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9年第2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19-06-16 10:56:50   閱讀:1219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9年第2期(總第179期2019年4月18日

全省質量興農工作培訓班在榕舉辦

       2月21日,省農業農村廳在福州舉辦全省質量興農工作培訓班,黃華康廳長出席并講話,王智楨副廳長主持開班儀式。
       黃華康圍繞站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局、把握高質量發展主旋律、順應新任務新要求三方面深入闡述了新時代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新形勢,總結了近幾年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效,并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加強自身建設等三個方面,對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王智楨傳達了全國質量興農推進會議主要精神,并從源頭、監管、追溯、品牌、宣傳、保障等六個方面對201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部署安排。
各市、縣(區)農業農村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分管副局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負責人,廳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等190多人參加培訓。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全省農業市場信息重點工作培訓班在福州舉辦

       2月28日上午,省農業農村廳舉辦全省農業市場信息重點工作培訓班。省農業農村廳陳明旺副廳長參加培訓班并作工作部署。
       陳明旺強調,要對標省委省政府、農業農村部下達的目標責任,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職能,緊緊圍繞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工程、現代農業智慧園以及農業展會等重點任務,推動全省農業市場信息工作“開門紅”,確保全年再創佳績。同時,就加速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工程提了幾點意見: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推動落實;二要緊盯目標提質增效;三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四要厘清職責建營分開;五是打造典型引領示范。
       各設區市農業農村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交流了各地2018年市場信息工作情況及2019年工作思路。有關專家講解了信息進村入戶建設規范和平臺應用。
各設區市農業農村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分管領導以及主管業務科室負責人,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代表等約200人參加培訓班。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147、三角梅
三角花、九重葛、寶巾、勒杜鵑、葉子花
Bougainvillea glabra L.

[科屬]紫茉莉科葉子花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南美巴西。我國主產華南、東南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習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高溫,過于蔭蔽影響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的砂壤土最好,冬季溫度不低于7℃。
[繁殖]常用扦插繁殖。6-7月花后剪取成熟的木質化枝條20cm長,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溫度過低,生根慢,成活率低。如用IBA或NAA處理,有促進生根的作用,濃度一般為100~200mg/L,處理時間10-20s。
[栽培]露地栽培,選擇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或窗臺南面。對水分需要量較大,特別是盛夏季節,如水分供應不足,易產生落葉現象,直接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或延遲開花。因此,夏季和花期澆水應及時,花后澆水可適當減少。生長期保持土壤過濕也會引起落葉和根部腐爛。生長期每2周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肥。花期落花、落葉較多,應及時清理。花后需修剪整形,將枯枝、密枝去除,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萌發新枝。樹勢恢復后,又通過控肥控水,促使花芽分化,達到四季開花、年年開花的目的。生長茂盛,根系很快長滿全盆,故每隔1-2年需換盆,換盆時盆底加入基肥。盆栽用土以園土、腐葉土、和沙各1份混合。栽培5-6年,需重剪更新。
常有葉斑病危害,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刺蛾和介殼蟲危害,用2.5%敵殺死乳油5000倍液噴殺。
[應用]三角梅苞片大而美麗,鮮艷似花,當嫣紅姹紫的苞片展現時,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覺。在南方常作坡地、圍墻的攀援觀賞植物,也用于布置綠籬和花壇。在江南地區常以盆栽為主,用于點綴門廊、庭院、廳堂入口處。             (陳金河摘)

148、含笑
含笑梅、山節子
Michelia figo (Lour.) Spreng.

[科屬]木蘭科含笑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華南山坡雜木林中,現在從華南至長江流域各省均有栽培。
[習性]性喜半陰、溫暖濕潤的環境和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烈日曝曬,越冬溫度不能低于10℃,喜水肥,但怕澇。
[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嫁接、播種和壓條繁殖。扦插于6月間花謝后進行,取當年生8~10㎝長的新梢作插穗,保留葉2~3片。床土宜用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質壤土或泥炭土,扦插后充分澆水。在苗床上需搭棚遮蔭。嫁接可以木筆或黃蘭作砧木,于3月上、中旬腹接或枝接。播種可在11月將種子進行沙藏,至翌春種子裂口后進行盆播。5月下旬發芽后,需注意遮蔭。壓條可于5月上旬進行,約7月上中旬生根,9月中旬前后可將其剪離母體進行移植。
[栽培]移栽時要帶土球,可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進行。最好選疏林下、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區定植。夏季陽光強烈應置于蔭棚下培養,應注意澆水,并向地面灑水,保持盆土及環境濕潤。如水質偏堿應在水中加入0.3%硫酸亞鐵(黑礬)以中和堿性。生長期間應每半月施用稀薄的腐熟液肥1次,促使枝葉旺盛。盆栽植株應2年翻盆1次更換新土,并要注意通風透光。5-9月應每月施酸性液肥1次。 含笑花常有介殼蟲及煤污病為害,發現介殼蟲可立即刷除,煤污病可噴洗保潔劑。
[應用]含笑枝葉團塊,四季蔥籠,花時香氣撲鼻,馥郁可人,為我國著名園林花卉。最適合于小庭園、公園或街道綠地上叢植,可配置于草坪邊緣或稀疏林叢之下。在辦公樓、學校、賓館庭院中栽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一旦花開,苞潤如玉,香幽若蘭,極為適宜。含笑花較耐陰,家庭盆栽尤為適宜。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櫻花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巧(一)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櫻花的栽培在日本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櫻花象征純潔、高尚,且花期短,落花優美,真切地反映了大和民族的物哀美學觀,因此被尊為日本國花。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櫻花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巧。
1 穿孔性褐斑病
  在5-6月時發生,葉出現紫褐色小點,后漸擴大成圓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縮后成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葉上過冬,發育最適溫度為25~28℃,借風傳播,在多雨季節有利于侵染發病,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時,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時清理病葉并燒毀,為植株創造干凈的生長條件。(2)新梢萌發前,可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期可噴灑160倍波爾多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15%代森鋅600~800倍液。
2 葉枯病 
  夏季葉上發生黃綠色的圓形斑點,后變褐色,散生黑色小粒點,病葉枯死但并不脫落。
  防治方法:(1)摘除并焚燒病葉,發芽前噴波爾多液。(2)5-6月再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即可。
3 根癌病
  主要發生于主干基部,有時也發生于根頸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腫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圓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龜裂,感病后根系發育不良,細根極少,地上部生長緩慢,樹勢衰弱,嚴重時葉片黃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須集中銷毀,苗木栽種前最好用1%硫酸銅浸5-10 min,再用水洗凈,然后栽植。(2)發現病株可用刀鋸徹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圍組織。(3)對病株周圍的土壤也可按50~100 g/m2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時注意進行土壤改良。
4 介殼蟲 
  為害櫻花的介殼蟲種類頗多,主要有水木堅介、糠片盾介、長白介殼蟲、日本龜蠟介等,成蟲、若蟲刺吸枝葉汁液使植株生長衰弱,同時有些種類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誘發煤污病,影響其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法:(1)防治介殼蟲的最有利時期,是若蟲孵化盛期,噴施25%亞胺硫磷600~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2)在冬春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效果較好。(不未完待續)          (思曉摘自《世紀農藥網》)

草莓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一、草莓白粉病
1、危害特點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葉背及莖上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后向四周擴展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整葉布滿白粉,葉緣向上卷曲變形,葉質變脆,最后病葉逐漸枯黃;花蕾受害不能開花或開花不正常;果實早期受害,幼果停止發育,病部變褐色、硬化,著色不均,其表面覆蓋白粉。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在白粉病重發區,淘汰豐香和日本3號等易感病品種,選擇耐病品種如玫瑰和達賽萊克特等。二是加強田間管理,培育無病壯苗。從育苗圃開始,及時發現和清理有病葉片和秧苗,并注意噴藥預防,培育無病壯苗。三是藥物防治。草莓扣棚后有利于白粉病的發生,發現病葉后,陰天可選用百菌清、速克靈煙劑進行熏蒸,晴天可噴4%朵麥可水劑、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莓保水劑、2%農抗120等藥劑防治。這些農藥宜交替使用,其中朵麥可、特富靈農藥的多次使用對草莓有抑制生長作用,且花期不宜使用。
二、草莓葉枯病
1、危害特點
       主要在春秋發病,侵害葉、葉柄、果梗和花萼。受害葉上產生紫褐色無光澤小斑點,以后擴大成直徑3~4mm的不規則形病斑,病斑中央與周緣顏色變化不大。病斑有沿葉脈分布的傾向,發病重時葉面布滿病斑,后期全葉黃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斑枯死部分長出黑色小粒點,葉柄或果梗發病后,產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組織變脆而易折斷。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田間管理。注意清園,及早摘除病老葉片,減少傳染源。加強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但不要過多施用氮肥。二是選用抗病品種。采用新明星、達娜等抗病品種。三是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10d后再噴1次,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kg/hm2對水1125kg/hm2噴霧。
三、草莓灰霉病
1、危害特點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果實和葉片。葉片上病斑褐色,水漬狀,有時微具輪紋,多發生于葉片邊緣,潮濕時,上生灰色霉狀物。果實染病,于落花后先侵害與地面接觸的小果,后沿果梗蔓延到花序梗,可使整個花序枯萎;轉白或已著色果實被害時,于果面發生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后變暗褐色,組織軟腐,密生一層灰色霉狀物,最終軟腐或變成暗褐色僵果。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田間管理。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或滴灌栽培,選用紫外線阻斷抑制菌核萌發。二是藥劑防治。用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2000倍液)加50%甲基菌硫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10d噴1次,連噴2~3次。也可在大棚內施用特克多、速克靈或百菌清煙劑,每次熏1夜,隔7~8d熏1次。
四、草莓青枯病
1、危害特點
       又稱莖枯病,屬細菌性病害。近幾年,草莓青枯病的發生逐漸加重,特別是全明星草莓病株多達20%以上,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和品質。發病時,植株發育不良,莖葉萎蔫,不久枯死,根狀莖導管變褐色,用手壓時,有乳白色的黏液滲出,病株根部變褐腐爛,根的中心無異常現象。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栽培管理。對草莓種植地進行土壤消毒以及合理的輪作,選用脫毒種苗栽培等措施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二是藥劑防治。定植時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抑制青枯病菌侵染。發病初期可噴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間隔7~10d噴1次,一般噴2次。也可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灌根。
五、紅蜘蛛
1、危害特點
       紅蜘蛛喜歡在未展開的幼葉或葉背面上吸取汁液。被害葉片呈現黃白色小斑點,隨后逐漸擴大,致使整個葉片布滿黃白色花紋,嚴重時葉片黃化皺縮卷曲或枯黃死掉,使植株矮化,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和產量。
2、綜合防治措施
       花序初顯時,可噴克螨特2500倍液防治,隔7d再噴1次。采果前用20%增效殺滅菊酯5000~8000倍液防治2次,隔5d噴1次。
六、蚜蟲
1、危害特點
       蚜蟲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有發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蚜蟲多在幼葉葉柄、葉背面活動吸食汁液,導致葉片卷縮、扭曲變形。蚜蟲是病毒的傳播者,能夠傳播55種病毒病。
2、綜合防治措施
       及時摘除老葉,清理田間,消滅雜草;草莓開花期前可用50%敵敵畏溶液1000倍液,或10%吡蟲啉1500倍液,噴藥1~2次。一般采果前15d停止用藥。
七、線蟲病害
1、危害特點
      ①草莓根結線蟲病。受害植株根系有大小不等的根結,剖開病組織可見細小的乳白色線蟲,根系不發達,側生營養根增生,地上部長勢弱。②草莓莖線蟲病。葉柄隆起,葉片扭曲變形,花和果實形成蟲癭,植株矮化。剖開畸形組織,在皮層或薄壁組織可見到大量線蟲。
2、綜合防治措施
  一是生物防治。利用土壤中的線蟲天敵――真菌和細菌。將有益菌引入病態植株中,破壞線蟲的內含物,殺滅線蟲。定植前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澆灌定植穴,每穴0.10~0.25g,防治效果達85%~90%。用生物活菌液200倍液澆灌植穴。二是物理防治。栽植草莓前,將休眠母株在46~55℃熱水中浸泡10min,可消除線蟲。三是化學防治。整地時用3%米樂爾顆粒劑22.5~30.0kg/hm2撒施于種植畦。草莓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10%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植株后,攤開晾干水分后栽植。               (嘯醒摘自百度文庫)

▉藥用植物▉

187、千金藤(防己科)

      形態特征:落葉藤本,老莖木化,幼莖綠色,長達十余尺,全體光滑無毛,小枝細小而韌。葉互生,廣卵形到卵圓形,先端鈍,全緣,表面深綠色,光澤,背面粉白色。結核果,近球形。
      生長環境:生于原野。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性涼,味苦,有小毒。清腫,解毒,止痛。
      適應癥:腹痛,痢疾,痰咳,癰腫,痛風,色風,齒痛。
      常用劑量:鮮根五錢至一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188、千里光(菊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攀援狀草本。莖木質,高六、七尺,有明顯的縱紋,節部紫色,莖中質松,有分枝,頂端作“之”字形。葉互生,短柄,卵形或楕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契形,邊有不規則鋸齒,被柔毛,主脈明顯。秋冬間,頂開頭狀花序,排成疏散形的繖狀花序,花黃色,結瘦果。
      生長環境:生于原野。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有小毒。清熱解毒,去瘀生新,退翳明目。
      適應癥:痔瘡腫痛,眼結膜炎,癰瘡癤腫。
      常用劑量:鮮草五錢至一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菠蘿粉蚧的防治方法

      菠蘿粉蚧(Dysmicoccus brevipes),又名菠蘿潔粉蚧,屬同翅目,粉蚧科,是菠蘿的重要害蟲。國內該蟲主要分布于粵、桂、瓊、臺、閩等省(區)。成、若蟲吸食菠蘿葉片、莖、根、果及幼苗汁液。受害葉片自下而上褪色呈現黃、紅、紫色,嚴重時全部葉片變色、軟化、下垂枯萎,最后全株枯死;受害根變為黑褐色,逐漸腐敗,致使植株長勢衰弱;受害果,輕者果皮失去光澤,同時伴隨著煤煙病的發生,重者萎縮;幼苗受害后發育不良,甚至枯萎。
  菠蘿粉蚧的防治方法:⑴園地開墾時清除野生雜草及灌木;⑵當發現中心蟲株時對該株及吸芽萌芽一并鏟除,然后在中心株周圍50~60 cm范圍內撒上生石灰200-300 g,可提高防治效果;⑶每定植穴結合施基肥施生石灰1000 g既能殺滅該蟲的傳播媒介螞蟻,又能降低紅壤土酸度,有利于菠蘿生長;⑷對引進的外地種苗剝除老葉并砍去最基部的老頭,定植前用下列藥劑灌心: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40%氧樂果乳油500~800倍液或用下列藥劑:50%樂果乳油500倍液;12.5%增效喹硫磷750~1000倍液;10%氧樂•氯氰乳油2000倍液;20%高效順反氯馬乳油3000~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浸泡苗基部10 min噴藥防治;⑸及早巡園檢查,發現該蟲時噴施下列藥劑:40%殺撲磷乳油800~10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倍液.20天后再噴藥1次,其防治效果較好。   (思曉摘自《今日苗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泰安市| 台北市| 宁德市| 无极县| 石家庄市| 平度市| 车致| 延寿县| 霞浦县| 玛多县| 宜黄县| 新蔡县| 南皮县| 宁波市| 禹城市| 青川县| 杭锦旗| 盐城市| 十堰市| 广元市| 河津市| 南溪县| 松潘县| 和田县| 凤山市| 富顺县| 潜江市| 绥滨县| 从江县| 定兴县| 巴南区| 定兴县| 平远县| 陕西省| 益阳市| 咸宁市| 湄潭县| 灵宝市| 会昌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