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1年第2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21-06-17 16:36:09   閱讀:2326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1年第2期(總第191期2021年4月18日

福建省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視頻培訓班在福州召開

35日下午,福建省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視頻培訓班在福州召開,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東榮出席并講話。

陳東榮指出,2020年我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取得新進展、福建“農業云131”信息工程建設應用取得新突破、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取得新實效、農產品展示展銷取得新成績,全省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陳東榮強調,2021年要積極開拓創新,完善隊伍體系,夯實工作責任,著力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農產品倉儲保鮮冷藏、信息進村入戶、現代農業智慧園、農產品展示展銷等重點工作,共同開創全省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工作新局面,為鄉村全面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廳市場與信息化處、省農業信息服務中心、農產品加工推廣總站等單位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暨特質農產品品審、品管專題培訓班在福州舉辦

330日至41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暨特質農產品品審、品管專題培訓班在福州舉辦。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強出席并講話,福建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智楨出席并致辭。

王智楨介紹,福建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條件優越,名特優資源豐富,發展現代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我省堅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重點圍繞做強、做優做大特色產業,通過推進產業集聚、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強化農業品牌建設等措施,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打造了安溪鐵觀音、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光澤肉雞等一批特色產業百億強縣,帶動形成了一大批產業強鎮強村,2020年全省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2.02萬億元。

福建省在培訓班上作品牌農業建設和名特優新農產品工作經驗交流。全國各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工作機構、營養品質鑒定機構、生產經營主體和科研院所等240余人參加培訓。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園林植物

171、一葉蘭

蜘蛛抱蛋、箬蘭、一葉青、苞米蘭

Aspidistra elatior Blume.

[科屬]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中國華南、西南各省,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習性]喜溫暖、濕潤通風的環境,耐陰性強,亦較耐寒,稍低于0℃不致于受凍。生長最適溫度為日溫2022℃,夜溫1013℃,較一般觀葉植物耐寒。忌強烈陽光直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上生長最好。

[繁殖]多用分株繁殖。通常在早春發芽前結合換盆進行。方法是將繁密的母株切成數叢,使每叢都帶有數枚新芽,至少35片葉,分別栽植即可。分切的新株芽數不能太少,否則長成的葉叢松散,不能盡快形成豐滿的株形。

[栽培]一葉蘭在長江以南可以在庭院中露地栽培,多在庭院中較陰暗的地方進行叢栽;北方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防寒越冬。盆土常用腐葉土、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進行配制。經常保持濕潤的環境,在春夏旺盛生長時期每隔1015天施1次稀薄的液肥,促進葉片茁壯生長。一葉蘭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但冬季霜前需移入室內有散射光的地方,溫度保持不低于5℃。無論室內、室外都不能放在直射光下,否則造成葉片灼傷。一葉蘭極耐陰,即使在陰暗室內也可觀賞數月,但過度陰暗不利于新葉的萌發和生長,因此最好是每隔一段時間將其移到有明亮光線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以利于生長和觀賞。夏季要加強通風,否則介殼蟲會布滿葉柄和葉背而造成觀賞價值降低。盆土要間干間濕,澆水過多,容易引起爛根,同時空氣仍需保持濕潤。

[應用]一葉蘭為優良的盆栽喜陰觀葉植物。葉子翠綠蒼蔥,葉形挺拔整齊,四季長青,端莊大方,栽培廣泛,宜與其他花卉配置綠化庭院,布置會場或美化室內。葉片為插花材料。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叢生蜘蛛抱蛋(A.caespitosa)、流蘇蜘蛛抱蛋(A. fimbriata)、海南蜘蛛抱蛋(A. hainanersis)、九龍盤(A. lurida)、金線一葉蘭(A. var. variegata)、斑葉一葉蘭(A. var. punctata)等。

(陳金河摘)

172、沿階草

麥冬、書帶草、細葉麥冬、繡墩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Gawl.

[科屬]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亞洲東部,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均有野生。

[習性]性喜溫暖濕潤、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宜含腐殖質、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粘重土壤、鹽堿土壤則生長不良。在自然界常野生于山溝溪旁及山坡草叢中。耐寒性頗強,在我國長江流域可露地越冬。

[繁殖]可用分株、播種繁殖。 以分株繁殖為主,于34月時結合換盆進行。每34年分株1次,剪短葉叢,分后每株應有35個蘗芽,栽植株距約30cm。播種繁殖于早春播種,在露地苗床上開溝點播,行距1520 cm,每穴種35粒,覆土約2 cm,保持濕潤,播種10天左右發芽,出苗率可達80%左右。當年只能長成細弱的葉叢,來年葉叢開始加稠加密,第三年早春可起苗移栽。

[栽培]沿階草無論盆栽或地栽均較簡便,無需精細管理。但要求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北方旱季應經常噴水,葉片才能油綠發亮;如果空氣過于干燥,葉片常常會出現干尖現象。它不耐干旱,較耐水濕,但如果盆土長期積水,肉質根和地下莖也會腐爛。因其生長迅速,除栽植時施足基肥外,生長期還應追肥,最好是每月施1次液體肥。注意清除雜草。盆栽者夏季應置于蔭棚下,忌烈日直射,在蔭蔽環境下葉色翠綠。盆栽沿階草一般每兩年需翻盆1次,否則地下肉質根會布滿全盆,將盆土頂出盆面,根系逐漸枯死,葉片也會發黃。所以要對老葉進行剪除并除去外圍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宿根,保留新芽,再換上新土即可。另外沿階草抗性強,不易發生病蟲害。

[應用]沿階草長勢強健,耐陰性強,植株低矮,匍匐枝及萌蘗較強,根系發達,覆蓋效果較快,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可成片栽于風景區的陰濕空氣和水邊湖畔做地被植物。葉色終年常綠,花亭直挺,花色淡雅,清香怡人,是良好的盆栽觀葉植物,適宜于盆栽或布置書房、客廳、臥室等處或栽于花壇邊緣、路邊、山石旁、臺階側面等。栽于林下,四季常綠效果極好,尤其是在古典園林中,常與山石配合,甚是相宜。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銀紋沿階草(O. intermedius ‘Argenteo-marginatus’)、花葉沿階草(O. jaburan ‘Varieata’),又名花葉吉祥草。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鳳仙花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1  白粉病

病癥表現:鳳仙花的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蔓延至嫩莖、花、果。感病的葉片最初在葉表面上出現零星不規則狀的白色粉塊,隨著病害的發展,葉面逐漸布滿白色粉層。初秋,在白粉層中形成黃色小圓點,后逐漸色變深呈黑褐色。病葉后期變枯黃、扭曲。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種植密度要適當,應有充分的通風透光條件,多施磷、鉀肥,不過量施氮肥。

及時拔除病株、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減少來年浸染源。

發病期間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2  褐斑病

病癥表現: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面病斑初為淺黃褐色小點,后擴展成圓形或橢圓形,以后中央變成淡褐色,邊緣褐色,具有不明顯的輪紋。嚴重患病的葉片上,病斑連片,導致葉片變得枯黃,直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鳳仙花喜肥沃的砂質壤土,不耐澇。因此,種植以砂質壤土為宜,以利排水;盆栽鳳仙花,雨后應及時倒盆。秋末應將病葉、病株集中銷毀,減少來年傳染源。

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3  立枯病

病癥表現:病菌主要侵染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后,數天內即見葉萎蔫、干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福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4  輪紋病


病癥表現:鳳仙花輪紋病危害鳳仙花葉,使葉周圍產生周緣深褐色的大型圓病斑。病斑表面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后期病斑中部變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粒點。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常用藥劑有: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

                              (思曉摘自花百科網)

百香果常見主要蟲害的綜合防治 

1  薊馬的綜合防治

薊馬為昆蟲綱纓翅目的統稱,可在心葉或花蕾附近產卵,若蟲常移至嫩葉、花瓣及萼片內吸食組織汁液,被害葉片皺縮、卷曲無法展開,萼片成灰白色,果實則彎曲。該蟲害可全年發生,以25月和911月為發生盛期,發生初期或發現蟲體時為最佳防治時期。

化學防治可施用:12.5%溴氰菊酯1500+70%吡蟲啉8 000倍液,害蟲發生初期開始施用,必要時每隔7天施用1次,采收前12天停止施藥。220%呋蟲胺2000倍液,害蟲發生時開始施用,必要時每隔7天施用1次,采收前10天停止施藥,避免開花期施用。

2  斜紋夜蛾的綜合防治

被害葉片的葉背被啃食,僅留上表皮,呈透明狀,或整葉被啃而僅主脈殘留,造成許多蟲孔。雌蟲產卵于葉背,數百粒成一卵塊,上覆母蟲的暗黃色尾毛。幼蟲初孵化時群集啃食葉背葉肉,二、三齡后吐絲分散啃食葉部或幼嫩部位。該蟲害全年皆可發生,以35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發生初期或園區出現蟲體時為最佳防治期。

化學防治方法:可噴施微生物制劑,亦可放天敵基徵草蛉,基徵草蛉可以有效捕殺斜紋夜蛾幼蟲。防治時需特別注意:初卵化幼蟲有群棲性,13齡未分散前為最佳噴藥時機、幼蟲晝伏夜出,盡量傍晚或清晨噴藥。

3   咖啡木蠹蛾的綜合防治

幼蟲蛀食于內木質部,至枝條枯萎,糞便由進入孔排出。成蟲產卵于葉柄基部或枝干表面縫隙間,幼蟲由嫩枝或腋芽間蛀入蔓內危害,幼蟲有遷移他枝繼續蛀食的習性。冷涼季節較易發生。

化學防治可施用2.5%溴氰菊酯1 500倍液,害蟲發生時開始施用,必要時每隔7天施用1次,采收前12天停止施藥。

4   葉螨的綜合防治

受害葉片初期產生黃白色斑點,可擴展至整個葉片,致全葉變為淡黃綠色,導致葉片枯萎而落葉。卵主要產于葉背,主要在葉片及果實吸食汁液危害。少雨干燥季節發生嚴重。以45月及810月為盛期,4月開始發生時為最佳防治時期。

化學防治可施用10%喹螨醚1 500倍液,害蟲發生時開始施用,必要時每隔7天施用1次,采收前12天停止施藥。

5   蚜蟲

主要危害嫩梢,并傳播病毒。化學防治使用70%吡蟲啉30004500倍液或20%呋蟲胺2000倍或液26%氯氟氰啶蟲脒7501500倍液噴霧。

6   物理防治

加強園區管理,果園不得積水,選擇健康種苗,避免同茄科、瓜類套種,及時徹底清除患病組織,必要時應清除整株并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適當修剪,清除田間雜草,加強通風透光,減少昆蟲庇護繁衍場所;合理施肥,強化樹勢以增強抵抗力;整形修枝注意刀具消毒,避免相互傳播;適度施用有機肥及含鈣肥料,降低缺鈣所造成的傷害;可利用昆蟲天敵或懸掛黃板誘殺,蟲口密度高時配合藥物防治,亦可使用性費洛蒙等誘引劑監測及誘殺,如發現蟲卵時,應及時銷毀。               (嘯醒摘自維普網)

 

藥用植物 

211、水團花(茜草科)

 

地方名:水金京、水楊梅(通稱)、金瓊、水金瓊(平和、南靖)。

形態特征:灌木至小喬木。莖枝赤褐色,有皮孔,單葉對生,下面被茅毛。夏季葉腋開白色球花,如柔毛狀,,結蒴果。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或溝邊。

藥用部份: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花夏季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微澀。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血。

適應癥:感冒頭痛,水腫,菌痢,睪丸炎,燙傷,顏面神經麻痹,臁瘡,刀傷出血。

常用劑量:鮮根、莖一兩,花葉外用適量。(王小北)

 

212、水龍(柳葉菜科)

 

地方名:過江龍(通稱)、水蕹菜(龍海、漳州)、過塘蛇(漳州)。

形態特征:多年生肉質草本。莖由匍匐莖引長,高二至三尺。葉長卵圓形,有葉柄,互生。夏秋葉腋抽花梗,花黃色,結長形果。

生長環境:生于田野池沼水濕地。

藥用部份: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寒,味甘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適應癥:小便不利,膀胱炎,尿道結石,疔瘡癤腫,大便秘結。

常用劑量:鮮草一至二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石榴黑斑病的防治

 

 石榴黑斑病的發病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的石榴植株的葉片。葉片感染初期,為形成一系列的黑色小斑點,經過擴展之后,則慢慢會形成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約為23 mm。此外,病斑邊緣還會表現黑色或黑褐色的凸起,中間則呈現為灰白色,并在周圍形成一個墨綠色暈圈。需要注意的是,石榴葉片的正反面癥狀相同。

2  石榴黑斑病的發病規律

該病的主要病原體屬于半知菌叢梗孢目,石榴生尾孢霉菌。病菌主要在病落葉上進行越冬,并在越冬過后形成初次侵染。待到翌年4月,病菌會在病落葉上開始進行生長分裂,形成分生孢子,并進行二次侵染。到了梅雨季節,隨著氣溫的升高以及雨水的增多,園中落葉開始腐爛,霉爛后的病落葉不能再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其再次侵染源是新生病葉上產生的分生孢子,枝條和芽均不帶菌。

3  石榴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3.1  做好果園清潔:及時清除落葉、落果,結合冬剪,摘除樹上掛果帶出園外集中處理,減少菌源。

3.2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和澆水,同時加強田間管理以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

3.3  果實套袋:剛坐果時即可實行套袋,預防效率可達80.5%,并可兼治瘡痂病和桃蛀螟。

3.4  藥劑防治:一般于翌春石榴萌芽前,用45%晶體石硫合劑600800倍液噴樹體1次;開花后發病前,用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2周左右噴藥1次。并注意雨后放晴及時噴藥,做到輪換用藥,提高藥效。嘯醒摘自《惠農網》

仙客來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1  細菌性軟腐病

此病發生在葉柄、球莖部,葉柄處病斑初為淡褐色、水漬狀軟腐,擴展后病斑軟腐、膨脹、破裂,表皮脫落,有臭味;球莖感染后黑褐色,軟腐,糊狀。生長季節可重復侵染,早春溫室內晝夜溫差大或濕度較高時,有利于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殘組織,減少侵染源;發病初期用15%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涂抹病株,然后澆灑病株盆土。

2  炭疽病

葉柄、葉片上多發病。葉上病斑多發生在葉背面,初期病斑褐色,小,邊緣不明顯,呈輪紋狀向外擴展,近圓形至不規則狀,邊緣黃褐色,內黑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現黑色粒狀物,潮濕條件下擠出白色膠狀體,病葉干枯后不脫落。

防治方法:合理掌握溫濕度,及時治理蟲害和摘除病葉;發病初期噴灑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3  根結線蟲病

根部出現單生或串生、小豆大小的瘤狀物。初期為白色,后期變成褐色,其內有白色發亮的線蟲體。地上部分明顯矮化,葉小皺縮,色澤不正,花朵數量明顯減少,有的當年死亡;土溫達到25℃30℃、濕度在40%以上時,線蟲侵入根部為害;砂質土壤中發病嚴重,帶病種苗調運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防治方法:加強檢疫,避免引進帶病花卉;夏季日光暴曬土壤,厚8 cm的土層暴曬30天,且要經常翻動,以曬死蟲體;用3%呋喃丹或20%滅線磷顆粒劑毒殺線蟲體

             (思曉摘自《今日苗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马关县| 阿克苏市| 汶上县| 富顺县| 北辰区| 黎城县| 威海市| 肃南| 江达县| 九龙坡区| 松潘县| 无极县| 太白县| 濮阳市| 酒泉市| 富民县| 汉寿县| 高唐县| 洱源县| 邛崃市| 沾益县| 桐柏县| 葵青区| 辽中县| 合水县| 象山县| 浦东新区| 宁河县| 于田县| 木里| 十堰市| 花垣县| 焉耆| 周宁县| 双城市| 璧山县| 怀来县| 社旗县| 将乐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