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5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18-12-27 14:10:24   閱讀:1111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5期(總第176期2018年10月18日


 

黃華康廳長赴永春縣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

 

20181013日,省農業農村廳黃華康廳長就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赴永春縣調研。泉州市及永春縣有關領導陪同。

黃華康一行先后察看了永春縣旅游集散中心,了解永春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仙夾鎮龍水村,了解鄉村“裸房”整治與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岵山鎮茂霞村,了解鄉村污水、垃圾治理與河長制工作情況;五里街鎮大羽村,了解基層組織建設與鄉村治理情況。 

  黃華康對永春縣持之以恒立足當地實際發展特色產業、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有效治理等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要求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總結好的經驗做法,以問題為導向,創新機制、精心謀劃,以久久為功的精神推進永春縣鄉村振興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出更大成效。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現代農業

(茶葉)項目投資對接洽談會成功舉辦

 

201895日上午,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現代農業(茶葉)項目投資對接洽談會在福州舉行。省農業廳副廳長李岱一出席洽談會并致辭。來自斯里蘭卡、法國、南非、巴西、加拿大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烏龍茶國際標準工作組相關專家,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以及省內茶業企業代表等40多人參加對接洽談會。斯里蘭卡茶葉研究所所長阿貝辛哈博士等客商與我省茶業企業就茶葉生產、加工、市場開拓、投資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交流。

  本屆投洽會新推出66個招商項目,投資總額89.73億元;落實10個客商團組,超額完成省團下達的5個客商團組邀請任務;現場簽約3個項目,其中茶業投資項目2個,總投資3700萬元,茶葉技術合作項目1個。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141牡丹

白術、木芍藥、百兩金、花王、洛陽花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科屬]毛茛科芍藥屬落葉灌木。

[分布]原產我國西北部。牡丹比較耐寒,分布極為廣泛。露地栽培可北起黑龍江哈爾濱、尚志縣,西至蘭州、西寧、烏魯木齊,南到廣東、以及東南沿海各省。

[習性]牡丹喜溫涼氣候,性較耐寒,不耐濕熱。但從牡丹在全國的栽培分布看,分布區已跨三條氣候帶:主產區北京、菏澤、洛陽一帶屬暖溫帶氣候;另一產區陜西、甘肅黃土高原的西安、延安、蘭州、臨夏一帶屬中溫帶氣候;還有些栽培區,如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四川盆地的成都、彭縣,則屬中亞熱帶氣候。牡丹比較耐寒和耐旱,能耐-29.6℃ 的絕對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長。牡丹喜光,也較耐陰,如稍作遮蔭,避去太陽中午直射或西曬,對其生長開花有利,也有助于花色嬌艷和延長觀賞時間。牡丹喜疏松肥沃、通氣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洼積水之地。土壤從微酸性、中性到微堿性均可,但以中性土為宜。

[繁殖]可用分株、嫁接、扦插、組織培養和播種繁殖。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三種方法。在一些地方也用壓條繁殖牡丹。

分株繁殖:在黃河流域應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進行。可將45年生的大叢牡丹整株挖出,去掉根上附土,放陰涼處晾23天,待根稍變軟后視其相互連結的情況,找出容易分離之處,用手分開或刀劈開,然后進行栽植。

嫁接繁殖:多以芍藥根作砧木,選用大株牡丹根際上萌發的新枝或枝干上1年生的短枝作接穗。用劈接法或嵌接法進行嫁接。嫁接繁殖必須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扦插繁殖:選擇從大株牡丹根際萌發的短枝(土芽枝)為插穗,長10cm左右,插于苗床。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l/3l/2,插后立即澆透水。以后每1015天噴水1次,經常保持床面濕潤,并進行遮蔭,到了第二年9月進行分栽,成活率可達80%以上。

[栽培]牡丹露地栽植時期在黃河流域以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為宜,黃河以北地區可適當早栽,長江以南地區可適當晚栽。栽植時要選擇疏松、肥沃、深厚的砂質壤土,而且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切忌栽在易積水的低洼之處。栽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斷的根,再用0.1%的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30min進行消毒。然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栽。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與土面齊平為好。在春、秋干旱季節要進行澆水,但不能積水,夏季雨水多時還應注意排水防澇。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為花前肥,在2月中、下旬,結合澆解凍水施入;第二次在5月上旬施花后肥,也可用0.2%0.5%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第三次在入冬前后施肥。牡丹栽植23年后,即可進行定干,決定植株留枝多少。對長勢弱、發枝數量少的品種,一般剪除細弱枝,保留強枝;對長勢強健、枝干較多的品種,以留35干為宜;對長勢特強、生長繁盛的品種,可以修剪成為獨干式的牡丹樹。牡丹定干工作宜在秋、冬季進行。定干要視植株生長情況分數年完成,切不可大剪大砍急于求成。一般說,牡丹經過定干,每年進行除芽和剪除冗枝、病蟲枝、內向枝、交叉枝、平行技、重疊枝,即可使植株生長均衡,開花繁茂。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也可進行盆栽。要選擇適應性強、花型較好的早、中花的品種。植株宜選擇用芍藥根嫁接、23年生、有23個枝干的小棵牡丹。如用分株苗盆栽,初栽時根干 要進行重剪,上盆時,花盆可小一些,以后隨著植株的增長,再換較大的花盆。盆土可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呈微堿或微酸性的培養土。9月中、下旬上盆,為避免"秋發",可適當帶葉栽植。修剪整形,與地栽牡丹相似。冬季要防寒越冬,在嚴寒地區,可將牡丹帶盆埋入土中,或將植株地上部分用稻草包扎,或用多層牛皮紙袋套上,再培土過冬。

  牡丹很適宜于促成栽培,通過溫度的控制與調節,可使其在元旦、春節等節日開花。要使它在春節開花,可選45年生的優良品種,于春節前3560天上盆,搬入溫室后逐步升高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過此限可開窗通風),晚上控制在1015℃,并加強葉面噴水、地面灑水,以增加相對濕度。每隔7l0天施1次稀簿肥液,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噴葉面作為追肥。如有花芽不萌動的情況,用300500mg/L赤霉素液以毛筆涂抹鱗芽,可促使萌動。這樣經過4045(最多60天,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即可于春節前夕開花。如開花提前,可將花盆移入低溫(515℃)室內暫時貯放。

  牡丹常見的病害有葉(褐)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和根瘤線蟲病。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等。牡丹葉部病害的防治方法:每年入冬時剪除牡丹枯葉,集中燒掉,而且在當年開花后每半月在葉部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連續噴78次;或710天噴1400500倍硫磺膠懸劑,連續噴34次。紫紋羽病的發病部位在根莖交接處或根部,防治方法:栽植時要進行根部消毒;避免將牡丹栽在低濕地段;不要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牡丹根瘤線蟲病發生在牡丹毛細根附近,形成連珠狀,使牡丹生長呈現萎凋狀態,以致枯死,防治方法:在栽培前要用氯化苦進行土壤消毒, 或將"滅蟲威"埋在牡丹根部周圍520cm的土壤里,每株用藥710g。防治天牛,可用硫化鋅。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或用50%的馬拉硫磷10001500倍液噴殺。

[應用]牡丹在園林綠化中,無論孤植、叢植、片植,都很適宜。在較小型的古典園林或居民院落,可選景點突出的位置,筑以牡丹臺進行臺植。在大型公園或風景名勝區,可建立牡丹專類園。牡丹盆栽可以在室內展覽,也可在園林中的主要景點擺放,還可成為居民室內或陽臺上的飾物。牡丹還是很好的切花材料。         (陳金河摘)

 

142絲蘭

鳳尾蘭、刺葉玉蘭、菠蘿花

Yuccafilamentosa J. A. small

 

[科屬]百合科絲蘭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北美洲,華南、華北地區露地栽培。

[習性]絲蘭為熱帶植物,性強健,容易成活,對土壤適應性很強,任何土質均能生長良好。性喜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的環境,極耐寒冷,適宜在華北地區露地栽培。絲蘭根系發達,生命力強。它的葉片有一層較厚的角質層和蠟被,能減少蒸發,所以抗旱能力特強。

[繁殖]采用播種、分株和扦插繁殖。成株花后可獲得大量的種子,但在我國栽培的絲蘭大都是花而不實。原因是缺乏昆蟲授粉。解決的辦法有兩種:(1)、人工輔助授粉,在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用鑷子取雄蕊,將花粉涂在雌蕊的柱頭上。(2)、在開花期間,將每朵花的花瓣剪去2片,讓昆蟲自由地進入花朵內傳粉。也可在春、秋季,挖取母株上的萌蘗,直接分株移栽或取地上莖,剝掉葉片,切成10cm長的小段進行扦插繁殖;或者采用埋莖法,取葉片已脫落的莖段,切成57cm的小段,栽種于整理好的畦面,覆土使之看不見莖段,然后澆水,10天左右即可發芽抽生植株;或取莖段進行水養亦能抽芽生根,長成植株后再栽植于土中。

[栽培]栽培管理相當粗放,性強健,容易成活,對土壤適應性很強,任何土質均能生長良好,但以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最佳。栽培處日照及排水需良好,半日照處亦能正常生長。

[應用]絲蘭為大型盆栽植物,蓮座狀葉片,堅挺有力,適于公園、綠地、路旁、草坪邊緣、交通綠島上群植。絲蘭對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氨氣等均有很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可用來工廠綠化。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三葉草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受菌核病浸染的植株,開始病部呈水漬狀、淺褐色斑痕,然后向上蔓延。斑痕色澤由淺褐色變成灰白色。這時根莖基部軟腐,長出白色絮狀物,或黑色菌核粒。受害輕者,植株呈星點發黃,重則大片萎焉枯死。跟我來一起看看三葉草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病毒浸染。跟隨我的腳步來看看這篇三葉草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把。

  防治方法:首先將植株拔起,并集中處理,以減少蔓延。多雨季節注意排水,避免草地積水,減少發病條件。其次是用化學農藥控制。常見的乙烯菌核劑,能使菌核細胞破裂。市售的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每666.67m2用量75100 g,兌水噴霧,每周1次,連用34次,基本可以控制。還可選用25%撲海因懸浮劑,每畝用量66100 g,兌水噴霧,同樣能收到防治效果。被病毒感染的白三葉,初期葉片出現花斑或葉脈黃化或皺縮,嚴重時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只能從改善栽培條件入手,用藥物防治很難奏效。可采用種子消毒,土壤處理,殺滅傳播昆蟲媒介等方法。

  三葉蟲害主要有:葉蟬、白粉蝶、地老虎等,平時注意觀測,一旦發現,及時防治。

  葉蟬:主要以幼蟲和成蟲棲息于葉背,吮吸葉汁液。輕者葉片退綠,并在葉片上出現小白點,重則葉片呈蒼白色,觀賞價值大大降低。

  防治方法:4月下旬檢查,若發現幼蟲,可以50%的殺螟松1500倍液,或以除蟲菊酯類農藥2000液倍噴殺。噴藥要均勻,葉面葉背、植株上下里外都要噴到。

  地老虎:早春危害根芽,尤其是砂質土和連作地發生較重,有的在地面咬斷根莖,有的從地下啃食萌芽,造成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除常用的毒液誘殺外,可用呋喃丹顆粒進行溝施或穴施,每666.67 m2用量15002000 g。此藥殘效期長,施藥后78周可免遭危害。

  白粉蝶:是三葉草幾大害蟲之一。每年410月,常有白粉蝶幼蟲危害葉片。尤其是在夏季干熱少雨季節發生最重,幼蟲能將葉片吃光。受害植物生長勢減弱。

  防治方法:可在幼蟲危害期噴青蟲菌殺滅。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時,撒2.5%敵百蟲粉劑,每666.67m2用量68kg,效果較理想。

此外,在入夏前,對生長過旺的植株,可進行一次刈割,以利于通風透光,培養壯苗度夏,減少生理黃化。刈割下來的草葉或作為牲畜飼料,或漚綠肥。刈割之后注意灌溉,讓其盡快回復生長,增強抗性。

(思曉摘自《世紀農藥網》)

 

觀賞蕨類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蕨類植物的病蟲害相對較少,但大多數蕨類植物喜歡生長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病蟲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過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觀賞效果。 

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使蕨類出現各種病斑,影響觀賞。危害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線蟲病、銹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  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處有粉紅色黏狀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葉。被害部位開始在葉緣或葉尖呈水漬狀圓形、近圓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漸由幾個病斑擴大成不規則的斑塊,顏色變為焦黃,有的病斑成云片狀,邊緣有淺紅色暈圈,后期病斑中部變為灰白色,有許多微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死亡。波斯頓蕨柔軟的生長點受這種病菌的侵害,頂端變成褐色,萎蔫,損害植物的商品外觀。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葉上過冬,當溫度升到20℃、相對濕度超過75%時開始發病,病菌借雨水傳播,在25℃、濕度為80%90%時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預防為主,在新葉形成的梅雨季節和高溫高濕季節應噴藥預防。調節溫室的溫、濕度和通風條件,保持葉片干燥,杜絕病株引入,徹底清除附近的病殘體,可預防此病的發生。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藥劑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殺菌劑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褐斑病。蕨類植物的褐斑病又叫葉斑病或葉枯病,常發生在葉片的頂端,受害葉片初期為圓形黑斑,后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點,此后病斑擴大迅速,葉片最后變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傳播途徑是落葉,春夏秋季均有可能發生,高溫多濕季節易流行。防治:發現病株要立即隔離噴藥,或剪除并集中焚燒,同時噴藥保護。可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爾多液等藥劑噴施防治。澆水過多或濕度過大,也易發生褐斑病。發病初期,可用50%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3  線蟲病。又稱根瘤線蟲或根結線蟲,病原物為白色線狀兩頭尖的軟體蟲子。病株發生褐斑萎蔫,并逐漸枯死。多種溫室蕨類植物受線蟲的侵害,可由帶紅褐色或帶黑色、從中肋延伸到葉沿的帶線辨認出來。把一小片褐色斑塊放入水中,顯微鏡下觀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蟲在四處活動。防治:清除受害葉片,消除其生長條件,有利于減輕線蟲的侵害。用10%克線磷、克線丹或25%丙線磷等殺蟲劑,施藥后覆蓋新鮮黃土,灌少量水,可顯著壓低根結線蟲蟲口密度。也有用熱水處理防治巢蕨的線蟲侵害的,栽植前用43℃熱水浸泡植株1015分鐘。 

4  銹病。銹病可發生在蕨類植物的翠云草等種類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葉基部反面葉脈上產生擔孢子,侵入植株而產生性孢子器與銹孢子器。5月份葉面上散發淡黃色粉末狀夏孢子,然后產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會生長不良。 

  防治: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1:50波爾多液等進行防治,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 煤污病。蕨類植物的葉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絲體覆蓋,通常生長在介殼蟲及其它刺吸式昆蟲所分泌的蜜露上。應反復噴灑煙堿及肥皂,以防治介殼蟲及其它刺式昆蟲。 

6 猝倒病。此種病害由兩三種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葉體變軟、發黑而解體,在播種繁殖蕨類植物時經常發生。應將蕨類植物孢子播種在用蒸汽消毒處理過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澆灌處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嘯醒摘自全球花木網

 

藥用植物

 

181一枝黃花(菊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一至三尺,青褐色。葉互生,卵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小鋸齒。秋冬梢上生小頭狀黃花。結瘦果,圓柱形或有角。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或園埂。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秋冬采集,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溫,味苦辛。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適應癥:咽喉炎,腮腺炎,百日咳,小兒驚風,狂犬、毒蛇咬傷,砒霜中毒,皮膚濕疹。

常用劑量:鮮草一至二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182、一掃光(菊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木質草本。莖直立,高約四至五尺,圓形,黑色,有分枝。葉互生,單葉或叢生,幾無葉柄,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背面葉脈清楚,邊緣有稀疏鋸齒。冬季枝頂開黃色頭狀花序。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性溫,味苦微澀。潤肺止咳,清熱解毒。

適應癥:空洞型肺結核,肺膿瘍。

常用劑量:干草五錢至一兩。            王小北)

 

大棚蔬菜蚜蟲防治方法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蚜蟲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于溫帶地區。蚜蟲可以進行遠程遷移,主要是通過隨風飄蕩的形式來進行擴散;例如,萵苣蚜蟲被認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新西蘭傳播到塔斯馬尼亞。那么大棚蔬菜蚜蟲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近年來,日光溫室(冬暖大棚)面積逐年擴大,日光溫室作物處于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適宜蚜蟲的發生,給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那么日光溫室蚜蟲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懸掛銀灰色地膜條避蚜。根據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的特點,可在溫室內后墻上鋪掛,或在溫室的通風口處和作物上方懸掛銀灰色地膜條,可減少有翅蚜的遷入。

  2、懸掛黃板誘蚜。利用蚜蟲對黃色和橙色有強烈趨性的特點,可在溫室內懸掛黃板誘蚜。每666.67 m2懸掛20塊,懸掛高度掌握在始終比植株高出10 cm左右為宜,懸掛方向以板面東西方向為好。同時注意10天左右重新涂抹1次黃油或機油,以保證黃板的粘著性。

3、藥劑防治

1)噴霧法:蚜蟲發生后,常用的植物源農藥有:1.5%除蟲菊素水乳劑400600倍液,0.3%苦參堿水劑300400倍液,7.5%魚藤酮乳油1500倍液等。

2)熏煙法:可選用10%異丙威煙劑或22%敵敵畏煙劑,按每666.67m2每次300400 g的用量,于傍晚在溫室內均勻布點點燃后密閉熏煙,于次日上午通風。

(思曉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巴南区| 平湖市| 朝阳区| 永兴县| 镇远县| 鄂尔多斯市| 庆城县| 资溪县| 万州区| 东平县| 东阿县| 梅河口市| 河间市| 天全县| 略阳县| 平顶山市| 临江市| 平远县| 龙游县| 长海县| 南宫市| 福鼎市| 赤水市| 阿鲁科尔沁旗| 杭锦后旗| 黔江区| 文化| 宣威市| 体育| 海原县| 西昌市| 宣恩县| 鄂尔多斯市| 安新县| 昭苏县| 淮南市| 普宁市| 南岸区| 留坝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