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3年第4期(總第145期)2013年8月18日
農業廳張立先廳長到連城開展下基層活動
2013年8月7日,省委農辦主任、農業廳廳長張立先帶領省農辦扶貧工作處、農業廳畜牧業處負責人,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連城縣開展“下基層、進百村、聽民意、謀發展”主題實踐活動,調研農業、農村工作,龍巖市委農辦主任廖漢銘、農業局局長蘇建國,連城縣委副書記劉廣祥、副縣長吳順意,連城縣農辦、農業局、畜牧獸醫水產局等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張立先廳長一行先后察看了連城農民創業園、連城工業園區食品加工區、福建原態農業連城白鴨加工項目、連城德邦生物地瓜干加工項目和隔川連城更旺生態、環保生豬養殖場、北團福建原態連城白鴨標準化養殖場、華鴻鹿業梅花鹿“北鹿南養”、文亨龍崗村造福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每到一處,張立先廳長和項目負責人、企業主、掛鉤干部及相關鄉(鎮)、村干部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等情況,深入了解農民種養模式、生產成本、收益和造福工程建設運作模式等。
張立先廳長在調研中指出,一要加快推進連城農民創業園建設步伐。大力引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實現聚集發展,做大做強企業。要引導鼓勵農民到創業園創業,發展規模經營,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產品質量,穩定增加收入;二要推廣生態環保養殖模式。他充分肯定了更旺生豬養殖場采用漏糞地面免沖洗-高密度黑膜塑料、種養結合和原態連城白鴨養殖場三級沉淀池處理污水模式,要求各養殖場都要做到糞污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三要積極探索水土流失生態治理模式。要求龍巖市認真總結長汀、連城經驗,大力推廣“牧-沼-草-牧”和“牧-沼-茶(果)”等水土流失生態治理模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推進草食動物和循環農業發展;四要加大扶貧開發工作。要根據當地農村和農民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建設造福安居工程,確保工程質量,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造福廣大農民群眾。 。ㄋ紩哉愿=ㄞr業信息網)
第十二屆農博會16日開展
第十二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將于2013年日至25日在長春農博園舉辦,會期10天。
產品展銷區設在主、輔展館1至5號展廳,共1420個國際標準展位。
1號廳為吉林省暨長春市農業綜合展廳。設288個國際標準展位,主要安排吉林省內各市(州)、長白山開發區及長春市各縣(市)區、開發區組團參展,集中展示吉林現代農業發展成果、農業資源、特色產業和名牌產品,展銷名優特農產品及食品等。
2號廳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展廳。設312個國際標準展位,主要邀請國內外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大型涉農企業、大科研單位、推廣機構,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等參展,集中展示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成果、名優新特農產品和新技術等。
3號廳為全國地標性農產品展廳。設288個國際標準展位,主要吸引國內有特色的地標性農產品產銷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展銷全國各地地標性農產品和食品。
4號廳為國內外特色商品展廳。設252個國際標準展位,主要邀請國際及國內特色商品產銷企業參展,集中展示展銷國內外特色產品。
5號廳為臺灣特色農產品展廳。設280個國際標準展位,由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聯合促進會組織邀請臺灣涉農企業組團參展,主要展示展銷臺灣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和食品,加強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擴大吉林農業對外開放。
本屆展會農業科普和論壇活動更加豐富,貼近“三農”實際。展會期間,安排專家咨詢臺、科普大講堂、農業科普知識大賽、免費圖書發放等科普教育活動,設置農業政策和農業科普知識宣傳長廊,通過作物品種說明牌、科普宣傳板等詳細、系統介紹相關科普知識。安排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新型城鎮化建設論壇、新農村建設論壇、農業產業化發展論壇等重要論壇,共同研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事關我市“三農”發展的重大議題,將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戰略舉措,具有現實性、指導性和前瞻性。
其中,8月17日將舉辦長春市新型城鎮化建設論壇、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吉林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8月18日將舉辦長春(朝陽)農民節、吉林省市民健康生活科普大講堂、長春名優特農產品頒獎儀式暨推介會;8月19日將舉辦農業科普知識競賽、健康生活科普知識競賽;8月20日將舉辦吉林省農民科技致富大講堂;8月21日將舉辦長春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論壇、吉林省農民科技致富大講堂;8月22日將舉辦長春市新農村建設論壇。 (思曉摘自農博網)
▉園林植物▉
79、蒲桃
香果、響鼓
Eugenia jambos L.
[科屬]桃金娘科蒲桃屬常綠小喬木或喬木。
[分布]原產印度、馬來群島及我國的海南島,集中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在亞洲亞熱帶甚至溫帶、大洋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區也有分布。我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和貴州等省(區)有分布。
[習性]蒲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都可栽培,年均溫20℃左右就可開花結果,但仍以較高溫度為好。常生于河邊或河谷濕地,性喜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干燥、瘦地、淺砂土均可生長,但以肥沃濕潤的壤土為佳。
[繁殖]用播種或嫁接繁殖。蒲桃種子具多胚性,長出的多是遺傳性一致的珠心胚實生苗,故多用播種繁殖,但未成熟或新鮮種子萌發率較低,須用充分成熟的種子并稍經貯藏后熟再播種,播后約1周就可發芽。實生樹6-7年才開始結果。嫁接苗比實生苗提早2年結果,常用共砧,嫁接苗約需培育2年。
[栽培]定植時間常為12月至翌年2月,定植園地的土質要求不嚴。蒲桃生性強健,對環境適應性強,較少病蟲害發生。栽培管理一般也較為粗放。蒲桃進入結果期后,每年開花很多,但坐果率不高。粗放栽培的蒲桃在結果十多年后,往往出現樹勢衰退現象,應加強栽培管理。
[應用]蒲桃枝葉婆娑,綠蔭效果好。花繁葉茂,可作庭院綠蔭觀賞植物;花量大,花粉和蜜均多,香氣濃,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陳金河摘)
80、白千層
白樹油樹
Melaleuca leucadendra L.
[科屬]桃金娘科白千層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澳大利亞。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省區南部有栽培。
[習性]陽性樹種。喜暖熱氣候,很不耐寒;喜生于土層肥厚潮濕之地,也能生于較干燥的砂地。生長快。主根長,側根少,不易移植。在有霜之地,仍可發育。在熱帶地區生長極為繁茂。
[繁殖]用播種繁殖。種子極細小,應防風吹失,收集袋藏供育苗。播種時的操作要求很高,整地要細致,均勻撒播,不宜覆土,但需加蓋薄膜保溫保濕。在20℃左右氣溫下,10多天后才開始發芽。苗木需在5℃以上才能露地越冬,寒冷地區盆栽需室內越冬。
[栽培]白千層為喜光樹種,生長較快,種植不宜過密。側根不甚發達,移栽初期注意水分管理,以利成活?剐詮,極少有嚴重的病蟲害,管理容易,不論城市綠化或荒山造林,成活后可任其自然生長。一般定植后4-6年,即可綠樹成蔭,花枝成景。
[應用]白千層樹皮白色,樹形優美,葉片平整,富含芳香氣味,華南城市常植為行道樹及庭園觀賞樹,枝條柔韌,抗風力強,又可選作防風造林及四旁綠化樹種。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垂枝白千層(M. arnillaris)和細花白千層(M. parviflora),葉細枝軟,觀賞效果較白千層尤佳。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金銀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金銀花,又名忍冬,又有“二花”、“雙花”、“雙寶花”之稱,為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灌木,具有適應性強,耐濕、耐旱、耐寒,屋前、屋后、山坡均可種植。金銀花是我國目前大宗出口藥材之一,國內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現將金銀花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介紹如下,供參考。
金銀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和銹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天牛、尺蠖等。
1、金銀花褐斑病
1.1為害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褐色小斑,后期數個小斑融合一起,呈圓形或受葉脈所限呈多角形的病了斑。潮濕時,葉背而且生有灰色的霜狀物,干燥時,病斑中間部分容易破裂。病害嚴重時,葉片早期枯黃脫落。
1.2發病特點
該病為真菌引起,病菌在病葉上越冬,次年初夏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一般先由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發展,病菌在高溫的環境下繁殖迅速。一般6-8月份發病較重,為害嚴重的植株,在秋季早期大量落葉。據植保站調查,4月29日,褐斑病病株率平均為1.0%,最高為5.0%;5月18日平均為7.7%,最高40.0%;5月30日平均為30.0%,最高達60.0%。
1.3防治方法
⑴農業措施: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枝、病芽,清掃地面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病菌來源。發病初期注意摘除病葉,以防病害蔓延。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施肥上增施有機肥,控制施用N肥,多施P、K肥,促進樹勢生長健壯,搞抗病能力,多雨季節時應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適當修剪,改善通風透光,以利于控制病害發生。
⑵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撲海因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輪換施藥,有較好的防效。
2、金銀花白粉病
2.1為害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為害莖和花。葉上病斑初為白色小點,后擴展為白色粉狀斑,后期整片葉布滿白粉層,嚴重時發黃變形甚至落葉;莖上部斑褐色,不規則形,上生有白粉;花扭曲,嚴重時脫落。
2.2發病特點
病菌以子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下年子囊釋放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發病后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溫暖干燥或株間蔭蔽易發病。施用氮肥過多,干濕交替發病重。據植保站調查,4月28日在鐘靈開始出現,5月18日白粉病病株率平均為8.9%,最高40.0%,5月30日平均為17.0%,最高為20%。
2.3防治方法
選育抗病品種(凡枝粗、節密而短、葉片濃綠而質厚、密生絨毛的品種,大多為抗病力強的品種);合理密植,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增強抗病力;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鉀肥;發病初期用15%粉銹寧(三唑酮)1500倍液或50%瑞毒霉.錳鋅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1次,連噴2~3次。
3、蚜蟲
該蟲多在4月上、中旬發生,15~25℃時繁殖最快。主要刺吸植物的汁液,使葉變黃、卷曲、皺縮,嚴重時會造成絕收。4-6月蟲情較重,立夏后,特別是陰雨天,蔓延更快,以成、幼蟲刺吸葉片汁液,使葉片卷縮發黃,金銀花花蕾期被害,花蕾畸形;為害過程中分泌蜜露,導致煤煙病發生,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5月18日調查,蚜蟲有蚜株率平均為22.2%,最高60.0%,有蚜枝率平均為55.5%,最高為100%,單枝蚜量平均為134.4頭,最高達555頭,蚜蟲繁殖迅速,蟲口增長快,如不注意防治,可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防治措施: (1)清除雜草;(2)將枯枝、爛葉集中燒毀或埋掉,也能減輕蟲害;(3)在植株未發芽前用石硫合劑先噴1次,以后清明、谷雨、立夏各噴1次,能根治蚜蟲,并能兼治多種病蟲害;(4)3月下旬至4月上旬葉片伸展開,蚜蟲開始發生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0%萬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5-7天1次,連噴數次。最后一次用藥須在采摘金銀花前10-15天進行。
4、咖啡虎天牛
4.1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9.5~15mm,體黑色,頭頂粗糙,有顆粒狀紋。觸角長度為身體的一半,末端6節有白毛,前胸背板隆起似球形,背面有黃白色毛斑點10個,腹面每邊有黃白色毛斑點1個。鞘翅栗棕色,上有較稀白毛形成的曲折白線數條,鞘翅基部略寬,向末端漸狹窄,表面分布細刻點,后緣平直。中后胸腹板均有稀散白斑,腹部每節兩邊各有1個白斑。中、后足腿節及脛節前端大部呈棕紅色,其余為黑色。卵:橢圓形,長約0.8mm,初產時為乳白色,后變為淺褐色。幼蟲:體長13~15mm,初齡幼蟲淺黃色,老熟后色稍加深。蛹:為裸蛹,長約14mm,淺黃褐色。
4.2為害癥狀
以幼蟲和成蟲兩種蟲態越冬。越冬成蟲于第2年4月中旬咬穿金銀花枝干表皮,出孔危害;越冬幼蟲于4月底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蟲。成蟲交配后產卵于粗枝干的老皮下。卵孵化后,幼蟲開始向木質部內蛀食,造成主干或主枝枯死。折斷后蛀道內充滿木屑和蟲屎。5月中、下旬產卵于幼嫩莖部,幼蟲鉆蛀危害莖干,從而使整株枯死。
4.3防治措施:
(1)清明前,天牛即將鉆出土面時,用敵敵畏噴施植株根部;產卵期用在產卵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噴射滅殺。7-10天噴1次,連噴數次;
(2)夏秋發現天牛寄生枝條時,可剪去被害幼莖20厘米左右,并摘除枯株,集中燒毀或向蟲孔注藥。7-8月發現莖葉突然枯萎時,清除枯枝,進行人工捕捉;
5、銀花尺蠖:一般在頭茬采收完畢時危害嚴重,幼蟲幾天內可將葉片吃光,初齡幼蟲在葉背危害,取實下表皮及葉肉組織,殘留上表皮,使葉面呈白色透明斑,嚴重時能把成片花墩葉吃光。防治方法:冬季剪枝清墩,破壞害蟲越冬環境,減少蟲源;入春后,在植株周圍1米內挖土滅蛹。幼蟲發生初期用10%永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0%萬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 魚藤精乳油400~600倍液噴霧防治。
6、紅蜘蛛:5-6月高溫干燥氣候有利其繁殖,種類很多,體微小、紅色。多集中于植株背面吸取汁液。被害葉初期紅黃色,后期嚴重時則全葉干枯。該蟲害繁殖力很強,受它為害的藥用植物也很多,除金銀花外還有三七、當歸、生地、枳殼、紅花、川芎等。5月18日調查,紅蜘蛛有蟲葉率平均為46.5%,最高為100%,葉均蟲量平均為9.9頭,最高為42.1頭。5月30日有蟲葉率平均達65.0%,最高100%,葉均蟲量平均25.5頭,最高210頭。
防治方法:剪除病蟲枝和枯枝,清除落葉枯枝并燒毀;用30%螨窩端乳油1000倍液或5%克大螨乳油2000倍液或5%尼索郎乳油2000倍液或20%卵螨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 (嘯醒摘自《中國花木網》)
蘇鐵小灰蝶的防治
近年來,隨著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和農村城市化的建設和發展,蘇鐵已成為綠化美化環境不可缺少的品種之一。隨著蘇鐵在本市的栽培量逐年增加,蘇鐵上的主要害蟲蘇鐵小灰蝶的發生程度也逐年加重,個別花圃曾經出現當年新葉全被吃光的現象,F將蘇鐵小灰蝶的發生為害特點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為害特點
蘇鐵小灰蝶在北京地區完成一個世代約20天,其中卵期3天,幼蟲期5-7天,蛹期8天,羽化后的成蟲第二天產卵。該蟲在北京地區于5月-11月發生,為害盛期為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蟲將卵散產于蘇鐵卷曲的新葉上,幼蟲孵化后先鉆入卷曲的新葉中蛀食葉肉,隨著蟲齡和葉片的生長,常群集于蘇鐵頭頂部位的芽鱗片內或散附于較嫩葉片上嚙食,嚴重時將嫩葉吃得只剩葉柄,有時還將葉柄蛀空,在為害高峰期可在3天-5天出現嫩葉萎蔫干枯或小葉全部干縮上卷,葉片展開后殘缺不全,遇雨則造成心尖頂部腐爛,且常年整株不發新葉,失去觀賞價值。
該蟲世代重疊,且為害前較隱蔽,幼蟲孵化即鉆入芽間蛀食,當新葉展開發現受害時已造成損失。一次用藥雖可大量殺死幼蟲,但由于殺不死成蟲和蟲卵,一周后又會大量發生。
防治方法:1、農業措施。蘇鐵入棚前清除盆內雜物,特別要注意清除根部、蘇鐵心尖的老熟幼蟲和越冬蛹,消滅越冬蟲源。在當年6月30日前施足底肥,10月1日前入棚,棚溫保持15℃左右,促進新芽早萌發,力爭在6月10日之前長出新葉,錯過為害高峰期。
2、加強預測預報。從6月初開始每天觀察,發現蘇鐵周圍出現灰色小蝶即注意及時噴藥防治,噴藥重點是正值芽期的蘇鐵新葉。
3、化學防治。可選用21%增效馬•氰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800-1000倍液、5%S-氰戊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在5月份埋施15%鐵滅克顆粒劑,30~60cm盆徑的花盆埋施4-8g,60cm以上盆徑的花盆埋施8-10g,此藥殘效期長達半年以上,同時,兼治介殼蟲。 。▏[醒摘自《京郊日報》)
▉藥用植物▉
119、白芷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根。主產于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秋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功效: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止帶,消腫排膿。
應用:1、用于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本品辛溫,發表散風,芳香通竅,常配伍防風、羌活等藥同用,如九味羌活湯。
2、用于陽明頭痛,齒痛,鼻淵,風濕痹痛。本品辛散而燥,尤以善散陽明經風濕之邪而止頭額疼痛見長,且芳香上達,善通鼻竅。治療陽明頭痛,眉棱骨痛,頭風痛等癥,屬外感風寒者,可單用,即都梁丸;或與荊芥、防風、川芎等藥同用,如川芎茶調散;屬于外感風熱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荊子等同用。治療齒痛,屬風冷者配伍細辛;屬風火者配伍石膏、黃連。治鼻淵頭痛、時流濁涕,每與蒼耳子、辛夷、薄荷等同用,如蒼耳子散。風寒濕痹,腰背疼痛,常與羌活、獨活、威靈仙同用。
3、用于帶下過多。本品善除陽明經濕邪而燥濕止帶。屬寒濕帶下,可與鹿角霜、炮姜、白術、山藥、龍骨等藥同用,如白帶丸;屬濕熱帶下,則需配伍車前子、黃柏等同用。
4、用于瘡癰腫毒。本品能消腫排膿,止痛。治療癰疽初起,紅腫熱痛,每與銀花、當歸、穿山甲等藥配用,如仙方活命飲;與瓜蔞、貝母、蒲公英等同用,又治乳癰腫痛。
此外,本品尚可用治皮膚風濕瘙癢及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 (王小北)
120、藁本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和遼寧藁本L.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根莖。主產于湖南、四川、遼寧及河北等地。春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曬干,潤透切片。
性味歸經:辛,溫。歸膀胱經。
功效:發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應用:1、 用于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巔頂劇痛、痛連齒頰及偏頭痛等證。本品能發表散寒,上達巔頂,有止痛之功。常與白芷、川芎同用,如神術散。
2、用于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痛、肢節痛等證。多與祛風除濕之羌活、防風、威靈仙、蒼術等藥配伍。
用量:2~10 g。 (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