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1年第1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21-03-01 08:56:02   閱讀:3023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21年第1期(總第190期2021年2月18日

省農業農村廳舉辦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培訓班

 27日,省農業農村廳舉辦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培訓班。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智楨出席并講話。

王智楨指出,“十三五”以來,在全省農安系統努力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升、優質產品高效供給、問題導向更加鮮明、制度機制健全完善、群眾評價大幅提升,工作成效日益凸顯,連續四年在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延伸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去年位列全國第一。2020年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總體要求,堅持“四個最嚴”,做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穩產保供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農業農村部對我省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99.3%,為“十三五”畫上圓滿句號。

王智楨強調,“十四五”期間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堅持生產發展與質量安全、源頭防控與流向追溯、安全底線與質量高線、責任落地與能力提高、問題查處與建章立制一起抓,確保實現產地環境優越、生產標準嚴謹、監管執法嚴厲、產品優質安全目標,保持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王智楨要求,2021年要重點抓好“治違禁促提升”、生產規范提升、農業品牌提升、監測“質”“量”提升、智慧監管提升、基層能力提升、多方共治提升等七項行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福州、漳州、漳平、南靖、永安、安溪等6個農業農村局作典型發言。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市、縣(區)農業農村局有關同志參加培訓。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省農業農村廳舉辦全省種植業工作視頻培訓班

 

129日,省農業農村廳舉辦全省種植業工作視頻培訓班,深入貫徹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省農業農村工作視頻會議工作部署,認真總結2020年全省種植業做法與經驗,科學安排2021年種植業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全省種植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明旺出席并講話。

陳明旺指出,2020年全省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種植業生產,糧食生產任務圓滿完成、穩產保供成效突出、茶葉產業提質增效、特色果業持續提升、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大、綠色發展深入推進,以扎實的工作、優異的成績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

陳明旺強調,2021年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切實抓好蔬菜保供、著力提升果茶菌特色產業、持續推進種植業綠色發展、有效加強種植業安全生產、全面改進服務指導工作,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陳明旺要求,當前要重點抓好防災減災、在田冬種蔬菜和春糧管理、“大棚房”長效機制落實、春耕生產提前謀劃等工作,保證春節期間上市農產品量足質優價穩,讓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園林植物 

169、腎蕨

蜈蚣草、蓖子草、圓羊齒

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 

[科屬]骨碎補科腎蕨屬多年生草本蕨類。

[分布]原產亞洲、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均可栽培。

[習性]喜溫暖、潮濕、涼爽和半陰環境;喜疏松透氣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忌陽光直射,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生長最適溫度為2022℃,不耐寒,冬季溫度不應低于10℃。喜濕潤環境,不耐旱,要求空氣濕度在50%60%以上。

[繁殖]腎蕨的繁殖能力很強,可采用分株、孢子或組織培養繁殖。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45月結合翻盆時進行,把生長繁茂且滿盆的植株從盆中脫出,抖去舊土,將植株縱切分割成數叢,每叢約58片葉即可,移栽于疏松透氣的土壤中,或直接埋植塊莖,很快就能長出新株,但需保持盆土濕潤。孢子繁殖在孢子尚未成熟時,用塑料袋將葉片套住,待孢子變黑成熟散落后,收集孢子進行播種。孢子可播種在水苔上或消毒好的腐葉土表面,保持濕潤,置于避光處,溫度保持在2025℃,濕度保持90%以上,盆土表層發白時,要及時補充水分,約1個月后,孢子就能發芽長出小苗。當小苗長到12 cm時,就可分栽。移植自生苗培育是指:腎蕨地下的球形塊莖也可以生長發育成幼小的植株,待小苗長至10 cm左右即可分栽。

[栽培]盆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壤土為好。花盆要放置在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否則葉色易發黃或葉緣干枯;但也不能長期置于過陰處,不然會出現葉子脫落現象。生長季節必須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高溫時要充分澆水、噴灑葉面,并注意通風。冬季停止向葉面噴水,室溫保持6℃以上就可安全越冬。生長季節可每月施肥1次,但不宜過多施用速效肥料,宜選用腐熟餅肥或緩釋性粒狀化肥;施用時避免肥液沾污葉片。由于腎蕨生長迅速,根系很快就會布滿盆子,所以一般每兩年換盆1次,并適當地修剪且進行分株。當通風不良及悶熱天氣,易受蚜蟲、紅蜘蛛等危害,若危害嚴重可噴灑10001500倍氧化樂果進行防治。

[應用]腎蕨葉片翠碧光潤,四季常青,經久不凋,主要盆栽作室內綠化裝飾,其葉片還可作插花的陪襯材料。同時近年來也作成干葉成為新型的插花材料。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尖葉腎蕨(N. acuminata)、圓蓋腎蕨(N. biserrata)、高大腎蕨(N. exalata)、波士頓蕨(N. cv. Bostoniensis)、少年特地皺葉腎蕨(N. cv. Teddy Junior)。                              

(陳金河摘) 

170、虎尾蘭

虎皮蘭、千歲蘭、虎尾掌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科屬]百合科虎尾蘭屬常綠宿根草本植物。

[分布]原產非洲熱帶和印度。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習性]抗逆性強,生長強健。喜溫暖環境,稍耐寒,生長適溫2025℃,越冬溫度不低于5℃,以15℃左右為宜。夏季怕強光直曬,需適當遮蔭。冬季應置光線充足處栽培。喜濕度大,較耐干燥,宜通氣性強、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通常用扦插和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只要溫度在15℃以上,任何時候皆可進行。但以夏季最宜。選取成熟健康充實的葉片自基部剪下,剪取每段長為810 cm,晾曬12天,待傷口干后,插于沙床中,注意勿插反方向。扦插不宜過深,約插入2 cm,將沙土壓實,以澆水后不致傾斜和移動為度。在溫度1525℃下,置于半陰處,約1個月左右生根,成活率很高。具有色緣的品種,不宜扦插繁殖,因扦插苗色緣消失,不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應采用分株繁殖。葉段扦插后,切口處發生不定根,并抽出根狀莖,根狀莖伸出土面后,即形成新株。待苗高10 cm左右時即可上盆。盆栽用土為腐葉土、壤土和河沙等量配合。分株繁殖多在春秋兩季結合換盆進行。換盆時切割根莖,每株帶34片葉,待切口晾干后分別上盆,時間應在45月進行,過早分株,新芽未充分伸長,若分離則會導致生長不良。

[栽培]虎尾蘭適應性強,管理簡單,苗期澆水不可過多,否則常導致根莖腐爛。夏季需避去強光,置蔭棚下栽培,否則葉片曝曬后會出現斑點,葉色會變暗發白。由春至秋生長旺盛,應充分澆水,并適當追肥。冬季需控制澆水,盆土寧干勿濕,否則易導致爛根枯死。同時停止追肥。注意勿使室溫過低,否則常引起葉基部腐爛。生長期中可每半月施1次氮、磷結合的稀薄肥水,若長期只施氮肥,葉面上的斑紋就會不明顯。11月至翌年3月停止施肥。換盆多在春季,亦可在秋季進行,一般每34年換盆1次即可。換盆的原則:當葉簇擠滿花盆時才需換盆,因為虎尾蘭的葉片直立向上生長,又不需占很大的土壤面積,所以盆栽虎尾蘭的葉簇生長得越稠密,觀賞價值越高。

[應用]虎尾蘭為常見的盆栽觀葉植物花卉。葉面斑紋奇特,葉色常年碧綠,葉形直立如劍,四季可供觀賞。室內裝飾、溫室地栽均宜。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短葉虎尾蘭(S.var. laurentii)、金邊虎尾蘭(S. trifasciata ‘laurentii’)、千歲蘭(S. nilotrica)、羊角(S. canaliculata)等。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火龍果莖枯病的預防辦法

火龍果種植過程中,農戶常常會遇到莖枯病等各種病害危害,嚴重影響到產量和種植效益,制約火龍果產業的發展。

1  癥狀

發病是植株棱邊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規則病斑,上面有很多的小黑點,病斑凹陷,并逐漸干枯,最后會形成缺口和孔洞,多發生于中下部莖節。

2  發病規律

莖枯病病菌隨病莖在地表越冬,當春季氣溫高于3℃時開始過多,15℃時會散發白術侵染植株肉質莖,發病適溫為2030℃。分生孢子會隨雨水濺射和空氣傳播進行再次侵染,主要危害火龍果的肉質莖,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發病,這時病害剛剛開始危害,病株率尚低,病情發展緩慢。到了4月份后,隨著氣溫升高,病害加重,到了57月時發病盛期,這時正是開花前,因為氣溫高,而且雨季的來臨,為病菌侵染創造了最佳途徑,這時病害在田間蔓延極快。另外地勢低洼、土質粘重的地區發病情況高于地勢高的砂質壤土地區,偏施氮肥也會加重病害發生。

3  綜合防治措施

3.1  農業防治

要選育無病種苗,如果選種一定向有病區調種、引種,同時選擇抗病力強的品種,這是防治火龍果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在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枝體及田間雜草,保持田間干凈,減少病原基數,在生長期加強肥水管理,澆水不宜大水漫灌,以免根系窒息而死,最好是采用滴灌和起壟栽培,施肥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抗病力。

3.2  化學防治

可以用波爾多液,咪鮮胺、咪鮮胺錳鹽、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多菌靈等藥劑繁殖,每隔710 d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            

思曉摘自《黔農網》

園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 嘯醒摘自園林網

可用50%甲基硫菌靈與50%福美雙(1:1)混合藥劑600700倍液噴灑盆土或苗床、土壤,可達殺菌效果。

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發生較多,為發病高峰期。北部地區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發生量少。也有地區白粉病可周年發生。室溫在5℃以上時,白粉病便可發生危害。氣溫高、濕度大、悶熱、通風差時發病嚴重。未發病前要及時噴施藥物進行預防。在早春植株萌動前,噴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可殺死越冬病菌。植株展葉后,每隔半月噴施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連續34次,鞏固預防效果。

  發病后要及時采取藥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發時可噴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噴藥時先葉后枝干,連噴 3 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發生。還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藥劑,如嗪胺靈、醚菌酯、丙環唑等。

病情蔓延后,可噴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連噴23次,每隔10天至15天噴1次。上述藥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較顯著。

其中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天至25天,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并消失。

對于家庭觀賞植物的養護,也可用酒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對植株無藥害。

硫磺粉可用于溫室的冬季防治。將硫磺粉涂在取暖設備上任其揮發,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適宜溫度為15℃30℃,最好夜間進行,以免白天對人畜造成危險。

噴灑農藥應注意,整個植株均要噴到,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                

   嘯醒摘

藥用植物

209、水蜈蚣(莎草科)

地方名:耙齒癀、無頭土香(通稱)、雷公草(漳州)、給仔香(平和)。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莖蔓延繁殖,節節生根,地上莖直立,頂生三葉,狹長線形。自夏至秋,梢葉間出球形頭狀花序,綠色,結瘦果,全株有一種香氣。

生長環境:生長于原野田畔,水溝陰濕地。

藥用部份:全草。

采集處理:夏秋采收,通常鮮用。

性味功能:性平,味微辛。利濕行氣,清熱解毒。

適應癥:眼角膜潰瘍,鐵耙刺傷,疔瘡,破傷風。

常用劑量:鮮葉一至二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210、水仙(石蒜科)

地方名:水仙花(通稱)。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圓形,外皮黑色,下面有白色須根。葉四至六片,狹長線形,扁平,先端鈍尖,全緣,粉綠色。冬季葉叢間抽生花梗,梗中空,開白花,繖形花序。副花冠黃色,花后不結果。

生長環境:人工栽植于田間。

藥用部份:鱗莖。

采集處理:多為鮮用。

性味功能:性寒,味味辛,有毒。解毒、消腫,散結。

適應癥:一切癰腫初起。

常用劑量:外用適量。                  

(王小北) 

夏季花卉主要病蟲的防治 

一、發生情況

  黑斑病:玫瑰、綠蘿上發生,其中玫瑰葉平均發病率15.2%;綠蘿葉平均發病率6.67%

炭疽病:繡球、菊花、孔雀竹芋上發生,其中孔雀竹芋發生較重,葉平均發病率31.5%,高的50%;繡球葉平均發病率8.2%,高的15.2%;菊花葉平均發病率9.62%,高的20%

美洲斑潛蠅:調查芍藥平均葉受害率13.16%,高的33%;百葉活蟲4.39頭。

蚧殼蟲:調查棕竹百葉活蟲10.16頭,高的26頭。

薊馬:細葉榕發生較重。葉平均受害率2030%,百葉活蟲30頭左右,高的上百頭。

斜紋夜蛾:調查玫瑰花平均受害率2.9%,百花活蟲62頭。

二、發生趨勢分析

  (一)花卉種植品種多樣,植區分散,植期不一,病蟲害發生期較復雜。

  (二)46月受災害性雷暴雨天氣影響,病害發生較重,存有一定病原菌。

  (三)據廣州國際專業氣象臺預測:廣州市05年后汛期天氣總趨勢是:79月總雨量略偏多;寒露風屬偏輕年景;影響廣州市的熱帶氣旋有34個且集中在79月。因此,預計黑斑病、炭疽病中等偏重發生,美洲斑潛蠅、蚧殼蟲、薊馬和斜紋夜蛾中等發生。

三、防治意見

  (一)農業防治措施:

  1、及時清除黑斑病、炭疽病病株、病葉,集中銷毀;合理管理肥水,減少病原菌傳播。

  2、注意大棚通風透氣,控制棚內溫、濕度,抑制病害的發生蔓延。

  (二)藥劑防治:

  黑斑病:用25%腈菌唑8000倍或10%世高1500倍噴霧,每隔710天連續噴23次。

  炭疽病:用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或25%施保克5001000倍噴霧。每隔710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23次。

  美洲斑潛蠅:選用1.8%害極滅1000倍或40%綠菜寶1000倍液噴霧。

蚧殼蟲:可選用40%速撲殺乳油或40%速蚧克乳油10001500倍噴霧。

薊馬:可用10%蚜虱凈1000倍或40%速蚧克10001500倍液噴霧。

斜紋夜蛾:用蟲瘟一號10001500倍或20%米滿1500倍液于傍晚噴霧。          

 嘯醒摘自園林網

月柑橘養護技術

柑橘在我國的分布面積是非常廣泛的,也是一種非常受人歡迎的水果。柑橘的品種有非常多,例如砂糖橘、丑橘等,其市場都是非常大的。現在4月份也正是柑橘的生長重要時期。

1  花期管理

四月是柑橘樹的花期,這個時期我們要做好修剪工作。在柑橘花蕾生長時,如果缺乏營養的話,會降低柑橘樹的樹勢。而開花量過多導致營養不足,并且4月溫度不穩定,如果受到低溫影響的話,會嚴重影響開花,降低座果率與果實品質。所以在開花量達到75%左右的時候,要根據開花量、品質等做好修剪工作。對于長勢強的柑橘樹,要疏除沒有葉片的花枝與頂部底部的花蕾。然后對于開花少的樹,要保留全部枝條,疏除適量的營養枝,提高開花量。

2  補充營養

在柑橘開花的時候,要保證有充足的營養滿足開花所需。如果出現大量的畸形花的話,便代表柑橘樹營養不良,并且還會消耗過多營養,導致柑橘出現落花落果現象,降低產量。所以我們要在柑橘開花初期時合理噴灑調控劑,防止形成畸形花。然后在開花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時候,使用花果能量等藥劑進行保花保果措施,最后在花朵凋落之后合理噴灑葉面肥,增強葉片的生長能力。

3  噴灑保果藥

柑橘樹會有一段生理落果期,不過為了保證產量,我們在謝花后一星期內,要適當噴灑保果藥。要根據樹勢、開花量等合理調整好時間。對于一些長勢中庸的樹,可以在謝花量達到80%左右,新梢逐漸變綠時進行。而花量大、樹勢弱的樹便可在花朵全部凋落后進行。防止果實之間相互搶奪營養,還要注意的是,保果藥要現配現用,噴灑對象以葉果為主。如果噴藥后下雨的話,那么要重噴一次,且要注意用量,防止噴灑過多,引發藥害。

4  環割枝條

環割主要是針對開花量少、坐果不足及長勢強的樹進行的管理工作。環割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截留營養,將營養集中在地上部分。一般在葉片轉綠后進行,這樣能夠保證營養在果實上,提高產量。每年的環割部位不可相同,一般在距離地面20 cm左右的位置進行。環割前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不可在陰雨天進行,防止感染引發病蟲害,然后割斷皮層至木質部,再對傷口進行消毒工作。

(思曉摘自《黔農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锦屏县| 辽阳县| 海阳市| 眉山市| 安达市| 湘西| 宁明县| 原阳县| 连山| 宁海县| 铜山县| 深州市| 西充县| 台南县| 威远县| 满洲里市| 天津市| 丽水市| 上林县| 故城县| 齐齐哈尔市| 浑源县| 桂平市| 金坛市| 福安市| 乡宁县| 延寿县| 阜宁县| 呼伦贝尔市| 富裕县| 临高县| 泰安市| 泾阳县| 鄂尔多斯市| 沙坪坝区| 黄骅市| 大庆市| 韩城市| 东光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