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1期

來源: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 2018-03-27 09:52:38   閱讀:1035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8年第1期(總第172期)2018年2月18日

全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

201826,農業部在福建福州召開全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部署推進質量興農重大行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出席會議并宣布農業質量年行動正式啟動。韓長賦強調,實施農業質量年行動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興農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奮發有為、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以改革創新、真抓實干的工作舉措,推動農業質量年動取得顯著成效,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應有貢獻。

會議指出,全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是2018年農業系統第一個會,是質量興農打響的第一仗,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出的第一步。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已經到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緩解農業資源環境壓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努力做到產品質量高、產業效益高、生產效率高、經營者素質高、國際競爭力高、農民收入高。

會議強調,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思想、政策、工作、考核等全方位轉變。思想觀念要從數量優先轉向質量第一,所有的工作都要圍繞提升質量來謀劃,盡快實現由總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變。政策創設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動科技研發、農業補貼、項目投資等主要投向綠色發展、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等方面。工作方法要從行政推動轉向市場引導,更加注重運用市場辦法和信息化手段推動工作,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考核方式要從考核總量轉向考核質量效益,把環境友好、綠色發展、質量安全、帶動小農戶增收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引導人才、科技、裝備等各方面力量聚合到質量興農上來。

會議要求,農業系統各部門要圍繞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質量興農想辦法、出對策、獻力量。要當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深入謀劃和推動出臺重大行動、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要匯聚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同盟軍,加強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各部門大力支持,引導金融資本、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共同參與、合力推動。要擴大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朋友圈,積極引導媒體、專家、公眾、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參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匯聚推進質量興農工作的正能量。

會議強調,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線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各級農業部門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主攻方向,堅持把優質產出來把安全管出來、把品牌樹起來,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強化基層監管能力,加強執法監管,加快追溯體系建設應用,實現主要農產品生產過程可控制、產品流向可追溯,做到有行動、有成效、有亮點,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為開展好農業質量年工作,農業部印發《關于啟動2018年農業質量年工作的通知》,要求扎扎實實落實生產標準化推進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行動、產地環境凈化行動、農業品牌提升行動、質量興農科技支撐行動、生產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行動,堅定不移走質量興農之路。

農業部黨組成員宋建朝主持會議并講話,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在會上致辭,農業部總畜牧師馬愛國介紹了2018年農業質量年工作安排,農業部總經濟師、發展計劃司司長張合成參加會議。北京、黑龍江、福建、江西、山東、云南等六省市農業主管部門做典型交流發言。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133檵木

木、檀木

Loropetalumchinense (R.Br.)Oliv. 

[科屬]金縷梅科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分布]產中國中部、南部及西南各省(區),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

[習性]喜溫暖向陽的環境和肥沃濕潤的微酸性丘陵及山地。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瘠薄。萌芽力強,耐修剪,耐蟠扎整形。 

     [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壓條、嫁接和播種繁殖。扦插可在58月,采用當年春、夏老熟枝條,剪成710cm長帶踵的插穗,插入土中三分之一。插床基質可用珍珠巖,或用2份河沙、8份黃土或山泥混合。插后需搭棚遮蔭,適時噴水,保持一定的濕度,約3040天生根。秋涼后逐步揭去遮蔭物。高壓可在5月中旬進行。嫁接用枝接、芽接均可,砧木用播種實生苗。播種,可于10月采種,當年11月即可播種,播后覆土1cm左右,并蓋草。翌年3月上旬開始發芽。

[栽培]苗木移栽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小苗需帶宿土,大苗需帶土球。露地栽植應選擇向陽和較肥沃濕潤處。盆栽宜選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酸性土壤。培養土可按紅土6份、腐葉土3份、沙1份混合配制而成。上盆時,根據花苗的大小選擇適當的花盆。生長期內要保證供給充足的水肥,但忌水肥施得過多,否則抽發徒長枝擾亂樹形。干燥季節要經常向植株葉面及擺放盆株的附近地面噴灑清水,以提高小環境的空氣濕度。

[應用] 檵木葉茂花繁,花盛開時,耀目美麗,宜庭院中做觀賞種植。為山林中蒼古奇特、樹姿優美的古樁,也是園林中難得的盆栽、盆景材料。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紅花木(L.. chinense.var. rubrum),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紅,嫩葉紅,嫩枝紅;由春至冬,新梢新葉相繼萌發,花也多隨新梢開放,常紅綴梢頭,甚為奪目;且枝繁葉密,樹態多姿。在公園、庭院、道旁,不論孤植、叢植都很適宜。其木質柔韌,耐蟠耐剪,又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陳金河摘)

134、瑞香

瑞蘭、露甲、千里香、睡香

Daphne odora Thunb.

[科屬]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

[分布]瑞香原產我國華東及日本,分布于非洲北部及歐亞溫暖地區。

[習性]瑞香喜陰涼,懼烈日,耐寒性差,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春、夏、秋均可地栽、盆栽。

[繁殖]通常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一般在34月進行。扦插可在春季發芽前進行,取1年生粗壯枝,切成10cm左右長的插條,上部保留23片葉,剪去下部葉片。插床最好設在濕潤的半陰地段,插條約插入土內三分之二。經3周左右,即可發根。夏季干旱季節要防止土壤干燥,可在苗行間鋪設稻草,經常澆水,并在上面搭棚遮蔭。入秋后(9月下旬)撤除蔭棚,使苗木接受陽光,以促進植株發育。入冬后要采取適當防寒措施。此外,也可在78月間取嫩枝扦插。

[栽培]瑞香喜陰涼通風,忌陽光直曬,土質以易透氣的松土為好。極易栽培,種植時施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施肥應于早晚進行,薄肥勤施,以有機肥為好,可常施一些魚腥水或化肥等,不宜用人糞尿,栽種不要太深,根部宜露出少許,濕度以干濕相間為好,能耐-3℃40℃極端溫度,67月可施12次肥,每年冬季要適當施基肥。干熱季節易發生蚜蟲及介殼蟲危害,應注意防治。

[應用]瑞香枝干叢生,株形優美,四季常綠,早春開花,香味濃郁,可以庭園布置,也可盆栽欣賞。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白瑞香(D. papyracea)、金邊瑞香(D. cv. Aureo Marginata)、紫瑞香、毛瑞香(D. atrocaulis)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春季花病蟲害防治方法 

春季花卉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銹病、黑斑病、縮葉病、黃化病等,以及天牛類、蚜蟲類、介殼蟲類、金龜子類等害蟲,其防治方法如下。

1  白粉病:常見于鳳仙花、瓜葉菊、大麗菊、月季、垂絲海棠等花卉上,主要發生在葉上,也危害老莖、花及果真。初發病時,先在葉上出現多個褪色病斑,但其周圍沒有明顯邊緣,后小斑合成大斑。隨著病情發展,病斑上布滿白粉,葉片萎縮,花受害而不能正常開花,果真受害則停止發育。此病發生期可自初春,延及夏季,直到秋季。其防治方法有:初發病時及早摘除病葉,防止蔓延;發病嚴重時,可噴灑0.2度至0.3度石硫合劑,或100070%甲基托布津液。

2  銹病:易發此病的花木以貼梗海棠等薔薇科植物居多,包括玫瑰、垂絲海棠等。另外,芍藥、石竹也易患此病。發病為早春,初期在老葉上呈斑點狀失綠,后在其上密生小黑點,初期在老葉黃色圓塊,并自不和抽出灰白色羊毛狀物,至89月間,產生黃褐色的粉末狀物,隨風傳播至檜柏樹上,次年早春雙隨雨水傳播,再危害上述花卉,故這種病要經這兩種植物上的寄生危害才能延續,在病蟲害理論上稱 轉主寄生病害 。危害嚴重時會引起落葉,較輕時則造成病斑,影響外觀及光合作用。其防治方法是:盡量避免在四周種植檜柏等轉主寄生植物;早春,約為3月中旬,開始噴灑40020%萎銹靈乳劑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約經半個月后再噴一次,直到4月初為止,若春季少雨或干旱,可少噴一次。

3  縮葉病:主要發生在梅、桃等薔薇科植物的葉片上。旱春初展葉時,受害葉片畸形腫脹,顏色發紅。隨著葉片長大,而向不和卷縮,病斑漸變成白色,并要其上有粉狀物出現。由于葉片受害,老梢有能正常生長,乃至枯死。葉片愛害嚴重,則失落落,影響樹勢,減少花量。其防治方法有:發病初期,及時摘除初期顯現病癥的病葉,以減少病源傳播;早春發芽前,噴灑3度~5度石硫合劑,經消除在芽鱗內外及病梢上越冬的病源。倘若能連續兩三年這樣做,就可以比較徹底地防治此病了。對于患病嚴重的盆花,要增施肥料,加強管理,以恢復樹勢才能多開花。

4  蚜蟲:又名蜜蟲。多種盆栽花卉均受蚜蟲危害,例如桃、月季、榆葉梅、梅花、櫻花等。蚜蟲多聚集在葉片不和,以吸食葉液為生。由于其繁殖速度快,隨著早春氣溫上升,受害葉片不能正常展葉,新梢無法生長,嚴重時會造成葉片脫落,影響開花。至夏季高溫時有些蚜蟲迂飛至其它植物如蔬菜等上,直至初各再飛回樹上產卵越冬。其防治方法有:發芽后展葉前,可噴灑100040%樂果乳劑,以殺死初經卵化的幼蚜;也可先不噴藥,以保護瓢蟲等天敵,讓其消滅蚜蟲,直至因種群消長失衡,天敵無法控制蚜蟲時,再考慮用藥。采用這種方法時,尚須以人工摘隊長中捏死蚜蟲的輔助方法配合。

5  介殼蟲:介殼蟲種類之多,危害花木之眾,為害蟲之最。龜甲蚧,白色脂質,圓形。桑白蚧,白色,尖形。牡蠣蚧,深褐色,雄蟲長形,雌蟲圓形。盔甲蚧,深褐色,圓形,形似盔甲。易受介殼蟲危害的植物有山茶、石榴、夾竹桃、杜鵑、木槿、櫻花、梅、桃、海棠、月季等。幼蟲先在葉片上吸食汁液,使葉片失綠,至成蟲時,多在枝干上吸食汁液,嚴重衰弱樹勢而影響開花。其防治方法有:用手捏死或用小刀刮除葉片和枝干上的害蟲,在幼蟲期噴灑100040%樂果乳劑12次,其間相隔710天。

6  紅蜘蛛:螨蟲類。蟲體小,幾乎肉眼難以分辨。多呈聚生,且繁殖速度極快。易受危害的植物很多,如月季、玫瑰、花桃、櫻花、杜鵑等。蟲聚生于葉片反面吸食汁液,初使葉片失綠,最終造成葉片脫落、新梢枯死。嚴重時,小樹生長衰弱甚至死亡。其防治方法有:于初發期噴灑100040%樂果乳劑,或1000150040%三氯殺螨乳劑,噴殺時要周到密布。夏季高溫時,該蟲繁殖埸快,往往防治不及,幫要用早噴灑農藥,且要連續34次,其間間隔7天左右,而且不要單一使用種農藥,以免產生抗藥性。

7  線蟲:線蟲危害植物根部,引起植物發育不正常,受害植物有蘭花、康乃馨、水仙、牡丹等。蟲害輕時,往往不易察覺。蟲害嚴重時,植物生長不良,開花不旺。由于土壤中線蟲種類繁多,蟲體幼小,肉眼幾乎看不到,故只有以預防為主,可于每公斤種植土壤中加20粒~303%呋喃顆粒劑,通過土壤溶解,緩緩釋放,來消滅線蟲。

8  毛蟲類:有天幕毛蟲、舟形毛蟲等。食性很雜,幾乎危害所有植物,呈暴發性。要及早防治。主要可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必要時用100040%樂果乳劑噴灑。

9  木囊蛾:幼蟲在枝干中蛀食,桃、梅、櫻花常見,嚴重的可使2年到3年生大枝蛀斷,影響樹姿。其防治方法為:平時注意觀察,當枝干上有蛀孔,并自蛀孔分泌小顆粒狀糞便時,可用鐵線自蛀孔向蟲道挖除,或將枝剪斷,殺死害蟲。蟲本紅棕色,頭部及身上各節均著生毛,與天牛的乳白色明顯不同。防治天牛,也采用這種方法。還可以用15080%的敵敵畏乳劑,用注射器由蟲道排糞口注入,然后以濕泥將蟲道堵住,殺死害蟲。

10  金龜子或甲蟲類:雜食性害蟲葉片或花朵。玫瑰等易受害。以人工捕捉為主要防治方法。

11  地下害蟲:蠐螬,即金龜子幼蟲,白色。地老虎,綠黑色。在土壤里以取食植物根或根頸部為生,常致植物死亡。防治方法是,及時從其入土洞口挖除。

(思曉摘自《新浪博客-知性女人》) 

榕樹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朱紅毛斑蛾Phauda flammansWalker,又名火紅斑蛾、榕樹斑蛾,屬鱗翅目、斑蛾科,分布于廣東、云南等省。危害花葉橡膠榕、榕樹、氣達榕、青果榕、高山榕、印度橡膠榕、美麗枕果榕、菩提榕等各種榕屬庭園樹木。初孵幼蟲啃食葉片表皮,隨蟲齡增大,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發生嚴重時植株葉片全被吃光,僅剩枝干。

形態及生活習性

成蟲體長1313.5mm,翅展3134mm。頭、胸火紅色;觸角黑色,末端白色;腹部黑色,略被紅色毛,末端兩側有紅色厚鱗毛,雄蛾腹部末端有粗毛束;翅火紅,前翅外緣有1枚圓形黑斑;后翅半透明,基部有紅色邊,翅外緣黑色。卵扁橢圓形,長1.41.6mm,平鋪塊狀,呈魚鱗狀排列,表面有透明膠質覆蓋,起初呈淡黃色,孵化前呈深黃色。初孵幼蟲呈米黃色,以后體背逐漸變成褐色;老熟幼蟲體長1719mm,體背赤褐色,兩側淺黃色,每一體節有4個白色毛突,每個毛突著生1根棕色毛;氣門上線和基線白色,氣門篩淺黃色,圍氣門片黃褐色;身體能分泌一種粘液而使體表粘稠。蛹長1112mm,紡錘形,腹部背面黑褐色,其余均呈淡黃色,翅芽達第5腹節,腹末缺臀棘。

該蟲在廣州一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結繭越冬,翌年3月初開始化蛹,3月中、下旬為盛期,第1代成蟲4月初開始羽化,4月上、中旬為盛期,幼蟲出現危害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成蟲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幼蟲危害在7月中旬至10月中旬,9月下旬便開始陸續結繭進入越冬。成蟲多在白天8001200時羽化,羽化后34天進行交尾,次日產卵,喜歡在樹冠頂部的枝條葉片上產卵,卵塊產于葉面近葉尖處。

每個卵塊742粒,卵期1314天,卵孵化率平均在98%以上。幼蟲孵化后,四處爬行或吐絲下墜分散取食,幼蟲期長達40多天。此后老熟幼蟲沿樹干下地,在樹干基部附近的雜草、石縫或樹根間隙中結繭化蛹。寄生天敵有絨繭蜂(Apantelessp.) 和花胸脊額姬蜂Gotraoctocinctus (Ashmead)

防治方法:

1結合庭園樹木冬季管理,松土除繭滅蛹。

2保護天敵。當幼蟲大發生后處于危害低潮時,不宜噴藥,使寄生蜂的自然群落旺盛,以抑制朱紅毛斑蛾的發生。

3幼蟲嚴重危害時,可用40%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40%樂果10001500 倍液,80%敵敵畏2000倍液噴灑。此外,也可用殺螟桿菌1000倍液與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2倍液混合,交替使用,毒殺幼蟲。

灰白蠶蛾(OcinaraVarians Walker屬鱗翅目、家蠶蛾科。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臺灣等地。在華南地區危害小葉榕、黃葛榕、高山榕、菩提榕,菠蘿蜜等主要園林植物,在臺灣危害榕樹及無花果。以幼蟲取食寄主植物的葉片和嫩稍,蟲害常常大發生,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和觀賞價值。

形態及生活習性:成蟲外表與家蠶蛾相似,但體形較小,體長89.5 mm,翅展2226mm。體色灰白色至灰褐色,雄蛾體色比雌蛾深。前翅前緣棕褐色,中部及頂角有深棕色斑,頂角下方略內陷,外緣中部有深色斑。后翅中部有淺色橫帶,后緣有縱排的灰褐色點。腹部較小,棲息時腹部向上翹起。卵扁平、橢圓形,起初呈橙黃色,孵化前呈黃褐色。老熟幼蟲體長611mm,體色較深,背縱線兩側各有1個明顯的黑色圓斑。蛹長7mm,翅芽黃色,腹部白色。繭白色。據在廣西憑祥地區觀察,該蟲一年發生7代,以蛹在寄主上越冬。4月下旬羽化為成蟲,5月上旬產卵。第1代幼蟲發生于5月上、中旬;第2代幼蟲發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3代幼蟲發生于7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第4代幼蟲發生于8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第5代幼蟲發生于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第6代幼蟲發生于9月下旬10月上旬;第7代幼蟲發生于11月初至12月中旬。12月下旬化蛹越冬。在廣州9月下旬至12月危害較嚴重。成蟲交尾后不久即可產卵,卵一般散產于寄主葉片背面、枝條或樹干上,單個排列,也有56粒在一起呈線形排列,每頭雌蟲產卵數10粒至100多粒。初孵幼蟲有取食卵殼習性,孵出幾十分鐘后開始取食葉片,把葉片咬成一個個小孔洞;23齡幼蟲取食葉肉,使葉片剩下網狀脈;45齡幼蟲從葉邊緣向內蠶食,造成缺刻,甚至全葉被吃光。老熟幼蟲在樹葉背面、枝條分叉處或樹皮裂縫上結繭。

防治方法:

1小面積發生時,及時收集產于葉背面、枝條、樹皮裂縫處的卵或繭,集中銷毀。

2幼蟲危害期用菊酯類農藥,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50%辛硫磷2000t液噴殺,均有良好效果。

3用含100/克菌量的殺螟桿菌1000倍液噴灑。

4、在廣州常發現有灰白蠶蛾自然死亡現象,這是該蟲感染了一種核型多角體病毒所致。可收集死蟲尸磨碎稀釋成1.11X109/mL毫升溶液噴灑,感染34齡幼蟲,6天后幼蟲死亡率達80.9%。表明該病毒有較強的殺蟲能力,有條件的可進一步研究利用。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

藥用植物 

173一見喜(爵床科)

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本。莖直立,禿凈,分枝多,呈四方形,綠色。單葉對生,紙質,矩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邊緣有淺齒。秋季頂生或腋生圓錐花序,小花直立淡紅白色,蒴果長橢圓形。

生長環境:多為栽植。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秋冬采收,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應癥:感冒高熱,高血壓,菌痢,肺炎,肺膿瘍,扁桃腺炎,咽喉炎,吐血,毒蛇咬傷。

常用劑量:鮮葉三至五錢,粉末五分至一錢,外用適量。                                      (王小北)

174一點紅(菊科)

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含有白色乳汁。莖直立,少分枝,被白色疏毛。單葉互生,抱莖,琴狀分裂或具鈍齒,葉面綠色,葉背紫紅色。夏秋開紫紅色花,頭狀花序,有長柄。瘦果圓柱形,冠毛白色。

生長環境:生于原野。

藥用部分:全草。

采集處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苦微辛。涼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

適應癥:急慢性眼結膜炎,痢疾,腸炎,乳腺炎,咽喉炎,肺炎,狂犬咬傷,泌尿系感染,跌打損傷,小兒胎熱,疔癰癤腫。

常用劑量:鮮草一至二兩,外用適量。   (王小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北川| 丹东市| 资阳市| 巴林左旗| 龙陵县| 南阳市| 合山市| 安陆市| 鄢陵县| 乳山市| 北碚区| 古丈县| 白朗县| 息烽县| 云梦县| 黑龙江省| 南充市| 兴和县| 光山县| 康定县| 阜平县| 黑河市| 年辖:市辖区| 临夏市| 靖远县| 兴和县| 巴马| 利津县| 龙山县| 慈溪市| 体育| 龙里县| 石楼县| 区。| 龙岩市| 玉树县| 铁岭市| 卢氏县| 兖州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