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4年第5期(總第152期)2014年10月18日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我省展團喜獲佳績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經過4天的展示交易,10月28日在青島落下帷幕。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由王智楨副廳長帶領37家企業、158人參展,現場簽訂銷售合同金額達7.03億元、現場銷售額達450多萬元。韓長賦部長、陳曉華副部長等領導親臨我省綜合館參觀,8000多名采購商、消費者進入我省綜合館采購。我省展團榮獲優秀組織獎與設計金獎兩項殊榮。
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以“清新福建 生態農業”為主題,展現海峽西岸現代品牌農業風采、展示福建外向型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成就。展銷我省品牌生態、綠色有機農產品、展出我省現代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亮點。一是展團參展規模創歷屆之最,省館、福州茉莉花世界重要文化遺產展位、信息化展位、茶葉展區4大展位面積超過1千平方米。二是展會功能更加完善,現場銷售與貿易洽談和產品展示三項功能融為一體,統一設計,合理布局。三是交流活動專業性強、檔次高、影響大,福州茉莉花茶推介會與中國獸醫大會、農業信息化高峰論壇、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研討會等同期活動一起成為了行業內的頂級盛會,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相關企業代表踴躍參加。四是展會服務更加專業化、規范化,開設了采購商和專業觀眾專場,提供了宣傳推介、洽談服務、登錄注冊等現場設施,實施了個性化的物流倉儲服務,提升了展會服務能力和品質。
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取得了四個方面明顯成效:一是產品銷售和貿易洽談取得明顯成效。按照“突出企業和產品,方便洽談和銷售”的要求,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組織35家企業(另2家為信息技術企業)133種產品進行現場展示和銷售活動,場面異常火爆,貿易洽談成效顯著,平和琯溪蜜柚、泉州桂圓干、寧化獺兔肉、德化黑雞、武夷山五夫蓮子、福安線面、福州橄欖、三明蜜桔、永安泡菜、上杭筍干等產品短短一天時間就銷售一空。二是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展示交流取得明顯成效。我省展團按照“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的大會主題,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農業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展會期間匯聚的新技術、新成果,集中反映了農業科技發展的新成就。我省農業信息化展位展示了鼎天科技的農業物聯網技術新產品及推廣應用成果,福建省館福州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交流了破壁孢子技術、福建容益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食用菌新品種繡球菌、福建省大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了薏米釀造技術、福安市錦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推出了黃秋葵凍干技術等等。三是節儉務實辦會取得明顯成效。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不搞招待宴會、不制作禮品、不擺鮮花綠植、不搞奢華裝修,簡化推介活動,取消與農產品促銷和貿易無關的內容,把精力、財力和物力用在農產品營銷促銷上,進一步規范展會運作程序,著力發揮物流、會議、設計搭建等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機構的作用,積極為參展商提供便捷的現場服務,為采購商提供周到的貿易洽談服務,改進安保措施,展團的風格、面貌有了進一步改善。四是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本屆農交會我省展團對參展企業和產品設定準入門檻。按照組委會印發的加強參展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把參展企業資質關和參展產品質量關,提升了參展產品的品質。展會期間,我省品牌農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爭相購買,彰顯了農業品牌化建設的豐碩成果,也引導了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向多樣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提升了市民的消費品質。我省福建省德化縣綠園農業綜合專業合作社黑溜溜牌德化黑雞、泉州宏情食品有限公司閩宏堂牌桂圓干、福建金溪茶業有限公司仙溪牌烏龍茶、三明溫氏食品有限公司客加味牌獺兔肉、福建容益菌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容益牌繡球菌、福安市蘇堤華盛線面專業合作社蘇盛牌線面等產品經過專家與消費者的評選,獲產品金獎榮譽稱號。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93、火焰木
噴泉樹
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
[科屬]紫葳科火焰木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熱帶非洲,現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夏威夷等地。
[習性]性喜日照,耐干旱,喜高溫,生長適溫為23-30℃。
[繁殖]播種繁殖,春季為宜。
[栽培]栽培土質要求不嚴,只要表土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地均能正常生長。日照需充足,春至夏季宜多補給水分,促進發育,每2-3個月施用腐熟有機肥或復合肥1次。
[應用]火焰木花紅色或橙紅色,濃艷如火,花期春末至冬初,華南北部少見開花,愈往南部花期愈長。適宜作庭院美化樹或行道樹。 (陳金河摘)
94、藍花楹
尖葉藍花楹
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
[科屬]紫葳科藍花楹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巴西。我國南方廣州、廈門、福州等地普遍栽植。
[習性]喜光,喜暖熱多濕氣候,不耐寒,生長適溫22-30℃。宜植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長良好。
[繁殖]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春季播種于沙土苗床中,稍覆蓋,保持濕潤,10-15天可出芽,幼苗經兩次移植后即可定植。扦插繁殖在夏末進行。
[栽培]栽培土質以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通風需良好。定植時宜預施基肥。養護管理較粗放,溫室盆栽須用肥沃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生長期應多澆水,并須防止盆內積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爛。每年追施液肥1-2次。早春進行修剪整形,使其形成良好的樹冠,多分枝、多開花。
[應用]藍花楹綠蔭如傘,葉纖細似羽,藍花朵朵,秀麗清雅,開于夏季少花季節,是美麗的庭園觀賞樹,華南城市常栽作行道樹及庭院樹;草坪上叢植數株,格外適宜。它的葉形似蕨類,十分美觀,盆栽既可觀花又可觀葉。北方多作溫室盆栽。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落葉松幼苗病蟲害及其防治
落葉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這是在幼苗出土后發生的一種常見病害,一般在五、六月發生,持續時間較長。其病狀分為猝倒型和根腐型兩種。猝倒型特征是:落葉松幼苗地表根莖部呈輪狀腐爛,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爛、莖葉枯黃。有的種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爛,在被害苗周圍土壤呈輪狀菌絲體。對于這種病害,具體防治辦法有:
1.種子消毒法。在種子催芽處理埋藏前用賽力散拌種,每50kg種子加0.25kg賽力散,攪拌均勻后,用麻袋蓋嚴,放一夜后,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用硫酸銅水浸種,施用比例為50kg種子配以0.5kg硫酸銅。
2.土壤消毒法。在落葉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攪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勻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為每公頃18.75kg~22.5kg。
3.噴藥防治法。波爾多液是防治落葉松幼苗病害效果較好的常用藥,不論發病與否,均應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噴灑,然后每隔7-10天再噴灑1次,要連續噴灑4~5次。藥液濃度一般是1%~2%,濃度先低—些,以后隨著噴灑次數的增多濃度可以再高一些。波爾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時間過長,雨天或苗木莖葉有水時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藥效。
此外,五賽合劑(五氯硝基苯與賽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劑(五氯硝基苯與代森鋅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礬液等等,對防治落葉松立枯病效果較好。
落葉松幼苗蟲害主要有兩種,一是蠐螬(即金龜子幼蟲),多存在于滲水性強、通氣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時則潛伏在地中,當土壤過濕時則爬到地表。蠐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葉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時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間,以8-9月為最重。二是螻蛄,喜棲息在潮濕地。它常在落葉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將土壤掘起,致使落葉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導致幼苗枯死。對于這兩種蟲害,具體防治辦法是:
1.防治蠐螬危害。對于蠐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一是在落葉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劑)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勻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時將其翻入地內。每公頃用藥量為7.5kg~15kg,切勿過量,而且不宜連年施用,以防產生藥害。二是當落葉松幼苗發生蟲害時,可在每日上午9時左右,細致檢查苗床,若發現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彎曲現象,則要在被害苗木周圍用鐵絲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摟起一條小土溝,用0.5%的樂果溶液,順溝澆注,然后要及時在小溝中澆水,使藥液擴大滲透范圍,達到毒殺害蟲的效果。用0.1%~0.2%的敵敵畏、敵百蟲溶液噴灑苗木床面,毒殺蠐螬的效果較好。
2.防治螻蛄危害。對于螻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傍晚時,將毒餌放在螻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處,螻蛄吃毒餌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燒掉。毒餌可用敵百蟲、敵敵畏配制。二是在落葉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數十個小坑,坑的四邊垂真平滑,下鋪馬糞、上蓋青草,招引螻蛄入內,于翌晨捕殺。施用敵百蟲、敵敵畏毒殺效果良好。 (思曉摘自《搜狗問問》)
草坪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在溫熱氣候環境中草坪常見的病害,是一種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所有草坪病害中分布最廣的病害之一,可危害多種草坪,能侵染所有的已知的草坪草,如早熟禾、羊茅、黑麥草、剪股穎、狗牙根、野牛草和結縷草等250多種草坪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草中的禾本科草受害最重。它發病時主要是造成草坪草的大面積枯死,極大地降低草坪的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
1.發病癥狀:褐斑病發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狀(由于死細胞溶液外滲引起的),黑紅色或紫色,后期病斑深褐色,病斑上長有不規則的很小的菌核,呈紅褐色。葉上的病斑呈橢圓形或者多少有點兒不規則的長條形,嚴重的可造成葉腐、葉鞘腐、基腐、根腐,甚至整株枯死。在濕潤、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尤其是排水不良和氮肥使用過多時很容易發病,形成大大小小的病斑,如立地的氣候能及時變得干燥涼爽,草坪草又可以恢復;但如果長時間處于濕潤、炎熱的不良氣候條件下,則可繼續危害莖、根,造成草坪草枯死。由萎蔫的新病株的水浸過的綠色到灰褐色的邊緣,在清晨有露水或暖濕條件下形成一層散布白色真菌的白膜,危害嚴重時可產生大到50cm的圓形褐斑。斑中植株恢復生長,外觀像青蛙的眼睛,因此又叫蛙眼病。病原菌為單性寄生性真菌,以小的紫褐色到黑色的菌核和菌絲體在活或死的植物體內或表層(1.5cm)的土壤中越冬。另外,褐斑病的癥狀表現變化很大,往往受草種類型(如冷季型或暖季型)、不同品種組合、不同立地環境、不同養護管理水平、不同氣候條件和病原菌的不同株系等的影響,不一定都表現為典型癥狀。
2.發病條件:褐斑病的流行性很強,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只要有一株草坪草受害,如任其發展,病害很快就會在草坪內大面積蔓延,造成禿斑。病菌的最適發病溫度為21~32°C,當土壤溫度升到15~20°C 時,菌核開始大量萌發,菌絲開始生長,直至氣溫達到30°C,同時空氣濕度較高、夜間溫度較高時,病菌開始明顯地侵染草坪草屑,特別是冷季型草坪草在這種環境條件下生長較弱,抗病能力較低,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當然,枯草層較厚、坪床不平整、氮肥施用過多、超低修剪、灌水不當等都易引發此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合理灌溉,避免漫灌,改良草坪排水情況,在發病初期應在早晨及時去掉草坪草葉片上的露水。去掉較厚的枯草層,及時運走剪下的草,保持草坪的清潔。對過密的草坪要及時打孔通氣、疏草。合理施肥,特別是在夏季高溫來臨時要盡量少施或不施氮肥,可施少量的磷鉀肥,以增強草坪草的抗病能力。在播種前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在發病初期用甲華硫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敵菌靈等藥物進行防治,如防治較晚,則必須加大藥劑的濃度,并且效果會降低。 (思曉摘自《中國園林網》)
▉藥用植物▉
133、貫眾
為鱗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Sm.、綿馬鱗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紫萁科草本植物紫萁 Osmunda japonica Thumb. 等的帶葉柄基部的根莖。貫眾主產于華北、西北及長江以南各地;綿馬鱗毛蕨主產于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紫萁主產于江蘇、四川、浙江等地。秋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歸肝、胃、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涼血止血。
應用:1、用于風熱感冒,溫熱病發斑,以及痄腮等。本品苦寒,能清氣分血,單用或配桑葉等治流行性感冒,并有預防作用;用治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乙腦等,常配板藍根大青葉、紫草等同用,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斑之效。
2、用絳蟲、鉤蟲、蛔蟲等多種腸寄生蟲病。本品有殺蟲之功,《本經》謂其“殺三蟲”《別錄》言其“去寸白”。用以驅殺絳蟲,常配檳榔、雷丸等同用;治鉤蟲榧子、檳榔等同用;治蛔蟲蟲積腹痛,常配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同用;治蟯蟲,可單以本品煎汁,臨睡時洗肛門周圍。
3、用于血熱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本品的涼血止血功效,尤善治療崩漏下血,對血熱者為宜。可單味用之,如《本草圖經》治衄血,單用研末調服;治吐衄、便血等,亦可配側柏葉、白茅根等同用;治崩漏下血,常與五靈脂等配伍同用,若屬氣不攝血者,則配黃芪、當歸、阿膠等,以益氣攝血,養血止血。
此外,本品還可用于治療燒燙傷及婦人帶下、高血壓頭昏眩暈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綿馬貫眾有毒,用量不可過大。脾胃虛寒者慎用。 (王小北)
134、金蕎麥
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蕎麥(天蕎麥)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sn. 產于陜西、江蘇、江西、浙江等地。秋季采挖,洗凈、曬干。切成段或小塊用。
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脾、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清肺化痰。
應用:1、用于肺癰咯痰濃稠腥臭及瘰疬瘡癤。本品能清熱解毒以消癰腫。對于肺癰,本品還能清肺化痰。可單用,或與魚腥、金銀花、葦莖等配伍。用于瘰疬,可與何首烏等配伍。如治瘡癤或毒蛇咬傷,可與相應的清熱解毒藥配伍。
2、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本品有清肺化痰,利咽喉之效。可與魚腥草、矮地茶、射干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王小北)
園林植物病害的侵染過程介紹
病原物的侵染過程(infection process)是指從病原物與寄主接觸、侵入到寄主發病的過程。事實上,侵染過程可分為接觸、侵入、潛育和發病四個時期。著眼點是病原物的個體與寄主植物個體間的侵染關系。
1.接觸期(contact period) 指病原物從休眠狀態轉變為活躍的侵染狀態,或者從休眠場所向寄主生長的場所移動以準備侵染寄主。對寄主植物來說,就是進入敏感狀態,如種子萌芽長出幼苗等。當環境條件滿足寄主的生長,又適合病原物的侵染時,只要病原物接觸到寄主就能侵入。
2.侵入期(penetration period) 指病原物與寄主接觸侵人到建立寄生關系的階段。病原物有各種不同的侵入途徑,但主要是從角質層或表皮的直接穿透侵入,從氣孔等自然孔口的侵人,從自然和人為造成的傷口侵入。病原物侵入以后,必須與寄主建立寄生關系,才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引起病害。外界環境條件、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以及病原物侵入量的多少和致病力的強弱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病原物的侵人和寄生關系的建立。
3.潛育期(incubation period) 指病原物與寄主建立了寄生關系到出現明顯癥狀的階段。在潛育期內,病原真菌和線蟲要從寄主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供其生長發育,病原細菌和病毒則必須繁殖或復制更多的群體,病原物在寄生繁殖的同時也逐漸發揮其致病作用,使寄主的生理代謝功能發生改變。對寄主來說,要盡量限制病原物的寄生與掠奪,盡量抵抗或破壞病原物的毒害作用。實際上潛育期內充滿了病原物的侵略與掠奪和破壞作用,以及寄主植物的種種抑制與反抗作用,充滿了病原物與寄主的斗爭過程。潛育期的長短取決于病原物與寄主相互斗爭的結果。寄主抗性強,病原物致病力弱的,潛育期長;寄主抗性弱,病原物致病力強的潛育期短。一種病害的潛育期大致有一固定的幅度,它受寄主抗性強弱、環境條件的適合度與否以及病菌致病力強弱的影響。影響潛育期長短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溫度。
4.發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寄主出現癥狀就表示潛育期的結束。癥狀出現以后,病害還在不斷的發展,如病斑不斷擴大,侵染點數不斷增加,病部產生更多的子實體等。發病期是指出現癥狀直到生長期結束甚至植株死亡為止的整個階段。大多數真菌病害在發病期內還包括有產孢繁殖和子實體的進一步傳播等行為。發病期內病害的輕重以及造成的損失大小,不僅與寄主抗性、病原物的致病力和環境條件適合程度有關,還與人們采取的防治措施有關。 (嘯醒摘自114園林網)
龍血樹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龍血樹苗期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炭疽病,嚴重時病斑連片形成葉枯,苗木生長受到嚴重影響。
防治方法:可用代森錳鋅70%可濕性粉劑或50%的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進行噴灑,一般7-10d一次,連續3~4次,具有較好的效果。
龍血樹苗主要受紅蜘蛛危害,紅蜘蛛屬于螨類害蟲,多群集于植株葉片的背面,結網掩體,吸取液汁。龍血樹受其危害后,葉片褪色、枯萎,甚至脫落,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20%的三氯螨醇乳劑加入800~1000倍水噴灑,也可用50%的敵敵畏乳劑加入1000~1500倍水噴灑,每7天噴灑一次,共噴3~4次,可以起到良好的殺傷和控制作用。 (思曉摘自《中國農藥第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