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3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18-06-26 10:15:53   閱讀:926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3期(總第174期)2018年6月18日

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圓滿閉幕

    5月22日,為期五天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浙江杭州閉幕。現場參觀人流達15.1萬人次,實現茶葉現場交易量99.43噸、現場交易額1.03億元。
    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在總結會上指出,本屆茶博會以“茶和世界 共享發展”為主題,在茶產業發展、文化交流、經貿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主要特點是:一是規模大。總面積7萬平方米,標準展位2654個,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4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二是規格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出席開幕式并宣布開幕,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出席相關活動,10個省(區、市)25位省級領導,14個國家農業部長和7位駐華大使、國際茶葉組織嘉賓等參加茶博會。三是內容豐富。成功舉辦了聯合國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工作組會議、“西湖論茶”中國茶業國際高峰論壇、國際茶咖對話等14項重大活動。四是參與性強。舉辦了76場品牌茶葉推介活動,現場參觀人流15.1萬人次。168家境內外媒體近400名中外記者參與報道茶博會。
    本屆茶博會取得了四大實效。一是促進了茶貿易發展。截至5月22日,實現茶葉現場交易量99.43噸、現場交易額1.03億元、簽訂單4253筆,意向交易量3406.5噸、意向交易額42.88億元。最大一筆訂單是廣西橫縣茉莉花茶1.95億元。浙江省茶葉機械簽約意向交易額達到3800萬元。二是展現了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堅持以茶文化為引領,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宣傳、展示和體驗活動,進一步傳承弘揚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三是推動了世界茶產業發展。通過茶博會平臺,集中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茶企茶品,以及世界茶產業在品質提升、品牌培育、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四是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聯合國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工作組會議,就茶葉質量標準等全球茶產業發展的廣泛議題取得多項共識。通過茶博會平臺,進一步推動中國茶產業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建立起更廣泛、更高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為“一帶一路”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主持總結會,并宣布第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將于2019年5月18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中國農科院推出蔬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

    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在山東壽光市舉辦“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示范現場展示會”,推出了“三健康一高效(4H)”生產模式,即有利于消費者健康、生產者健康、產地環境健康(Healthy)和經營者的高效益(Higheconomic),受到業界高度評價。
    資料顯示,我國蔬菜種植總面積0.21億公頃,總產量7.69億噸,總產值位居我國種植業之首。但是,化肥農藥超量使用導致的產品安全隱患、產地環境污染風險增大與勞動力成本日趨升高導致的經濟效益下降等產業發展瓶頸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我國蔬菜產業的綠色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農科院將“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列入了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項目,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組織院內外12家單位聯合實施。它集成了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連作障礙克服、水肥精準調控、環境智能化控制等國內外先進技術及裝備,能夠減施化學農藥40%以上,減施化肥30%以上,節水20%以上,節省人工40%以上,增效15%以上。目前在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87 hm2,輻射推廣面積已達2萬公頃。
    韭蛆是危害韭菜生產的一種主要害蟲。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研究發現,韭蛆幼蟲生長在土壤表層5 cm深處,只要3 h處于40℃以上就會死亡。基于這一發現,他的團隊發明了“覆膜增溫法”技術,通過在地面鋪設透明薄膜,在合適的季節只需一天時間就能將韭蛆幼蟲徹底殺死。
   這項技術就是“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的內容之一。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于賢昌介紹,該模式由10項核心技術構成。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137、杜鵑花
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半常綠(或落葉)灌木。
[分布]原產我國,生于山坡、丘陵灌叢中。廣布于長江流域各省,東至臺灣,西南達四川、云南。我國種類很多,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山區多有野生,早春季節開花,滿山遍野都是紅花,故有映山紅之稱。
[習性]杜鵑花分布廣及亞熱帶至溫帶,形成不同的地理種群,因而對溫度要求各有差異,有耐寒及喜溫兩大類型。對光照要求不嚴,但一般均不喜過于曝曬;好濕潤,忌干燥;喜酸性土,在石灰土上不能生長。
[繁殖]可播種、扦插、分株和壓條繁殖。播種可用箱播,要求土壤疏松、細碎。早春種子播于先澆透了水的土面,然后撒上部分細沙或干土,以似蓋住又不全蓋住種子為度,然后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蓋住,將箱放置在半陰處,保持13~16℃,約1周至10天即可發芽。在發芽前一定要注意保持箱中土壤濕潤,一般澆透的土在塑料薄膜或玻璃蓋住條件下比較能保濕,若干了可放在水盆中讓水從排水孔洇上去。幼苗出土生長3~5片真葉時,即應進行1次移植。移植仍在裝有培養土的箱內進行,株行距保持3cm×3cm左右,保持蔭蔽、濕潤和通風,次年春季再定植花盆中或露地遮蔭的苗床上。扦插繁殖宜用半成熟枝條,于秋初或夏末進行,保持85%的空氣濕度和半陰條件,約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分株繁殖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壓條或空中壓條也以早春最好。
[栽培]在露地栽培時,宜選地勢稍高而略有傾斜的地方,以利排水;也可與深根性的喬木樹種配植,既利于杜鵑根系生長,也可取得喬木樹種的蔽蔭。栽植時的苗木必須帶土球,栽植穴宜大,栽時底部和四周多填肥沃腐殖土。冬春可施骨粉、過磷酸鈣等磷肥,花后可施麻渣、豆粕等含氮、磷肥。杜鵑要求土壤pH值在5.0~5.5最好,pH值超過6.5就生長不良,必須施用硫磺粉(每平方米50g左右)或多施有機肥料加以改良。土壤缺鐵時,常使葉發黃,可施硫酸亞鐵或1%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盆栽杜鵑的土壤最重要。一定要配制成pH值6以下的酸性土,可選泥炭加沙,或自制松針土(枯落的松針加少量馬糞、羊糞,摻合后,再加約三分之一肥沃園土,堆放1年,松針腐解后就可應用)栽植。盆栽澆水也要求非堿性水,否則可用硫酸亞鐵處理,或間歇性澆礬肥水、青禾草浸泡水、純米湯或面湯發酵后的水。此外,還應注意保持空氣濕度,干旱季節可每在地上灑水,保持相對濕度70%以上,就能生長發育良好。一些常綠杜鵑,相對濕度要求80%以上,冬季最低溫保持在8℃以上,栽培時可在土中添加蕨根纖維,或將熱帶杜鵑直接栽于枯蕨上,以利保持濕度和排水。 杜鵑花謝后應及時剪去殘花,可減少因結果消耗的養分,促進生長及形成新花芽。老齡植株應進行修剪復壯,可于早春新芽萌動前,將枝條留30cm左右,剪去上部。但應注意分期修剪,每次選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枝條短剪,3~5次完成。這樣可不致影響賞花。在修剪后應加施肥料和精細管理。矮小品種更新修剪高度還要降低。平時管理應注意徒長枝條的控制,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植株生長旺盛不衰。杜鵑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軍配蟲等,可分別用殺螨醇1000倍液和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常見病害有褐斑病、葉腫病等,可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防治。
[應用]杜鵑花除盆栽觀賞外,還是庭院裝飾的好材料。于天井、墻隅處點綴一株或數株,十分雅致。于林緣山坡、溪邊路側成叢成片栽植,都可形成優美的景觀。
 (陳金河摘)

138、夾竹桃
柳葉桃、紅花夾竹桃
Nerium indicum Mill.

[科屬]夾竹桃科夾竹桃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印度及伊朗。我國引種已久,各地都有栽培。
[習性]喜陽光,好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畏水澇,適宜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植株基部及枝干萌發力強,耐修剪。
[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分株、壓條和播種繁殖。扦插在春、夏季均可,可于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剪成12~15cm長的插條,插前將插條基部浸入清水7-10 d,保持水體新鮮,插后可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扦插后澆透水,經常噴水,1個月可生根上盆。也可用水插法,每10枝插穗捆成一捆,將插穗基部6cm左右浸于水中,保持水溫20℃,經常換水,生根后移栽苗床養護,效果也好。
[栽培]夾竹桃為陽性樹種,長江流域可在庭院栽培,華北地區只做盆栽。適宜生長溫度20~35℃。移栽以春季為宜,起苗時需帶土球,夏季移植還要疏枝剪葉,以減少葉面水分蒸騰。冬季休眠,越冬最低溫度需5℃以上。早春移至室外,夏季適當多澆水,保持枝葉鮮艷清新,春、秋、冬季少澆水。夾竹桃為喜肥作物,盆土要施基肥,夏季每隔10-15天要澆1次稀薄液肥,以促使生長。夾竹桃枝干萌發力強,是三叉分枝生長,即“三叉九頂”,任其自然生長,植株會頭重腳輕,必須重修剪。3月底結合換盆進行修剪,可將2-3年生植株分叉處,留基部10~15cm,上部全部剪除,促進分枝;也可每年短截1/3的側枝。經過修剪,株形整齊,枝條粗壯。花謝后及時摘除殘花,新枝又可形成花芽。這樣一年可開3~4次花。
[應用]夾竹桃碧葉青青如柳似竹,團團紅花灼灼似桃,自夏至秋,次第開放,適于公園、綠地、路旁、草坪邊緣、交通綠島上群植,能給少花的夏日披上“桃紅柳綠”的春裝,映染出萬紫千紅的景觀;而且對二氧化硫、氯氣、煙塵等的抵抗力和吸收能力都很強,適合工礦區綠化;盆栽觀賞亦甚相宜,花色艷麗,花期長;也可剪作切花材料。但全株有劇毒,人畜誤食有危險,故應避免在井邊及飲水池附近種植。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百香果白粉病、蚜蟲、紅蜘蛛的防治技術

    百香果白粉病防治:可用農用抗菌素,如農用青鏈毒素、多菌靈等200~400 mL倍液噴霧,每隔4-5天噴一次,共噴三次即可。
    百香果蚜蟲防治:可用樂果、抗蚜威、敵敵畏等加以防治。
    百香果紅蜘蛛防治:蟲體較小,肉眼難發現,為害病狀為葉片變黃、雛縮,一當出現此癥狀應仔細查看葉背面,如為針尖大小的紅蜘蛛,應及時噴藥防治。可用氧化樂果、樂果氧化樂果、殺蟲磷等進行噴霧,噴藥時應將葉正面、背面均勻噴霧。5天噴一次,共三次。
    苗木的三大害蟲及其防治
1  蚜蟲
    蚜蟲又名粘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一般在氣溫29攝氏度以下,濕度在20%左右,繁殖快。蚜蟲的種類很多,通常有綠、黃、黑、茶色之別,危害月季、石榴、菊花、梔枝等花卉。它們多聚集在植株的芽、嫩葉或嫩枝上,無休止地吮吸著汁液,危害芽與花瓣。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花容減色,嚴重時會使植株萎蔫而死亡。
    其防治方法有:(1)用鮮尖辣椒或干紅辣椒50 g,加水30~50 g,煮0.5 h左右,用其濾液噴灑受害植株有特效;(2)用洗衣粉3~4 g,加水100 g,攪拌成溶液后,連續噴2~3次,防治效果達100%;(3)用風油精加水600~800倍溶液、用噴霧器對害蟲仔細噴灑,使蟲體沾上藥水,殺滅蚜蟲及介殼蟲等害蟲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對植株不會產生藥害;(4)將洗衣粉、尿素、水按1:4:100的比例,攪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噴灑植株,可收到滅蟲、施肥一舉兩得之效。
2  紅蜘蛛
    紅蜘蛛又叫短須螨,是專門危害花卉的葉片、花朵的害蟲,盆景中的野榆、雀梅、五針松等也易遭受紅蜘蛛的危害。
    紅蜘蛛的蟲體似針尖大小,深紅色或紫紅色,肉眼只見到紅色的小點,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到橘紅色透明球狀的蟲卵,它的若蟲常群集于一些花卉的葉背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危害植株,初期使葉片失綠,葉片向上卷翻以致焦枯脫落,造成花蕾早期萎縮,嚴重時植株死亡。
    紅蜘蛛一年發生7代~8代,每年3月-4月開始危害,6月-7月危害嚴重,所以在4月份以后,對植株要經常進行觀察檢查,在氣溫高、濕度大以及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紅蜘蛛繁殖較快,是造成植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治方法:(1)用柑橘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一晝夜,過濾之后用以噴灑植株,可防治紅蜘蛛、蚜蟲;如用以澆花,可防治土壤內的線蟲;(2)洗衣粉15 g,20%燒堿15 mL,水7.5 kg,三者混勻后噴霧,一兩天后檢查,紅蜘蛛的成螨、若螨死亡率為94%至98%;(3)取50 g草木灰加水2500 g充分攪拌,浸泡兩晝夜過濾,再加3 g洗衣粉調勻后噴灑,每日1次,連續3天,隔一周再噴灑3天,可消滅第二代害蟲,也可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放入土中可防治蛆蟲;(4)用點燃的蚊香一盤,置于病株盆中,再用塑料袋連盆扎緊,經過一小時左右的煙熏后,不論成蟲或成卵均可殺死,這是既節省又見效快的好方法。
3  介殼蟲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藥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會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危害。被害的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危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
    防治方法:(1)用白酒兌水,比例為1:2,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挺靈。介殼蟲在春季室溫7攝氏度時,便開始活動,可在4月中澆一次,此后每隔半月左右澆一次,連續4次見效。(2)用食醋(米醋)50 mL,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后,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地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返綠光亮。(3)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枝,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株時,不但能將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見的幼蟲,也能徹底地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危害。(4)用柴油、洗衣粉、水按10:0.6:6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有30%藥液后,對米蘭、金橘、蘇鐵上的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后,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的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思曉摘)

園林植物病原生物的寄生性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銹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種子植物,都是專性寄生的活體營養型。近年來,有些歷來認為是典型專性寄生物的銹菌,已經可以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這樣就打破了專性寄生物和非專性寄生物的界限。事實上,銹菌在自然條件下還是只能在活的植物上生活和發育。因此,從這—點來說,銹菌還是專性寄生菌。病毒與寄主的關系較為特殊,它只能在活的寄主細胞內復制增殖,不像其他寄生物那樣從寄主細胞吸收營養物質,而是藉助于寄主細胞的核糖體和其他物質復制新的病毒。
    絕大多數的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細菌都是非專性寄生的,但它們寄生能力的強弱有所不同。寄生能力很弱的接近于腐生物,寄生能力很強的則接近于專性寄生物,弱寄生物的寄生方式大都是先分泌一些酶或其他能破壞或殺死寄主細胞和組織的物質,然后從死亡的細胞和組織中獲得所需的養分。因此,弱寄生物一般也稱作死體寄生物或低級寄生物。強寄生物和專性寄生物的寄生方式不同,它們最初對寄主細胞和組織的直接破壞作用較小,主要是從活的細胞和組織中獲得所需的養分。因此,寄生能力強的寄生物一般也稱作活體寄生物或高級寄生物。
    一般認為,寄生物是從腐生物逐步演化來的,腐生物經過兼性寄生物發展到專性寄生物。將寄生物分為低級寄生物和高級寄生物就是反映了這種進化觀點。分析一種病原物是弱寄生還是強寄生是必要的。這里只著重指出一些與防治有關的問題。例如,培育抗病品種是很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大都是針對寄生性較強的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對于許多弱寄生物引起的病害,一般來說就很難選到較理想的抗病品種。對于這類病害的防治,應著重于提高植物抵抗侵染的能力。
    寄生植物從寄主體內奪取生活物質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菟絲子要從寄主體內吸取所有的生活物質,包括各種有機養分、無機鹽和水,屬于全寄生性類型;桑寄生科植物體內大都有葉綠素,可自己合成有機物質,但仍然需要寄主供給水分和無機礦物鹽成分,這種寄生性稱為半寄生性或水寄生類型。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

▉藥用植物▉

177、一枝黃花(菊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一至三尺,青褐色。葉互生,卵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小鋸齒。秋冬梢上生小頭狀黃花。結瘦果,圓柱形或有角。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或園埂。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秋冬采集,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溫,味苦辛。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適應癥:咽喉炎,腮腺炎,百日咳,小兒驚風,狂犬、毒蛇咬傷,砒霜中毒,皮膚濕疹。
常用劑量:鮮草一至二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178、一掃光(菊科)

形態特征:多年生木質草本。莖直立,高約四至五尺,圓形,黑色,有分枝。葉互生,單葉或叢生,幾無葉柄,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背面葉脈清楚,邊緣有稀疏鋸齒。冬季枝頂開黃色頭狀花序。
生長環境:生于山野。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性溫,味苦微澀。潤肺止咳,清熱解毒。
適應癥:空洞型肺結核,肺膿瘍。
常用劑量:干草五錢至一兩。           (王小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镇康县| 长乐市| 射阳县| 乾安县| 龙门县| 女性| 灵丘县| 黑水县| 托里县| 布拖县| 疏勒县| 新巴尔虎右旗| 简阳市| 南乐县| 宜都市| 游戏| 惠州市| 鲜城| 大同市| 当雄县| 乌鲁木齐县| 道真| 新建县| 山东省| 涪陵区| 洛宁县| 阿瓦提县| 瓦房店市| 万源市| 磐石市| 深泽县| 贵阳市| 临汾市| 西丰县| 平湖市| 东兴市| 荆州市| 峨山| 洛浦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