~6 mm不等,一葉散生十多個至數十個病斑。潮濕時病斑上長有細微的黑色霉點,葉背面較正面明顯,即分生孢子叢。豇豆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發病規律】
寒冷地區,兩種病菌均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叢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助氣流、雨水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南方冬天溫暖地區,病菌在寄主上輾轉傳播為害,不存在越冬現象。溫暖多雨天氣有利于該病發生,植株過密、通風差、濕度高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合理密植,通風降濕。雨后及時排除積水。收獲后清潔田園,病殘物集中燒毀等。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藥,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7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也可選用煙熏劑熏煙,或噴撒粉塵劑。
(思曉摘自《世紀農藥網》)
香蕉病蟲害防治技術
1 香蕉病害防治技術
1.1 香蕉束頂病
1.1.1 病害特點
田間發病株率為5%~10%,管理方法不當、栽培條件欠佳等情況下發病株率可增至20%~40%,染病植株具有結果少、果實小的問題,植株矮化特征明顯。此外,香蕉束頂病的暴發存在1-3個月的潛伏期,在條件適宜
時會侵染植株。
1.1.2 防治技術
加大力度做好檢疫工作,需覆蓋種苗、組培苗等范圍;在發現香蕉植株患束頂病后,即刻銷毀,給予至少 15天 的暴曬處理,并采取全園消毒,此后可補種優質的種苗。
1.2 香蕉枯萎病
1.2.1 病害特點
病株凋萎和維管束變色、腐爛均是較為典型的病癥。對于成株期病株,最初可見植株下部葉的邊緣處有異常的黃色,后逐步向中肋蔓延,葉片在短時間內快速凋萎,隨著病情的加重,植株的整體長勢微弱,易由于生長勢頭不足而出現枯死的現象。枯萎病的傳播主要以田間流水、農事活動為載體,從某區域向其他區域傳播,從而使香蕉大范圍染病。對于枯死的病株,仍然存在大量的病菌,并滲入土壤,蔓延傳播,在適宜的條件下侵染健康植株。
1.2.2 防治技術
若存在零星病株,需及時整株拔起,轉移至指定區域統一銷毀,可將病株斬為多個小段,裝至密封性塑料袋內,向內部撒入適量的石灰,再做封閉處理。待病株被清理干凈后,向原植株所在的病穴處用多菌靈殺毒,隨后覆土。為全面保證防治效果,病穴周邊 2 m 范圍內也需要進行殺毒處理,切實消滅病菌。日常栽培工作中,在病區采取獨立排灌的方法,以免通過水的流動造成病原體的傳播。對于發病超 30%的區域,需要適時輪作,如種植水稻,兩年后再恢復香蕉種植。植前穴施石灰,調節土壤的酸堿度,除此之外還需施加米樂爾,其作用在于消滅害蟲,另外選擇優質的抗病苗種植,增施有機肥,從而給植株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
1.3 香蕉葉斑病
1.3.1 病害特點
病菌通過土壤、風、雨等途徑傳播,易造成不良影響。香蕉葉斑病主要集中在 5-10 月,可見染病區域形成褐色長條斑、綠枯斑等多種形式的斑點,逐步向其他部位延伸。香蕉植株染病后,存在果穗不飽滿、抵抗力下降等特征,導致香蕉產量、口感和營養物質含量下降。
1.3.2 防治技術
5月份是較為合適的防治時期,需要在莖葉生長旺盛且尚未形成病斑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噴藥防治較為合適。首先,向蕉頭周邊的表土噴灑藥劑,再從底部逐步向上噴灑,重點處理對象為心葉以下蕉葉,藥劑類型可根據實際病害程度而定,多菌靈、硫磺懸劑、代森錳鋅、敵力脫、凱潤、戊唑醇等均是可選擇對象。
1.4 香蕉炭疽病
1.4.1 病害特點
重點危害部位為果實,葉片、花序等部位也會受到侵染。在果實染病后,可以發現在果端先顯現病癥,初期為暗褐色的小斑點,后續有逐步擴大的趨勢,從而出現局部斑點融合的情況;隨著染病程度的加重,病斑在向外擴散的同時還將下陷。從發生時間來看,雖然會在果園發生,但更為明顯的暴發時期為后熟期以及在途運輸時期,且易受到環境影響,如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香蕉易患炭疽病。
1.4.2 防治技術
在采收階段,需要加強對果實的防護,以免出現果皮受損、內部受擠壓的情況,運輸則需遵循“勻速、平穩”的原則,避免香蕉間發生磕碰。采收后,可以用適量的多菌靈或撲海因浸果。
2 香蕉蟲害防治技術
2.1 香蕉交脈蚜
2.1.1 危害特點
香蕉交脈蚜吸食植株的汁液,并帶來病害的傳播,由于病蟲害的共同作用,加大了防治難度。
2.1.2 防治技術
若存在病株,則需及時采取噴藥措施,可噴施40%樂果乳油2000倍液、硫酸煙堿 800~1000 倍液或擬除蟲菊酯稀釋液。在此基礎上,徹底挖除病株,從源頭上切斷傳播途徑。可選擇殺螨類藥物進行防治。
2.2 香蕉象甲
2.2.1 危害特點
成蟲的危害性較大,取食部位包含葉片、假莖等,幼蟲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侵害。象甲在假莖內形成大量蟲道,造成植株逐步腐爛、折倒,不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長,嚴重者整株凋亡。
2.2.2 防治技術
嚴選種苗,保證其無病蟲、抗病性強;11~12 月為重點防治時期,主要工作為清除蟲株以及各類長勢不良的枝葉,降低害蟲在植株上越冬的概率;藥劑防治可選用 40%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在4~5月、9~10月噴灑在假莖內鞘處。
2.3 香蕉弄蝶
2.3.1 危害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導致蕉葉缺刻,局部露出經脈,不利于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造成香蕉減產。
2.3.2 防治技術
在冬季全面清理果園,重點處理對象為枯葉,將其集中燒毀,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消滅幼蟲、蛹,從源頭上規避蟲害問題。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期檢查蕉株,若存在蟲苞,則及時清除。在藥劑防治工作中,可以選擇 48%樂斯本乳油8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等噴霧防治,根據蟲害情況合理控制用量和頻率。
2.4 香蕉根結線蟲病
2.4.1 危害特點
根部為主要的受害區域,植株矮化現象明顯,并伴有黃葉、葉片褶皺等情況,多個方面與束頂病的病癥特征相似,不同的是,香蕉患線蟲病后,在其束頂葉柄處存在較為明顯的“青筋”。
2.4.2 防治技術
米樂爾、克線磷均是可行的藥物,可以按照每株 10~15 g 的標準取用;經前述處理后,若 15 d 左右抽出新葉,則判斷其為線蟲病,若無法繼續抽出新葉,則判斷為束頂病。按照每株100 g 的標準取用柴油,涂在腐爛蕉頭,再將相應病株挖除,從而消滅傳播源頭。
(嘯醒摘自《特種經濟動植》)
▉藥用植物▉
219、馬鞭草(馬鞭草科)
地方名:鐵馬鞭、蜻蜓板(通稱)。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高一至三尺,莖直立,基部木質,上部四方形,有分枝。葉對生,暗綠色兩面均有粗毛,基生中倒卵圓形到橢圓形,邊緣有粗齒和切裂;莖生葉菱形,深羽狀分裂,或有齒,或漸小而成披針形。花小淡紫色,組成細長緊密的穗狀花序,花后結蒴果。
生長環境:生于原野路旁,庭園草地。
藥用部份:全草。
采集處理: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破血通經,殺蟲消腫,清熱解毒。
適應癥:腹股溝淋巴節腫大,急性睪丸炎,齒齦膿腫,癰腫,咽喉炎,瘧疾,哮喘。
常用劑量:鮮全草一至二兩。
注:體虛弱者慎用。
(王小北)
220、馬藍(爵床科)
地方名:大青葉(通稱)。
形態特征:灌木狀草本。莖直立,小枝四稜形,上部分枝,葉對生,通常二葉不相等,倒卵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邊緣有淺鋸齒,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有葉柄。秋季開淡紫色花,呈漏斗狀。結蒴果。
生長環境:多為栽培或生于山野灌木叢中。
藥用部份:根、枝、葉。
采集處理:根夏秋采集,洗凈曬干,即中藥“板藍根”。枝、葉隨時可采,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適應癥:預防麻疹、乙腦、流腦、流感,腮腺炎,大頭瘟,急性肝炎,咽喉炎,丹毒,熱性下痢,無名腫毒。
常用劑量:干根五錢至一兩,枝、葉三至五錢。
注:另有一種馬鞭草科大青作用不同。雙一種豆科木藍,名小青,用以制造染料和“青黛”。
(王小北)
瞿麥主要的病蟲害及其防治
1 瞿麥的根腐病及防治
根腐病是瞿麥當中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病癥,顧名思義,這種病是從由根的腐爛造成的,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會表現得很明顯,而且我們也不容易察覺,當發現有長勢不好或者是異常苗的情況下,一定要檢查瞿麥是否患上了根腐病;在發病的中后期,瞿麥就開始慢慢發黃,根部逐漸腐爛,最終的結局無疑是死亡,所以,根腐病的關鍵就是發病的初期,發現之后,及時治療,就會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瞿麥的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很簡單,根腐病會發生擴散,因此發現有病的瞿麥之后,要及時的在其周圍撒上一層草木灰或者是常見的石灰,以防止病癥的擴散,然后,將有病的植株拔出后,噴灑藥物去除病菌即可。
2 瞿麥的黑粉病及其防治
黑粉病名字的由來是這種病癥會使植株長出瘤狀物,瘤狀物的內部有黑色的粉末。黑粉病主要是對瞿麥的花序和果實造成危害,使之長不出完整的果實,影響植物的價值,嚴重者還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黑粉的防治要從播撒瞿麥的種子做起,在種子還沒有播撒的時候將浸泡在冷水中,然后在熱水里沖一到兩秒晾干后播下就可以大大減少黑粉病發病的幾率,成株中如果有發現得了黑粉病的植株,就要及時拔出,并噴灑藥物除菌。
3 瞿麥青蟲和黏蟲害及其防治
青蟲和黏蟲都是通過危害瞿麥的根部進而影響瞿麥生長的,所以在這里將青蟲和黏蟲害放在一起說,發現瞿麥植株上有青蟲和黏蟲的時候要不需要拔出植株,只需要對植物噴灑藥物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嚴重的時候,要隔一個周噴灑一次藥物,直至害蟲全部消失為止。
(嘯醒摘自花百科網)
柚子樹流膠病的防治方法
危害主干和主枝,影響樹勢,嚴重時,病斑擴展“環割”樹干,導致植株枝干枯死。
【防治方法】
先將病部的粗皮刮去(現青黃色為宜),再縱切裂口數條,深達木質部,然后再以80倍的多效霉液或者多菌靈100~200倍液處理。
(思曉摘自《惠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