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3年第3期(總第144期)2013年6月18日
省委于偉國副書記到省農業廳調研檢查工作
2013年6月4日上午,省委于偉國副書記一行4人到省農業廳調研,與農業廳在家廳領導進行了座談。
于副書記在認真聽取了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立先的匯報后,對我省農業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于副書記說,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三農”工作卓有成效,農民收入增幅超過GDP增長,農民得到了實惠,感謝農業廳領導班子、干部職工和全省農業系統長期以來的辛勤工作、努力奮斗。農業廳領導班子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決、及時、高效、有力,思路清晰,工作務實,措施到位,各級干部作風踏實,深入基層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取得突出成效。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和兩個翻番的目標,“四化”同步的難點是農業現代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難點是農民的增收。“三農”工作任務繁重艱巨,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深刻認識“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于副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后,要按照尤書記、蘇省長對“三農”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狠抓各項政策和工作的落實,力求早見成效。要在落實政策和推進工作的過程中,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充實完善政策,改進提升工作,采取突破性的舉措,推動工作開展。要在繼續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基礎上,全力推進福建農民創業園和省級農民創業示范基地的建設;要加快設施農業發展,大力推進園藝作物栽培、畜禽和水產養殖的設施化,以及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要在現代種業創新方面尋求突破,加大良種的引進、繁育與推廣,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推進商業化育種,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力爭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要注意引進科技創新型農業龍頭企業,支持我省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科技創新,進行技術改造。農業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需要農業部門的同志不懈努力、開拓創新、積極作為,以扎實有效的工作推進我省農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我省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漳浦召開
2013年5月3日,省農業廳在漳浦召開福建省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作座談會。來自5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所在縣(市)農業局領導、主管科室負責人及本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共2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各地推進示范區建設的做法、經驗和亮點,分析存在的問題及2013年的建設重點,部署2013年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有關工作。
會前,與會代表參觀了漳浦縣農業硅谷、漳州德立信農業有限公司、省農民創業園漳浦示范基地。會上,5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所在縣(市)農業局匯報了2012年示范區建設情況、工作成效以及2013年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等。郭躍進副廳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2012年我省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取得的明顯成效。對加強2013年示范區建設工作提出六點要求:一要有好的政策出臺;二要有大的產業支撐;三要形成科技引領農業發展氛圍;四要呈現創新發展的局面;五要培養一批新型的職業農民;六要有城鄉統籌發展的態勢。
郭副廳長指出,農業部門在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中應做好跟蹤管理、指導服務、督促和推動三項工作任務。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77、喜樹
旱蓮木、千丈樹、水栗子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科屬]珙桐科喜樹屬落葉大喬木。
[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河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長江以南各省及部分長江以北地區均有分布和栽培;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
[習性]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常見生長在年均溫為13~17℃、年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區。喜深厚肥沃濕潤土壤,較耐水濕,不耐干旱瘠薄土地,在酸性、中性及弱堿性土上均能生長。一般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河灘、湖池堤岸或渠道旁生長最佳。萌芽力強,在前10年生長迅速,以后則變緩慢。在良好生長條件下,7年生高可達11m,14年生高達23m。抗病蟲能力強,但耐煙性弱。
[繁殖]用播種繁殖。11月份種子成熟后應在2周內及時采集以免散落,陰干后可干藏或混沙貯藏。種子千粒重約33g。早春時進行條播,每畝播種量4kg。播前若用蒸汽催芽,可提早發芽,播后5-7天可出苗,如不進行催芽,出苗要推遲15-20天。苗高3~4cm時間苗1次。苗期要勤松土、除草、澆水、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當年苗高可達1m左右。大面積綠化時可用截干斷根法。
[栽培]開春萌芽前,起苗移栽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培養通直的主干,于春季注意抹除蘗芽,立支柱,并加強肥水管理。在風景區中可用欒樹、榆樹、臭椿、水杉等行混植,因幼樹較耐陰,故可天然更新。喜樹主要病蟲害有根瘤病、黑斑病和刺蛾,要及時防治。
[應用]喜樹主干通直、樹冠寬展、葉蔭濃郁,是良好的庭蔭樹及行道樹樹種。 (陳金河摘)
78、番石榴
黃肚子、雞矢果、拔子、那拔等
Psidium guajava L.
[科屬]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
[分布]原產于熱帶美洲。現在熱帶及亞熱帶廣泛栽種。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區)普遍有栽培。
[習性]喜暖熱氣候,不耐寒,生長最適溫度為23~28℃,最低月平均溫度15.5℃以上才有利于生長。在-1℃時即會受凍害,在-4℃時,大樹地上部會凍死,但有較強的萌芽力,地下部仍可萌蘗而更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砂土、粘土、瘠薄地上均能生長,但在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上,生長迅速、結果多、品質好。土壤pH4.5~8.0均能種植。較耐旱耐濕,在排水良好的傾斜地上生長良好,但過于潮濕生長不好,粘重土應注意排水。
[繁殖]用播種、嫁接、壓條和扦插繁殖。種子應從優良母樹上采收,隨采隨播。采后的種子放在容器內經數天發酵,洗去粘附在種子上面的果肉。播前混合少許托布津處理種子約12h,然后洗凈,風干后即可播種。以新鮮種子播種最好,發芽率高。嫁接除7-8月大暑和較低溫度的時間外都可嫁接。以1-2年生實生苗作砧木,選用優良母株枝條作接穗,嫁接方法以腹接為好。高壓繁殖全年均可進行,以3-5月和8-9月摘果后為好。扦插宜于每年2月萌芽前選取健壯的2-3年生枝條,每段15cm,以12×15cm株行距直插或斜插入土中,深為枝長的1/2,壓實澆水,以后常保持濕潤即可。
[栽培]番石榴性強健,即使不加管理也能座果,如加強栽培管理則產量會成倍增長。栽培時,每年2月、5月、8月需各施1次速效肥料,氮、磷、鉀的比例為4:2:3。為防止倒伏,應采取措施放低分枝點,使樹冠矮化。壯年樹應適當短截更新。病蟲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天牛、木蠹蛾等,應注意防治。
[應用]番石榴樹姿瀟灑,適宜作庭院觀賞樹或庭蔭樹。在園林中可成叢散植,更宜在華南地區的自然風景區中配植,既可綠化又可生產果實。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細葉榕的蟲害防治
灰白蠶娥,屬于鱗翅目、家蠶蛾科。幼蟲取食于細葉榕的葉片和嫩梢,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蟲。幼蟲似家蠶,體灰白色,長約30毫米;蛹淡黃色,蛹體長7至12毫米,蛹外被白色絲織狀物,寄生于葉片與樹枝上,翌年3至5月羽化成蟲,成蟲羽化后交配產卵于枝干上或葉面上。孵化后的初齡幼蟲在葉片上取食葉肉組織,隨著齡期的增大,幼蟲開始沿葉緣取食。蟲少時葉子殘缺不全,影響細葉榕的觀賞價值;蟲多時,會把整棵樹的葉片吃光,甚至導致細葉榕枯萎死亡。粵北地區每年4至6月份和9至11月份為蟲害嚴重期。此蟲還為害黃葛榕、高山榕、花葉榕等其它桑科榕屬樹種。幼蟲有吐絲懸掛習性,俗稱為吊絲蟲。防治方法和措施為:害蟲化蛹越冬期間,結合榕樹修剪,清除蟲源,修剪的枝葉應及時焚燒;幼蟲孵化盛期,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毒殺,均有很好的效果。
榕透翅毒蛾,屬于鱗翅目、毒娥科。幼蟲咬食細葉榕的葉片,把葉片吃成殘缺不全,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蟲。與其他毒娥的相似,蟲體長著毛叢,接觸人體皮膚后會引起皮炎,也俗稱為毒毛蟲。幼蟲體長21至36毫米,體暗色,第1至2腹節背面有茶褐色大毛叢,各節皆生有3對赤色肉質隆起,生于側面的較大,其上皆叢生有長毛,背線部很寬,黃色;老熟幼蟲水青色,惟背線部為暗黑色。蛹體長約21毫米,略呈紡錘形,頭端粗圓,尾端尖,有紅褐色及黑褐色斑。每年5至10月間發生危害。粵北地區的其他榕屬樹木;黃葛榕、高山榕、花葉榕等普遍發生,不過數量較少。防治方法:應用90%敵百蟲和80%敵敵畏乳劑1000至2000倍液噴灑,或噴灑50%西維因可濕性乳劑300至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榕管薊馬,屬于纓翅目管薊馬科。成蟲和若蟲吸取細葉榕嫩葉、幼芽的汁液而為害,是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成蟲體黑褐色,觸角8節,第1、2節褐色,3至6節及7節基部黃色,第7節端部和第8節淡褐色;前胸背板后緣角有1條長鬃;前翅透明,翅中部不收窄,前后翅翅緣呈平行狀,間插纓15條,前緣基部有3條前緣鬃,前足脛節黃色,中、后足脛節大部褐色;腹部末端管狀。這種害蟲除了冬天天氣太冷時而較少外,幾乎常年可見,喜歡群集于受害葉子長成的蟲癭里,是為害細葉榕較嚴重而又普遍的一種,嚴重影響細葉榕的生長及觀賞效果。為害細葉榕的薊馬還有刺腿管薊馬和大腿榕管薊馬,它們往往會與榕管薊馬在同一個蟲癭里為害,但發生的數量較少。防治的方法與措施:在少數植株被害時,可用手捏殺成蟲和若蟲,或用肥皂水沖洗;在大面積發生高峰前期噴灑魚藤精乳劑(含魚藤酮2.5%),或40%樂果乳劑300至5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30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2000倍液,也可用番桃葉、烏桕葉或蓖麻葉兌水5倍煎煮,過濾后噴灑,防治效果均良好。
華脊鰓金龜,屬于鞘翅目、金龜子科。成蟲取食于細葉榕的葉子而為害,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蟲。成蟲體長19至23毫米,體寬9.8至11.8毫米,觸角10節,鰓片部短小,卵圓形。該蟲在南方一年發生1代,羽化成蟲盛期在5至6月份,多在無風悶熱的晚上羽化出土,一般在19至22時交尾,多數一生交尾1次,少數交尾2至4次,交尾后繼續取食。白天潛隱于土壤或附近的寄主植物,晚上出來取食。震動寄主時,落地偽死約5至15分鐘左右才爬動,有較強的趨光性。每條雌蟲產卵幾十粒,散產于5至10厘米的土層內,不論荒地或種植地均適其產卵。幼蟲多在15厘米土壤深度內活動、取食。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在成蟲羽化盛期,利用其趨光習性,在成蟲密集取食的地方點燈誘殺,效果良好;在幼蟲為害嚴重的圃地(花圃地、菜圃地、苗圃地)上,噴灑50%氯丹乳劑500倍液可毒殺幼蟲,減少蟲源;成蟲大量為害時,噴灑90%敵百蟲3000至5000倍液,也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嘯醒摘自《中國花木網》)
棚栽黃瓜 重點防治四種病蟲害
近年來,棚栽黃瓜病害的種類逐年增多,給黃瓜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以下4種病蟲害需重點防治。
細菌性角斑病發病初期為鮮綠色水浸狀斑,逐漸變為淡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黃褐色,濕度大時葉背溢有乳白色渾濁水珠狀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質脆易穿孔。莖、葉柄和果實上病斑為水漬狀圓斑,潮濕時有白色黏液,干枯后為白色。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30%DT殺菌劑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塵劑1000倍液噴施,防效較高。
枯萎病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極強,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氮肥過多,酸性土壤發病較重。根結線蟲多的地塊及大水漫灌的地塊發病較重。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也可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立枯凈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隔7天灌1次,連續灌3次。嫁接也是防治黃瓜枯萎病較理想的方法,用根系發達耐低溫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以黃瓜為接穗,靠接或插接,防病效果極好。
霜霉病發病初期,葉背或葉緣出現水浸狀淡黃色不規則形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并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黃斑。發病嚴重時小病斑匯成大病斑,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背面長出灰黑色的霉層。病葉由下向上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防治:首先要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培養壯苗,膜下澆水,減少澆水次數。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可選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劑600~1000倍液噴霧。也可每畝每次用20~30克百菌清煙劑熏棚。每7-10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3~5次。
根結線蟲病黃瓜根結線蟲病癥狀主要表現在根部,輕病株癥狀不明顯,重病株則較矮小,發育不良,結實不好,在干旱條件下中午萎蔫。將病瓜秧拔起,會發現側根或須根上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有的呈現串珠狀發生,使根系變粗,解剖根結,會發現病部組織內有很小的乳白色根結線蟲。防治:可采用深翻曬土、閑時灌水,增施腐熟有機肥等方法,黃瓜生長期間發生根結線蟲病,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0%佳盛微囊懸浮乳劑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25~0.5公斤,一般灌1次即可。
(嘯醒 摘自《中國花木網》)
▉藥用植物▉
117、防風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ez.)Schischk.的根。主產于東北、河北、四川、云南等地。春秋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
功效:發表散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
應用:1、用于感冒頭痛,風疹瘙癢。本品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為用,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以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又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與羌活、藁本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濕湯;還可用治風熱表證,發熱惡風、咽痛微咳者,常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同用。若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散風止癢、活血消瘀藥同用,如消風散。
2、用于風濕痹痛。本品祛風散寒,勝濕止痛,適用于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可配伍羌活、桂枝、姜黃等祛風濕藥,如蠲痹湯。
3、用于破傷風證。本品能祛風止痙。用治風毒內侵,貫于經絡,引動內風,角弓反張的破傷風證,常配伍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藥同用,如玉真散。
4、此外,用于肝郁侮脾,腹痛泄瀉。本品炒用,又能止瀉。常配伍陳皮、白芍、白術同用,如痛瀉要方。本品炒炭,尚可用治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血虛發痙者慎用。 (王小北)
118、荊芥
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地上部分。主產于江蘇、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陰干切段。生用、炒黃或炒炭。
性味歸經:辛,微溫。歸肺、肝經。
功效:發表散風,透疹消瘡,炒炭止血。
應用:1、用于外感表證。本品辛散氣香,長于發表散風,且微溫不烈,藥性和緩,表寒表熱皆可用之。用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者,常與防風、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每與辛涼解表藥銀花、連翹、薄荷等藥配伍,如銀翹散。
2、用于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本品輕揚透散,祛風止癢,宣散疹毒。用治表邪外束,小兒麻疹不透,常與蟬蛻、薄荷、紫草等藥同用,如透疹湯;配伍苦參、防風、赤芍等同用,又治風疹瘙癢,或濕疹癢痛,如消風散。
3、用于瘡瘍初起兼有表證。本品散風解表,兼有消瘡之功,故可用于瘡瘍初起,偏于風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獨活等藥同用,如敗毒散;偏于風熱者,每與銀花、連翹、柴胡等藥配伍,如銀翹敗毒散。
4、用于吐衄下血。本品炒炭長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多種出血癥。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黃、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治便血、痔血,每與地榆、槐花、黃芩炭等藥同用;治婦女崩漏下血,可配棕櫚炭、血余炭、蓮房炭等固崩止血藥。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不宜久煎。發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王小北)
風信子生理性芽腐病的防治
風信子生理性芽腐呈現出部分花序頂部的小花腐爛的癥狀。但是,葉子通常不被損壞。生理性芽腐的先期癥狀為白色而不是乳白色。它經常在移入室內的過程中或其后不久表現出來。這些染病小花的雄蕊玻璃化,凋謝或枯萎。在溫暖、潮濕的溫室環境中,這些死去的小花為經常存在于周圍的腐敗菌、真菌和螨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條件。
如果感染是由歐文氏桿菌引起的,感染的小花灰白色(繼而變褐)。它們潮濕,發出臭味并最后腐爛。臨近的小花也看起來玻璃化。如果感染了青霉菌病癥是呈藍綠色,小花腐爛。在栽培過程的最后階段,特別是在準備將植物投放市場時,真菌會侵染頂部的小花。莖的顏色是褐紅色,小花持續為綠色并可見到藍綠色真菌生長。如果正在做進入市場準備的風信子處于冷、濕的條件下,就會出現這類問題。
病因
導致生理性芽腐的主要原因是最后一朵小花脫水,這是由于冷處理過短造成的。對這種芽腐是否敏感要根據不同品種和種球的尺寸來判定。舉個例子,“Pink Pearl”的敏感性就高于“Anna Marie”。另一個染病原因是常態下存在的青霉菌或歐文氏桿菌侵染了變干的小花,繼而轉移到其它臨近的小花上。如果未被感染的小花被真菌感染,這些小花將變干(盲花)。
防治方法
1、確保種植種球的生根室和自然處理溫度保持在9℃恒溫,不是9℃的處理要使用補償措施。
2、不要過早地將種球移入室內,提供各個品種所需的冷處理。
3、在溫室期內保持23~25℃恒溫,在種植期間溫度降低幅度不要大于1~2℃,以避免溫室氣候中相對濕度較高而引起的青霉菌侵染。千萬不要將水澆灌在花序上,特別是在最后階段。
4、在運送之前,如不能提供貯藏,不要使盆中的土壤過濕,同時確保植株之間有足夠的空氣流通。
(思曉摘自今日苗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