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6年第3期(總第162期)2016年6月18日
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
——少些化肥農藥 多些綠色健康
東南網5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每個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食品的需求從吃得飽到吃得健康轉變。
福建“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實施糧食生產能力與地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農業生態循環等工程,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回歸自然,保育好水好土
今年來,八閩各地田間地頭盛開紫云英。
“通過冬種紫云英,春天再還田就變成土地的‘營養餐’,田地不但好耕作了,每公頃水田還可以減少施用水稻專用肥225 kg左右”。浦城縣農業局土肥站站長劉志華說,不少農戶嘗到種植紫云英提升土壤有機質,促進農作物增產的甜頭,今年的紫云英種子大家都搶著要。
“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緊繃,單純依靠拼資源、拼環境、拼投入品的粗放經營已難以為繼,轉方式勢在必行”,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依靠拼命使用化肥來提高產量的模式嚴重透支地力,導致地越種越硬、土越種越薄、肥越施越多。目前我省的化肥利用率約為33%,這也意味著部分沒有被吸收的化肥隨著雨水流入江河,帶來了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
要有綠色的農產品,保育水土是第一步。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每年種植綠肥百萬畝、秸稈還田百萬畝、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百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000萬畝(次),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完善和落實扶持商品有機肥生產和使用的相關政策,對適度規模經營的生產者使用商品有機肥給予補貼,并根據經營期內地力增減情況予以獎罰。
在用藥方面,發展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加快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推行精準施藥和科學用藥,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實現農藥使用總量零增長。
一直以來,畜牧養殖業是農業面源污染的大戶。“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時,大力推廣豬——沼——果(茶、菜、菌)和稻魚共生、魚菜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
推動畜禽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扶持畜禽規模化養殖、沼氣生產、農家肥積造一體化發展模式,鼓勵生豬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以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廠。開展區域性殘膜回收與綜合利用,加快推廣應用可降解農膜,建成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處理系統。
放心食品,全程追蹤監管
又是一年春茶上市時節,在安溪縣,許多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與鄉鎮農技站站長簽訂的合同。合同顯示,合作社向農技站購買農藥,農技站必須保證茶葉衛生質量安全,若茶葉被查出有農殘問題,農技站站長須賠償一切損失。如今,這一做法在安溪已經相當普遍。
如何保證農產品農殘不超標?
安溪縣多年前已著手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農藥準入控制體系。對農藥實行招投標制度,由農業主管部門的專家組根據“低毒、低殘留、高效”的原則推薦農藥品種,并委托中介組織進行公開招標,只有通過招標、準入的農藥才能獲準在安溪境內銷售、使用。安溪縣新合作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原安溪供銷社)是當地政府指定的唯一合法農資產品代銷機構。該公司目前在全縣擁有多個農技站,遍布各個鄉鎮、村落,專門負責農藥代銷、指導茶農使用農藥。而進入安溪市場的農資產品,都必須加注條形碼,通過掃描條形碼能夠查詢產品從出廠到農民使用的整個過程,茶農也須持有該機構下發的農資購物卡才能購買到相應的農藥品種。
依靠這一套體系,滅多威、硫丹、三氯殺螨醇等多種劇毒農藥已經難覓蹤跡。
“通過對農藥投入品購、銷、用全程監管,保證農產品安全”,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安溪縣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的基礎上,我省已經著手在54個涉農縣啟動建設農藥監管平臺。
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對茶葉、蔬菜、水果等主要農作物所使用的農藥和畜禽、水產所使用的獸藥實行入市備案審核、統一經營登記,建立和完善農藥獸藥經營誠信檔案、購銷臺賬制度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銷制度,實現農藥獸藥購、銷、用流向可追溯。
與此同時,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從今年起,將設區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加工企業,列入省級規范社名錄的農民合作社,進入超市的規模種植養殖場(基地)和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食用農牧產品、水產品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實現大宗食用農牧產品、水產品質量可追溯。探索建立加強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管理的監管機制。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每年創建省級以上園藝作物標準園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各100個,五年創建部級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50個。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步伐,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工作,每年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65個,到2020年力爭全省累計有效使用達3975個,實現“三品一標”認證位居全國前列。 (思曉摘自《東南網》)
▉園林植物▉
113、紅背桂
紫背桂、青紫木
Excoecaria bicolor var. purpurascens
[科屬]大戟科土沉香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越南,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省亦有栽培。
[習性]喜溫暖濕潤,耐半陰,不耐寒,忌曝曬。喜肥沃微酸性砂質壤土。在氣溫28~30℃時花芽開始分化,30天左右形成花芽。經3-6天的休眠(15℃左右)花芽開始萌動, 25℃左右的溫度花芽開放。
[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春秋兩季進行。剪取1-2年生健壯枝條做插穗,在全光照下扦插溫度保持20℃,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
[栽培]華南可露地栽培。根系較淺,不耐久旱,但較耐水濕。盆栽應選用微酸性的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pH值5.5~6.5,盆土可用富含腐殖質的有機土,也可自己漚制:用2份青草、雜樹葉,加1份牲畜、家禽糞堆積經高溫發酵后,再加入壤土、砂土各1份充分攪拌,過篩待用。生長期每月施以淡餅肥液1~2次,或用1%過磷酸鈣水液及0.5%硫酸銨水液加少量硫酸亞鐵,與液肥交替施用。另可將家禽糞曬干后磨成粉狀,撒在盆土表面,澆水后可滲入根部。每年在2-6月底前施用1次,9-10月施用第二次。還可葉面噴施500~600倍的磷酸二氫鉀,6-9月每15-20天噴1次。日常澆水要適當,新梢發出前少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40%左右即可;新梢發出后至7-8月盆土含水量應在60%~70%,此時要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積水。紅背桂怕烈日曝曬,夏季應將盆株置于散射光處,每天早晚各向葉面噴水1次。冬季少澆水,室溫保持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抗性強,少有病蟲害。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為害葉片,可噴甲基托布津防治;蟲害以食葉害蟲為主,可噴敵敵畏乳劑防治。
[應用]紅背桂株形矮小,葉片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耐陰,是優良的盆栽觀葉觀花植物。若栽于白色花盆或花槽中,則尤為雅趣悅目。在南方可植于庭園、屋隅、墻旁以及臺階下等處,花葉點綴,十分迷人。 (陳金河摘)
114、紅桑
鐵莧菜、阿加西
Acalypha wikesiana Muell-Arg.
[科屬]大戟科鐵莧菜屬常綠灌木。
[分布]原產南洋群島。現廣植熱帶地區或溫室中,我國華南多有栽培。
[習性]性喜溫暖氣候,冬季栽培夜溫宜在13℃以上,溫度過低時生長不佳,甚至會死亡。喜陽光,如光照不足則葉色暗淡或出現霉點。極不耐濕,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取嫩莖10cm長作插穗。露天扦插可在春季4-6月進行。如提前扦插,應覆蓋薄膜,以提高溫度。在溫室中,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養護期間要注意保暖、保濕及蔽蔭,約3周可以生根。
[栽培]在南方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在寒冷地區需盆栽,基質宜用塘泥或腐葉土,施鈣鎂磷拌腐熟餅肥作基肥,放在溫室中培養。每年春天換盆1次,換盆時需進行修剪,并更換新的培養土。培養土用腐葉土1份,園土1份,廄肥1/2份。生長期間應多施氮肥,每月2次。10月移進溫室培養,每月施肥1次。溫度低時停止施肥,并減少澆水量。因枝、葉較密,常有紅蜘蛛、介殼蟲為害,要及時防治。
[應用]紅桑葉色異常美麗,夏季擺設在陽光下,分外耀眼。在南方溫暖地區可作庭園中的綠籬栽培,也可以配置在灌木叢中點綴景色;在北方地區則宜盆栽,冬季布置會堂也極壯觀。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
別名:缺鐵黃化病、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
癥狀:此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后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后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干裂易脆。病葉脫落。
發病原因:杜鵑缺鐵黃化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缺鐵或鐵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響葉綠素的合成,使葉片變成黃綠色。在一般情況下,有下列幾方面情況:在石灰質堿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價鐵,被轉化為不溶性的三價鐵鹽而沉淀,使根部不能吸收;盆栽花卉澆水頻繁,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鐵過多的淋洗流失;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區,植株根系發育受影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動不能進行,降低根部吸收鐵素的能力。
防治方法:1、園藝防治:避免將杜鵑種植在堿性重的土壤中,庭園露地種植,不要靠近水泥、磚墻或用過石灰的地方。盆栽時使用酸性土,定期更換盆土。施用有機肥,苗圃地栽植杜鵑花,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它有機肥料,這些肥料中產生的有機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鐵,使植株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亞鐵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亞鐵2.5~3 kg,油粕5~7.5 kg,糞10~15 kg,水100~125 kg,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在偏堿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堿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治療,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于開花和提高花量。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 g,硫酸亞鐵(化學純)0.1 g,混合溶入500 mL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做好土壤改良和排水工作。
2、藥劑防治:病害初期噴灑0.2%~0.3%硫酸亞鐵,或使用螯合鐵0.1%~0.2%。
3、發現黃化癥狀,可噴灑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10 d噴1次,連續3~4次,葉片可由黃轉綠;對土壤因堿性引起黃化,生長期施以0.5%硫酸亞鐵溶液,以補充鐵元素防止生理性黃化病;對養護不當所引起黃化,需采取綜合性措施如適當遮陽、節制澆水、合理施肥、注意通風,選用疏松、排水良好酸性培養土等。
4、將杜鵑栽植在疏松肥活的酸性土壤中(pH值4.5~6.0),并注意定期補充鐵元素,即用0.2~0.3%的硫酸亞鐵做葉面效果。礬肥水的配制方法:黑礬(硫酸亞鐵)2.5~3 kg、油粕或豆餅5~7.5 kg、糞肥10~15 kg,加水200~250 kg,約經1個月的腐熟即可使用;使用時需再稀釋1倍。也可用1份黑礬、5份餅肥或蹄片、100份水配制。 (思曉摘自《花卉中國》)
鳶尾細菌性軟腐病防治技術
癥狀:病害發生在球根類鳶尾時,病株根頸部位發生水漬狀軟腐,球根糊狀腐敗,發生惡臭,隨著地下部分病害發展,地上新葉前端發黃,不久外側葉片也發黃.地上部分容易拔起,全株枯黃;其他類別的鳶尾發病時,從地下莖擴展到葉和根莖,葉片開始水漬狀軟腐,污白色到暗綠色立枯,地上部分植株容易拔起,根頸軟腐,有惡臭。種植前球根發病時,像凍傷水漬狀斑點,下部變茶褐色,惡臭,具污白色粘液,發病輕的球根種植后,葉先端水漬狀褐色病斑,展葉停止,不久全葉變黃枯死,整個球根腐爛。
病原:病原為細菌,鳶尾軟腐病的病原已知有2種,即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致病變種[Erwiniacarotovorapv.Carotovora(Jones)Bergey]和海芋歐文氏菌[E.aroideae(Townsend)Holl.],二者均屬真細菌目、歐文氏菌屬。細菌短桿狀,以周生鞭毛運動;為革蘭氏陰性反應。前者大小均為0.7×2μm;海芋歐文氏菌大小為1.2μm~3.0μm×0.5μm~1.0μm。二者生長適宜溫度為27~30℃,高溫度范圍為32~40℃。能發酵葡萄糖,氧化酶陰性。菌寄主范圍很文,除鳶尾外,還為害仙客來、風信子、百合及郁金香等多種花卉植物。
發病規律:病菌在土壤和殘茬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幾個月,在士壤中的病株殘體內可長年存活。病菌靠水流、昆蟲及病健葉接觸或操作工具等傳播,從蟲傷口、分株傷口、移植時損傷及其他傷口侵入。尤其是鳶尾鉆心蟲的幼蟲在幼葉上造成的傷口,或分根移栽造成的傷口,都為細菌的侵入打開了方便之門;病害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蟲傳播,自然條件下6-9月病害發生。當溫度高、濕度大,尤以濕度大時發病嚴重,尤其是土壤潮濕時發病多;種植過密、綠蔭覆蓋度大的地方球莖易發病;連作地發病嚴重。德國鳶尾、奧地利鳶尾發病普遍。
防治方法:1、選擇無病球根;挖掘時要避免造成傷口;分根繁殖時不用有病根株;溫室栽培時,更換新土,及時剪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銷毀;徹底挖除腐爛的球莖,貯藏期發現有病球莖及時剔除。病害嚴重的土壤可用.5%~1%福爾馬林10g/m2進行消毒后再種植,或更換新土后種植;被污染的工具應用沸水或70%酒精,或1%硫酸銅液浸漬消毒后再用。切花用工具,用0.5%高錳酸鉀消毒。
2、發病初期,可選用100~150×0.000001的鏈霉素或鏈霉素加土霉素(10:1)的混合液進行噴灑,連噴2~3次,效果較好。發病后,每月噴灑1次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能控制病害蔓延。噴灑殺蟲劑防治鳶尾鉆心蟲的危害,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3、收獲鱗莖時,應避免造成傷口;秋季應將殘枯病葉清除出圃,以免害蟲在其上產卵。
4、選用健康鱗莖栽植;圃地應排水良好;栽植時宜淺不宜深;管理中澆水避免淋噴。
5、在生長季節,注意防治造成鳶尾傷口的鳶尾鉆蛀蟲。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防治。(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
▉藥用植物▉
153、葶藶子
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的成熟種子。前者稱“北葶藶”,主產于河北、遼寧、內蒙古、吉林等地;后者稱“南葶藶”,主產于江蘇、山東、安徽、浙江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
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應用:1、用于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臥之證。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熱,專瀉肺中水飲及痰火而平喘咳。常佐大棗以緩其性,如《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臨床常配蘇子、桑白皮、杏仁等瀉肺平喘。
2、用于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等。本品泄肺氣之壅閉而通調水道,利水消腫。治腹水腫滿屬濕熱蘊阻者,配防己、椒目、大黃,即己椒藶黃丸。治結胸證之胸脅積水,配杏仁、大黃、芒硝,即大陷胸丸。近代本品配伍其他藥物,治滲出性胸膜炎等有效。
現代臨床有單以本品研末服,或配以生脈散、參附湯等同用,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見水腫喘滿者,有較好療效。 (王小北)
154、白果
為銀杏科喬木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的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種子成熟的采收,除去肉質外種皮,洗凈,稍蒸或略煮后烘干。除去硬殼,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甘、苦、澀,平。有毒。歸肺經。
功效:斂肺定喘,止帶,縮尿。
應用:1、用于哮喘痰嗽。本品性澀而收,能斂肺定喘兼化痰之功,為治喘咳所常用。如肺腎兩虛之虛喘,配五味子、胡桃肉等以補腎納氣,斂肺平喘;若哮喘痰嗽兼風寒引發者,配麻黃同用,二者一散一斂,開肺散邪而不致耗傷肺氣,斂肺平喘而無留邪之弊,如《攝生眾妙方》之鴨掌散;若外感風寒而內有蘊熱而喘者,則配麻黃、黃芬等同用,如定喘湯。若肺熱燥咳,喘咳無痰者,配天冬、麥冬、款冬花以潤肺止咳。近代有以本品配地龍、黃芩等,治慢性氣管炎屬肺熱型者。
2、用于帶下,白濁,小便頻數,遺尿等。本品收澀而固下焦。治婦女帶濁,屬脾腎虧虛帶下清稀者,為本品所宜,常配山藥、蓮子、烏骨雞等相須而用;若屬濕熱帶下,色黃腥臭者,則配黃柏、車前子等,以清濕濁止帶,如易黃湯。治小便頻數、遺尿,常配熟地、山萸肉、覆盆子等,以補腎固澀。
用法用量:煎服,5~10 g,搗碎。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可多用,小兒尤當注意。 (王小北)
棕櫚蠐螬的防治技巧
棕櫚樹栽于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于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棕櫚葉鞘為扇子型,有棕纖維,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棕櫚科植物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征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棕櫚常見的蟲害有蠐螬的危害,會極大的影響棕櫚的生長。
形態特征: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常見為害棕櫚植物的有紅腳綠金龜。蠐螬身體肥大、彎曲、皮膚柔軟,多皺紋,白色或淡黃色,著生細毛。頭大而圓,紅褐或黃褐色,胸足3對,后足較大,腹部10節,常9、10兩節愈合成臀節。臀節的背面稱肛背片,腹面稱肛腹片。肛腹片的后部腹區生有剛毛、刺毛。蠐螬食性較雜,主要為害幼苗根部,將根咬斷或全部吃光,使苗木枯死,引起嚴重缺苗。
防治措施:可在播種前每1/15公頃(1畝)用5%氯丹粉1~1.5 kg,混拌細土20~30 kg,均勻撒于土表,然后將其翻入土中)可將土內幼蟲殺死;或在播種前,放水浸淹苗地滅殺幼蟲。
在苗木出土后發現幼蟲為害根部,可在受害苗床上間隔一段距離打一小洞,澆灌50%氯丹乳油600~1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