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9年第1期(總第178期)2019年2月18日
省委鄉村振興辦召開工作會議
2019年1月31日上午,省委鄉村振興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華康主持召開省委鄉村振興辦工作會議,聽取各工作組情況匯報,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黃華康對近期省委鄉村振興辦各工作組開展的系列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2019年工作提了五點要求,一要實化細化重點工作任務,加大督導落實力度;二要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三要扎實推進試點工作,引領示范全面振興;四要梯次召開現場推進會,推動重點任務落實;五要及時總結經驗典型,加強宣傳推廣。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明旺,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室負責人,省委鄉村振興辦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福建分會場
集中示范活動舉行
2019年元月22日,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福建分會場集中示范活動在革命老區鄉南平市松溪縣花橋鄉舉行?萍疾扛辈块L、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省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梁建勇出席活動并講話。
張建國說,“三下鄉”活動圍繞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村體制改革、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等目標,手把手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實打實送文藝下基層,面對面開展醫療義診咨詢和法律服務,讓活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廣大農民群眾。他希望,老區人民發揚光榮傳統,積極參與“三下鄉”活動和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用辛勤和汗水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梁建勇說,多年來福建省“三下鄉”活動始終堅持為民惠民,把引導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作為首要任務,省市縣三級同步聯辦,延展惠農服務面,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實效,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三下鄉”活動與深化精準扶貧、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豐富內涵、擴大覆蓋、增進實效,為打贏扶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思曉摘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園林植物▉
145、珍珠梅
華北珍珠梅、走馬蓁
Sorbaria Sorbifolia (Linn.) A. Br.
[科屬]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叢生灌木。
[分布]原產亞洲北部,現各地都有栽培。
[習性]耐寒,耐旱。喜光,也耐半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濕潤土壤生長最佳。萌蘗性強,耐修剪。
[繁殖]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高,生長很快。大量繁殖苗木時用播種法。種子干藏,翌年春播。播種,因種子細小,需進行盆播。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后進行,將植株根部叢生的萌蘗苗帶根挖出,以3~5株為1叢,別行栽植即可。
[栽培]珍珠栽培定植在春、秋季或雨季均可。梅定植后,立即澆透水,以后每5-7天澆1次,連續4~5次。珍珠梅新植時要施足基肥。植株在春季發芽時要澆水,冬季封凍前澆1次封凍水,夏季雨多不需澆水,但干旱時要視情況澆水。珍珠梅萌蘗性強,要注意修剪;ㄖx后及時剪除殘存花枝,以減少水分及養分消耗。冬天落葉后剪去病枝、細弱枝、老枝等,促使來年花繁葉茂。對多年生老樹可4-5年分栽更新1次。生長期間常有刺蛾、大蓑蛾危害,要注意防治,可用50%殺螟松乳劑500~800倍液或噴施90%晶體敵百蟲2000~3000倍液防治。
[應用]珍珠梅樹姿秀麗,夏日開花,花蕾白亮如珠,花形酷似梅花,花期很長。在園林中叢植于草地角隅、窗前、屋后或庭院蔭處,效果尤佳。亦可作綠籬或切花瓶插。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東北珍珠梅、高叢珍珠梅。 (陳金河摘)
146、蠟梅
臘梅、干枝梅、黃梅、黃花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
[科屬]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
[分布]我國特有的珍貴花木。原產我國中部,現我國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均普遍栽培。
[習性]蠟梅喜光又耐陰,較耐寒,冬季氣溫不低于-15℃就能安全過冬,但開花時如遇-10℃的氣溫,花朵易受凍害。耐旱,怕風,忌水濕,宜種在向陽避風處。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在粘土或堿性土壤中生長不良。發枝力強,耐修剪。
[繁殖]以嫁接繁殖為主,也可進行分株和播種繁殖。嫁接繁殖主要方法有切接和靠接。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用鐵鍬將蠟梅挖出,用利刀將其分成帶有2~3個枝條一叢的若干小株再栽下。蠟梅的播種繁殖多用于培養砧木和培育新品種。播種前用60℃溫水浸種24h,播于苗床,當年生苗可長至20cm,培養3年即可開花。
[栽培]蠟梅栽植于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落葉后,栽植時裸根即可。移植時,大苗要帶土球,小苗可不帶土球,但露根時間不可太長。土壤過堿時要客土,或改良為中性土。臘梅應種在避風處,或加擋風的設施。要根據樹冠形狀進行修剪。臘梅有兩種樹冠形狀,即實生苗的叢生型及嫁接苗的單干型。前者分枝多開花多,通風透光差,有雜亂感,宜適當疏枝整形;后者開花少,通風透光好,姿態美觀,修剪時則需注意保持樹冠原有的特點。每年于花后施肥1次。盆栽可于10月后選花蕾飽滿的植株,帶土球挖起,植于盆中,放蔭棚下養護。為使蠟梅多開花,且形成良好的樹形,還應注意修剪和整形。此外,為了使蠟梅養分集中,年年花繁,要在花謝后及時摘除殘花和幼果,避免因結實而消耗養分。臘梅病蟲害較少。
[應用]蠟梅枝繁葉茂,每年寒冬臘月,數九寒天,百花凋謝,唯有蠟梅迎霜破雪,沖寒吐秀,是中國園林獨具特色的冬季典型樹木?梢怨轮、叢植、列植于花池或草地中。蠟梅還是冬季插花的優良品種,花期長達數十天之久。蠟梅壽命長,生長緩慢,又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紅花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紅花是一種集藥材、油料、染料為一體的特種經濟作物。
紅花的種植技術
一、播前準備
(一)選地與整地應選擇土地肥沃、耕層深厚、地勢平坦、總含鹽量小于0.4%、灌排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忌重茬、迎茬,不宜連作,前茬以玉米、打瓜、馬鈴薯、大豆、麥類等作物較好,輪作周期應在3年以上。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地、切地滅茬,耕深達到27cm以上。早春整地,達到地平、土碎、草凈、埔足與上虛下實。播前結合整地每666.67m2用96%的金都爾70~80mm進行土壤封閉。
(二)種子處理選用優良品種,如新紅花1號、新紅花3號、新紅花4號等。播前精選種子,保證種子純度95%,凈度99%,發芽率85%。播前曬種2-3天;用紅花種衣劑l號、紅花種衣劑2號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或用多菌靈或敵克松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0.5%。
二、適期早播,合理密植
當旬平均氣溫達到3℃或5 cm地溫穩定通過5℃時,即可開始播種。采用谷物播種機寬窄行條播,行距為60cm+30cm+30cm,株距5~7cm,播種深度3~5 cm,每666.67m2播量2~2.5kg。4~6片真葉間苗、定苗一次完成,保苗密度為每666.67m2 2~3萬株。
三、田間精細管理
(一)及時查苗補種:出苗期應及時逐田逐行檢查,缺苗斷壟嚴重時應立即補種或移栽;補種時,催芽趁埔進行補種。播后遇雨,及時破除板結。第一次中耕在出苗現行后進行,中耕宜淺,深度為4~6cm,護苗帶8~10 cm;第二次中耕在蓮座葉叢期進行,深度為12~14cm;第三次中耕在伸長期進行,深度為16~20cm,結合中耕開溝并培士。
(二)科學施肥:基肥每666.67m2施農家肥1000~2000kg、尿素10 kg、三料磷肥15kg,秋翻秋耕時全層施肥。追肥以氮肥為主,尿素每666.67m2 施10kg,結合伸長期中耕開溝追肥。葉面肥噴施時期為伸長期和現蕾期,每666.67m2用量:尿素150g+磷酸二氫鈉150 g+棚酸100 g+錮酸鍍10g,兌水50 kg,葉面噴施2~3次;或每666.67m2用噴施寶5mL。
(三)合理灌溉堅持不旱不灌的原則,一般在分枝期淺灌頭水,初花期、盛花期各灌水一次。灌溉時實行溝灌,一般早上或傍晚灌溉,高溫天氣“午不澆園”,忌大水漫灌、串灌。
四、適時收獲
(一)收花:全田70~80%的植株開花時,可開始分次采摘。清晨采收,在陽光下自然干燥或在陰涼通風處陰干。
(二)收籽:當植株葉片變干呈褐色,莖軒表皮稍微萎縮,采用普通谷物聯合收割機E-514收獲。采收前需精心調整機器,滾筒與凹板間隙調整為12.7mm左右,并適當降低運行速度。 (思曉摘自《百分網》)
合歡流膠病的防治
流膠病在園林綠化樹木上是普遍發生的病害,而且發病嚴重,特別是管理粗放和樹勢衰弱的樹木,發病株率可達90%以上,此病嚴重削弱樹勢,影響觀賞效果,重者導致死枝死樹,是園林綠化管理者最撓頭的一種病害。
一、發病原因。
合歡膠病的發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非侵染性的病原,如機械損傷、病蟲害傷、霜害、凍害等傷口引起的流膠或管理粗放、修剪過重、結果過多、施肥不當、土壤粘重等引起的樹體生理失調發生的流膠。另一種是侵染性的病原,由真菌引起的,有性階段屬子囊菌亞門,無性階段屬半知菌亞門。
二、癥狀及發病規律
1、非侵染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嚴重時小枝也可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后分泌出半透明、柔軟的樹膠,雨后流膠重,隨后與空氣接觸變為褐色,成為晶瑩柔軟的膠塊,后干燥變成紅褐色至茶褐色的堅硬膠塊,隨著流膠數量增加,病部皮層及木質部逐漸變褐腐朽(但沒有病原物產生)。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2、侵染性的流膠主要危害枝干,也侵染果實,病菌侵入合歡當年生新梢,新梢上產生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病斑,但不流膠,翌年5月份,瘤皮開裂溢出膠狀液,為無色半透明粘質物,后變為茶褐色硬塊,病部凹陷成圓形或不規則斑塊,其上散生小黑點。多年生枝干感病,產生水泡狀隆起,病部均可滲出褐色膠液,可導致枝干潰瘍甚至枯死。桃果感病發生褐色腐爛,其上密生小粒點,潮濕時流出白色塊狀物。
侵染性流膠病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順枝干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侵染性流膠病1年有兩個發病高峰,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以后就不再侵染危害,病菌侵入的最有利時機是枝條皮層細胞逐漸木栓化,皮孔形成以后。因此防止此病以新梢生長期為好。
(嘯醒摘自全球花木網)
▉藥用植物▉
185、三椏苦(茜草科)
形態特征:灌木,樹皮灰白色,不剝落,幼枝方形,嫩芽具短毛,余禿凈。指狀復葉,紙質,對生,葉柄長,小葉三片,短圓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邊全緣夏日腋生圓錐花序,白色,結蒴果。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林間。
藥用部分:根、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貯用。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葉微辛。清熱解毒,排膿消腫,止嗽定喘。葉能止血。
適應癥:肺炎,肺膿腫,哮喘,肺出血,燙傷,牛不會還嚼,風濕性關節炎。
常用劑量:鮮根五錢至一兩,葉外用適量。 (王小北)
186、三白草(三白草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二至三尺,根白有節,橫臥泥中。葉互生,有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而帶耳形,先端尖,五脈明顯,全緣。初夏莖梢三葉于開花時常為三次變白?偁罨ㄐ,花細白色均被小毛,結蒴果。
生長環境:生于原野陰濕地或水溝邊。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夏季采收,鮮用或干用。
性味功能:性平,味微辛甘。清熱利濕,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癰腫。
適應癥:黃疸,風濕性關節炎,淋濁帶下,癰瘡腫毒。
常用劑量:鮮根五錢至一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美人蕉的病蟲害防治
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m,全株綠色無毛,被蠟質白粉。具塊狀根莖。地上枝叢生。單葉互生;具鞘狀的葉柄;葉片卵狀長圓形?偁罨ㄐ,花單生或對生;萼片3,綠白色,先端帶紅色;花冠大多紅色,外輪退化雄蕊2~3枚,鮮紅色;唇瓣披針形,彎曲;蒴果,長卵形,綠色,花、果期3-12月。
1 黑斑病
球根種植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5-10min,預防發病。發病初期剪除病葉燒毀,并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可抑制病情發展。
2 黑斑病
分根繁殖,易使病毒年年相傳,所以在繁殖時,宜選用無病毒的母株作為繁殖本體。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銷毀,以減少浸染源。
3 花葉病
在發病時需要使用殺蟲劑防治蚜蟲,一般用40%氧化樂果2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20%二嗪農、70%丙蚜松各1000倍液噴施 。
4 芽腐病
選用健康的根莖作繁殖材料,對懷疑帶菌的根莖,在栽植前用鏈霉素的500~1000倍液浸泡30min,既可防病,又可促進芽、枝生長。 (思曉摘自《今日苗木網》)
把握花卉施藥時期保證其正常生長
在花卉植物生長的過程中,正確把握花卉施藥時期,不僅僅可以節約農藥,降低成本,還能夠提高農藥的藥效,控制病蟲害對苗木造成的危害,保證花卉后期的正常生長,花卉病蟲害農藥施用的最佳時期介紹如下:
1、天敵敏感期。在害蟲的天敵對藥劑反應比較敏感的時期內,應盡量少用藥或不用藥,以保護天敵。
2、安全間隔期。農藥的施用時期,還應根據農藥安全使用標準,掌握在安全間隔期內施藥,以免農藥殘留超標,造成不良后果。
3、感病生育期。對于作物來說,易感病的生育期是防治病害的適宜時期,如苗期最易感染立枯病,在播種前用殺菌劑拌種或在苗期噴霧防治效果很好。
4、害鼠斷食期。從有效控制害鼠密度來說,毒餌的投放宜掌握在鼠類斷食階段和大量養殖前最好。多年試驗證明,春季滅鼠的效果最好,這是由于害鼠的冬貯食料耗盡,對毒餌的攝食相應較多。
5、害蟲盛發期。對于害蟲來說,害蟲盛發期可以是卵孵盛發期、幼蟲盛發期和成蟲盛發期,究竟在哪個時期施藥,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原則上要掌握害蟲的生活習性,在最易殺傷害蟲,并能有效控制其危害的階段進行。
6、雜草敏感期。施用除草劑,一般應掌握在雜草敏感期用藥。對于以種子養殖的雜草,一般是幼芽期對除草劑較為敏感。因此,這一時期往往作為防除雜草適期。當使用廣譜滅生性除草劑時,如草甘磷、克蕪蹤等,在雜草旺盛生長期較為敏感。如果防除春草、夏草時,在雜草盛發期噴施最好。
7、植物安全期。藥劑對植物的安全性是確定施藥適期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某些花卉在苗期施藥,易使幼葉黃化枯死;某些花卉在花期施藥,極易造成花朵萎謝。所以,在施用農藥時,要選擇植物對藥劑有較強抗藥性的時期噴施,以免引起植物藥害。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