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5年第4期

來源:熱作所    發布時間: 2015-09-18 15:46:17   閱讀:975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5年第4期(總第157期)2015年8月18日

臺灣農民創業園與福建農民創業園“結對子”活動現場會在漳平召開

  2015年8月6日,福建省農業廳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召開了臺灣農民創業園與福建農民創業園“結對子”活動現場會,福建省農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黃華康出席會議并作了講話。
  會上,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介紹了園區基本情況和建設經驗;連江、南靖、詔安、大田、連城、蕉城區等6個福建農民創業園(示范基地)介紹了園區建設情況和對接需求;臺商代表和企業代表也在會上作了交流。
  黃華康副廳長指出,開展臺灣農民創業園與福建農民創業園“結對子”活動是為了更好地借鑒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與福建農民創業園深度合作與交流,促進我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黃華康副廳長強調,各結對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明確“結對子”活動的目標任務,突出“結對子”園區的特點和亮點,落實好“結對子”活動的主要內容:一是大力推進臺灣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組裝配套和集成創新,改造傳統農業,培育新興產業,促進福建農民創業園產業提升和發展。二是加快轉變發展理念,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福建農民創業園為平臺,加強閩臺農產品加工合作,對接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競爭能力強,能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閩臺農產品加工企業,使之成為全省農產品加工出口的“龍頭”,培育一批閩臺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三是整合優勢資源,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福建農民創業園可借鑒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電子商務等運營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業務。四是積極復制推廣臺灣農民創業園體制機制創新成果,增強福建農民創業園發展的活力和后勁。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還實地考察了臺品櫻花園、盛唐花卉、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花博匯電子商務、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等特色農業項目。
農業廳對外合作處(海峽合作處)處長張敏巖,產業推進處處長姚建鋒,漳平市副市長陳發鴻,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與連江等6個福建農民創業園(示范基地)負責人以及部分臺商、企業代表等共同參加了會議。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辣木簡介(Ⅰ 辣木的營養價值)

  辣木又稱鼓槌樹、奇樹,是一種有獨特經濟價值的熱帶作物,用途廣泛,有著潛在的藥用價值和悠久的利用歷史,其營養異常豐富而全面,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好的植物蛋白。維生素、葉酸、泛酸、鈣、鐵、硒等多種營養素來源,且具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效。
  根據美國基督教世界救濟會(CWS)的研究結果(見表1),辣木最主要營養成份為維生素A、B、B1、B2、B3、C、E、高蛋白質、高纖維,且亦含有六種礦物元素(鈣、鎂、磷、鉀、鈉、硫),五種微量元素(鋅、銅、鐵、錳、硒),及十一種氨基酸(其中八種為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據報道,辣木中鈣和蛋白質含量分別是牛奶的4倍和2倍,鉀是香蕉的3倍,鐵是菠菜的3倍,維生素C是柳橙的7倍,維生素A是胡蘿卜的4倍。氨基酸是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強化性能力的重要元素。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每人每日健康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需要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以供身體發展及良好維護,缺乏任一種營養素都會造成身體健康問題。自從辣木被證實是含有高營養價值的植物后,歐美、日本等國家已積極開發辣木食品。因其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高維生素含量的特性,與特殊的降血糖、抗菌消炎、增強免疫力的保健效果而成健康食品界的新寵。

表1  每100克辣木豆莢、鮮葉及干葉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析表

 

成份
豆莢
鮮葉
干葉粉
水分(%)
86.9
75.0
6.6
能量(kJ)
26.0
92.0
1218
蛋白質(g)
2.5
6.7
27.2
脂肪(g)
0.1
1.7
9.5
碳水化合物(g)
3.7
13.4
46.6
總膳食纖維(g)
4.8
0.9
23.3
礦物質
詳見表3

   根據辣木營養分析,辣木作為保健食品具有以下優點:
  一、蛋白質含量高、不含膽固醇

  所有蛋白質的價值,視其中氨基酸含量而定。身體必須的八種氨基酸,為高品質的蛋白質,又稱為完全蛋白質,然而身體卻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靠外物的攝取才能獲得。完全蛋白質多含于蛋黃、鮮奶、肝臟、腎臟等動物性食品中,比一般植物性食品所含的更為豐富。植物中除了酵母、黃豆、谷類胚芽等含完全蛋白質外,其余植物所含的蛋白質都是不完全蛋白質,所以無法單獨維持身體的健康。
  化驗結果發現每一百克的辣木葉所含的蛋白質遠超過相同重量的菠菜兩倍多。此外,辣木中的蛋白質正是身體所必須的八種氨基酸,也就是完全蛋白質。

表2  每100克新鮮豆莢、辣木葉及干燥葉粉氨基酸含量

成份(mg)
豆莢
鮮葉
葉粉
精氨酸
90
402
1325
苯丙氨酸
108
429
1388
組氨酸
27.5
141
613
異亮氨酸
110
422
835
亮胺酸
163
623
1950
賴氨酸
37.5
288
1325
纈氨酸
135
476
1063
色氨酸
20
127
425
蛋氨酸
35
134
350
蘇氨酸
98
328
1188

  根據我們日常生活飲食所攝取的蛋白質,它們主要是來自于動物性食物;相對的,這些食物都含有較多的油脂以及較高的膽固醇。而辣木為植物,植物性食物所含的是植物固醇,它在身體內能防止膽固醇的沉積,所以辣木可說是“高蛋白質,零膽固醇”的食物。
  二、豐富的各類礦物質
  辣木的礦物質包括鈣、鎂、磷、鉀、銅、鐵、硫。其中每一百克的辣木葉所含的鐵是相同重量中菠菜的三倍,而鈣質含量更高達牛奶的四倍。所以食用辣木產品,就能補充我們生活中容易欠缺的礦物質。

表3  每100克新鮮辣木豆莢、辣木葉及干燥葉粉礦物質含量

成份(mg)
 
豆莢
鮮葉
干葉
30.0
440.0
2003.0
24.0
24.0
368.0
110.0
70.0
204.0
259.0
259.0
1324.0
3.1
1.1
0.6
5.3
7.0
28.2
137.0
137.0
870.0

  三、含量高的維生素
  根據許多調查資料顯示,現代人在蛋白質、脂肪與糖類攝取過多,但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不均衡,其中維生素B1、B2、B6、E的平均攝取量極容易低于正常值。健康的身體來自營養的均衡,辣木中潛藏豐富的維生素,可以補足我們容易欠缺的營養素。

表4  每100克辣木豆莢、新鮮辣木葉及干燥葉粉所含維生素分析表

成份(mg)
  
豆莢
鮮葉
干葉
VA
0.1
6.8
16.3
VB
423.0
423.0
 
VB1
0.05
0.21
2.0
VB2
0.07
0.05
20.5
VB3
0.2
0.8
8.2
VC
120.0
220.0
17.3
VE
-
-
113.0

  隨著人們對辣木營養特異性和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辣木作為一類新的、高價值的營養食品將得到廣泛的開發,進入當代人類的生活。                  (金堅)

▉園林植物▉

103、旅人蕉
扇芭蕉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Adans.

[科屬]旅人蕉科旅人蕉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于馬達加斯加,現熱帶亞熱帶地區多有引種栽培。
[習性]性喜高溫潮濕的砂質土壤,好陽光充足又避風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3-32℃,越冬溫度宜保持在10℃以上。
[繁殖]可用播種或分株繁殖,春夏兩季為適期。大量繁殖宜用播種法,發芽成苗后移植于盆中加以培養,待苗高1m以上后,再行定植。分株繁殖宜于早春或開花后結合換盆,從根莖處切開分栽即可。
[栽培]栽培需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栽時需下足基肥,栽后應及時澆水,春、夏、秋三季生長旺盛,需定期追肥,每年2~3次。夏季不耐陽光直射,應適當遮蔭和通風,或于葉面噴水增濕降溫。寒地冬季應移入陽光充足的室內越冬。成株還需及時修剪兩側老葉,促使植株向上生長。
[應用]旅人蕉樹形別致,樹姿高雅,葉碩大奇異,姿態優美,富有熱帶風光,適作庭園樹或獨賞樹,或孤植、列植置景。                            (陳金河摘)

104、秤錘樹
秤砣樹、捷克木
Sinojackia xylocarpa Hu.

    [科屬]野茉莉科秤錘樹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中國南京幕府山,浙江、湖北、山東等地有栽培。
[習性]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怕水淹,稍耐旱。生長適溫15~25℃,冬季可耐-8℃低溫。土壤以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
[繁殖]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于8月采種,種子有胚胎休眠現象。若春播,通常要翌年春季才出苗,故以秋播為好。扦插在梅雨季節進行,剪取嫩枝或充實的半木質化枝條,長10~15cm,插入沙床,約20-25天生根,成活率高。
[栽培]移植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芽萌動前進行,小苗裸根移植、中苗帶宿土,而大苗移植需帶土球。每年早春萌芽前,在根際周圍開溝施肥1次。梅雨季節注意土壤排水,防止積水。秋季干旱時,需灌水1~2次,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枝葉生長和果實膨大。如過于干旱,葉片會提前脫落。秋冬季進行整形修剪,剪除枯梢、病蟲枝、弱枝及徒長枝。有時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危害,可用波爾多液噴灑2~3次。蟲害有葉蟬和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應用]秤錘樹是一種新型的觀果樹種,初夏盛花時,白色燦爛,頗為美觀;秋后葉落,果實宿存下垂,宛如秤錘滿樹,別有韻味。園林中可群植于山坡,與湖石或常綠樹配植,也可盆栽制作盆景賞玩。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3種,均為我國特產,它們為:長果秤錘樹(S. dolichocarpa),果倒圓錐形,產于湖南;棱果秤錘樹(S. henryi),果長橢圓形,產于四川、湖北、湖南和廣東北部;江西秤錘樹(S. rehderiana),果長圓狀圓柱形,產于江西、湖南。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園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

  可用50%甲基硫菌靈與50%福美雙(1:1)混合藥劑600至700倍液噴灑盆土或苗床、土壤,可達殺菌效果。
  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發生較多,為發病高峰期。北部地區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發生量少。也有地區白粉病可周年發生。室溫在5℃以上時,白粉病便可發生危害。氣溫高、濕度大、悶熱、通風差時發病嚴重。未發病前要及時噴施藥物進行預防。在早春植株萌動前,噴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可殺死越冬病菌。植株展葉后,每隔半月噴施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連續3~4次,鞏固預防效果。
  發病后要及時采取藥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發時可噴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噴藥時先葉后枝干,連噴 3至 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發生。還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藥劑,如嗪胺靈、醚菌酯、丙環唑等。
  病情蔓延后,可噴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連噴2~3次,每隔10-15天噴1次。上述藥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較顯著。
  其中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25天,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并消失。
  對于家庭觀賞植物的養護,也可用酒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至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對植株無藥害。
  硫磺粉可用于溫室的冬季防治。將硫磺粉涂在取暖設備上任其揮發,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適宜溫度為15~30℃,最好夜間進行,以免白天對人畜造成危險。
  噴灑農藥應注意,整個植株均要噴到,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         (思曉摘自中國園林網)

夏季花卉首防病、蟲害

  夏季高溫高濕,植株的抵抗能力下降,加上一些病蟲害,在高溫情況下容易繁衍,病蟲害的威脅比其他季節更大。因此,進入夏季,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當務之急。
  對于養花種草的人而言,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病害與蟲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切記不可將治蟲藥物用于防病治病,相互混淆。
  隨著氣溫的上升,雨水的增多,容易引發植株病害的病菌侵染隨之而來。在病害的防治方面:我們一定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在高溫高濕不通風、有病菌感染源的條件下極易產生病害。所以植物花卉不論地栽或盆栽,首先要考慮它的通風、透風條件,再根據花卉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有選擇性的針對各種病害對癥下藥。在防病、治病的農藥配比使用上,一定要以科學的態度,嚴格配比,預防在前。也就是說,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即便無病發生,也要定期噴灑防菌治病藥物。
  另外,對于月季花、杜鵑花、蘭花等易發褐斑病、炭疽病的花卉,不僅要預防在先,而且要定時定期將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等與水按照1:400左右的比例稀釋后噴灑植物葉面。尤其是氣溫達到25℃~35℃,或者到了梅雨季節,空氣濕度較大時,一定要每隔7-10天就噴灑一次。
  暴雨之后,身處室外的植株,雖然已經打過防菌治病的藥水,但被雨水沖刷洗凈,還必須重新噴灑,切不可疏忽大意。一旦植株發生病害,就要及時剪除病葉、病枝,以防交叉感染。否則病害的發生不僅會導致植物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蟲害的發生往往是由于昆蟲幼蟲吸食和咀嚼枝葉。俗話說:“草要拔小,蟲要治早。”所以喜愛養花種草的老年朋友還需掌握各類害蟲,如:蚜蟲、鳳蝶、夜蛾、紅蜘蛛等幼蟲孵化期的準確時期,及時噴治。對各類危害花卉植物的害蟲,尤其是繁殖周期時間較短的害蟲,除及時治蟲外,一定要根據農藥的濃度和作用嚴格配比,以防產生藥害。因為治蟲的藥物相對較毒,在使用時還需注意人身安全,一定要戴上手套、口罩,以防意外。治蟲噴藥后,還應及時用肥皂清潔手臉和衣物。
  防病治蟲,除了藥劑防治外,植株周圍的環境衛生也需注意,如周圍的雜草,花地里的枯枝殘葉等,這些都是病菌及許多害蟲隱藏、繁衍的最好場所,應及時清理后集中焚燒處理。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

▉藥用植物▉

143、天南星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異葉天南星A. heterophyllum B1.或東北天南星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塊莖。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
功效: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
應用:1、用于濕痰,寒痰證。本品燥濕化痰功似半夏而溫燥之性更甚,祛痰較強。治頑痰阻肺,咳喘胸悶,常配半夏、枳實等,如導痰湯;若屬痰熱咳嗽,則須配黃芩、瓜蔞等清熱化痰藥用之。
  2、用于風痰證,如眩暈、中風、魔癇、口眼喎斜及破傷風等。本品專走經絡,善祛風痰而止痙。治風痰眩暈,配半夏、天麻等;治風痰留滯經絡,半身不遂,手足頑麻,口眼喎斜等,則配半夏,川烏、白附子等,如青州白丸子;治破傷風角弓反張,痰涎壅盛,則配白附子、天麻、防風等,如玉真散。現代臨床用治癲癇,以本品配胡椒、水牛角、冰片,名癲寧片,有一定療效;又有用治抽動綜合征者,以南星配半夏,僵蠶用之。
  3、用于癰疽腫痛,毒蛇咬傷等。本品外用有消腫散結止痛之功。治癰疽腫痛、痰核,可研末醋調敷;治毒蛇咬傷,可配雄黃外敷。
此外,近年來以生南星內服或局部應用治癌腫有一定效果,尤以子宮頸癌更為多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陰虛燥痰及孕婦忌用。       (王小北)

144、禹白附
  禹白附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塊莖。主產于河南、甘肅、湖北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外皮;用硫黃熏1~2次,曬干。或用白礬、生姜制后切片。
性味歸經:辛、甘,溫。有毒。歸胃、肝經。
功效: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
應用:1、用于中風口眼喎斜、驚風癲癇、破傷風,偏頭痛等風痰、頭面諸疾。本品辛溫,其性上行,既能燥濕化痰,更善祛風痰而解痙止痛,故適用于上述諸證。治中風口眼喎斜,配全蝎、僵蠶;治風痰壅盛,痰厥、驚風、癲癇,配半夏、南星;若時發抽搐者,更加息風止痙之品;治破傷風,配防風、天麻、南星。治偏頭風痛,配伍白芷、川芎等。
2、用于瘰疬痰核及毒蛇咬傷。本品有解毒散結之功。治瘰疬痰核,可單用鮮品搗爛外敷;治毒蛇咬傷可單用磨汁內服并外敷,亦可配其它解毒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宜炮制后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燥烈,陰虛血虛動風或熱動肝風者,以及孕婦均不宜用。生品一般不內服。    (王小北)

園林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環介紹

  病害循環(disease cycle)是指一種病害從寄主的前一生長季節開始發病,到后一生長季節再度發病的過程。侵染過程只是整個病害循環中的一個環節。高又曼稱病害循環是侵染鏈,包括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繁殖與傳播、病原物的初次侵染與再次侵染等,侵染過程只是其中的一環。病害循環是研究大田植物的群體和病原物群體的相互關系,時間跨度為植物的一個生長季度。病原物的越冬(over wintering)或越夏(over summering)是指作物收獲以后,病原物在何處存活,包括越冬的場所和越冬方式以及越冬的存活事等。病原物的繁殖與傳播(transmission)是指在越冬(越夏)場所的病原物怎樣傳播到后一季作物上,以及在田間如何進一步傳播擴散等。植物在新的生長季節中受到從越冬(越夏)場所來的病原物的侵染稱作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在田間已發病的植株上產生的病原物傳播擴散后侵染同一生長季內的寄主植物,稱作再次侵染(reinfection)。有些病害只有初次侵染而無再次侵染。因為它們的潛育期很長,初侵染的條件又很嚴格。有的病害則既有初侵染,又有再次侵染,因此病害發展快,易在田間流行。了解病害循環的各個環節的特點,對于控制病害,制訂防治策略十分重要。以后還將作專門的討論和深人的分析。(嘯醒摘自114園林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西安市| 会泽县| 云林县| 双辽市| 靖远县| 隆安县| 马鞍山市| 冕宁县| 青铜峡市| 龙胜| 南安市| 德令哈市| 内黄县| 颍上县| 乌兰县| 宝山区| 罗城| 尤溪县| 乐平市| 会昌县| 黎川县| 井研县| 本溪| 上饶市| 商河县| 香格里拉县| 河北区| 沙坪坝区| 天水市| 淮安市| 综艺| 洞口县| 黑河市| 大化| 珲春市| 衢州市| 辰溪县| 景宁| 安宁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