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2年第2期

來源:熱作所    發布時間: 2012-06-28 10:32:21   閱讀:896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2年第2期(總第137期)2011年4月18日


農業部開展蔬菜水果茶葉禁限用高毒農藥專項整治

  2012年2月28日,種植業管理司會同農藥檢定所在湖南長沙召開了“全國農藥管理工作座談會暨農藥檢定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在全國蔬菜水果茶葉主產縣和農藥生產使用大省開展禁限用高毒農藥專項整治。通過強化高毒農藥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規范農藥使用行為、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強安全用藥知識宣傳培訓、鼓勵使用低毒和生物農藥等措施,提高蔬菜水果茶葉質量安全水平。
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周普國總結了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取得的成效,通過連續3年的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農藥產品結構明顯優化,農藥市場秩序顯著好轉,農藥產品質量大幅提升,違法制售甲胺磷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行為基本杜絕。2011年農藥質量合格率達到86.9%,蔬菜農藥殘留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7.4%,分別比2008年提高了15.9和1.1個百分點。農藥管理為保障糧食產量“八連增”、持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周普國指出,“農藥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農藥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面對現代農業對農藥“保產量、保安全”的新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2012年要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會議精神,強化種植業產品專項整治,以蔬菜生產違規使用高毒農藥問題為重點,以新《農藥管理條例》出臺為契機,大力推進農藥市場執法監管和農藥管理法制建設。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在會議上表示,農藥管理要始終緊密圍繞農業和農村的工作大局,堅持以服務農業生產、維護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強化登記審批的權威性和引導性,提高監管和信息服務能力。“針對當前蔬菜用藥缺乏、使用不規范等突出問題,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將組織開展蔬菜用藥專項治理工作,通過聯合試驗、擴作登記、強化使用指導等措施,計劃用5年時間,系統解決蔬菜生產無藥可用問題。”
  會議明確提出了2012年的幾項重點工作:以完善新《條例》相關配套規章為抓手,大力推進農藥管理制度建設;以農藥經營許可為抓手,全面推行農藥市場秩序整頓工作;以加強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為抓手,制定一批農藥合理使用規程,繼續實施低毒生物農藥補貼示范推廣項目,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以蔬菜安全用藥為抓手,切實解決農藥安全使用問題。在蔬菜優勢區域重點縣和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優勢區,全面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                 (思曉摘自 《農業信息網》)

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在福州啟動

  由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與閩臺旭陽(福建)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推動的“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項目2012年3月29日日在福州連江動工,有望成為福建最大的兩岸高科技現代精致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培訓示范基地。
據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秘書長劉冠雄介紹,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一方面能為臺灣農產品銷售到大陸搭建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幫助大陸提升高科技現代農業。
據閩臺旭陽(福建)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江仕杰介紹,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位于福建省連江縣筱埕鎮南山村,占地面積1000畝,第一期將規劃建設總面積為3萬平方米的10個溫室,今年計劃投入1.3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從臺灣購置了4000多萬元的設備,將種植蝴蝶蘭、玫瑰、西紅柿等品種。
作為高科技現代精致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培訓示范基地,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預計今年11月將落成,屆時將舉辦“兩岸農特產品展銷會”。
  福建省農業廳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處副處長鄭錢華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閩臺農業交流示范基地將是今年閩臺農業交流合作的一個新亮點。一方面,臺灣智能化的休閑農業有助于大陸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提升,另外,結合兩岸的農業優勢資源建立培訓基地也是政府鼓勵的方向。  (思曉摘自《新華網福建頻道》)

▉園林植物▉

63、仁面子
人面、銀稔、人面子
Dracontomelon dao (Bl.) Merr. et R.

[科屬]漆樹科仁面子屬常綠大喬木。
[分布]原產我國南部,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和云南等省。
[習性]性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年平均溫度20℃以上、年降雨量超過1200mm地區都能正常生長和結果;較耐寒,冬季氣溫降至0℃時仍不受凍害。仁面子對種植地的適應能力較強,耐瘠、耐旱,老樹板根強大,故抗風力強;不論在平原或丘陵坡地都能生長良好,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壤土或沖積土為最適宜。
[繁殖]一般用播種繁殖。果實充分成熟后,取出種子,除去殘留果肉,洗凈、晾干,然后用沙進行層積貯藏。沙藏至翌春“雨水”前后取出播種,苗齡1年時可出圃定植。
[栽培]定植期以春末“谷雨”前后最為適宜,此時華南地區雨水充足,空氣及土壤均較濕潤,氣候也較溫暖,定植后幼苗易成活,恢復生長也快。定植前,植穴宜施足腐熟基肥。成片種植時株行距6×10m。早期行間空地可適當間作短期作物。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成年樹宜在花前果后施重肥。生長期蟲害主要有天牛危害枝、干,應隨時檢查,及時防治,可采用鐵線人工鉤殺,或用200倍敵敵畏液灌注蟲孔,毒殺幼蟲。
[應用]仁面子樹勢強健,樹體高大,樹姿優美,常用作庭園布置的綠化樹種和行道樹。        (陳金河摘)

64、雞爪槭
青楓、雅楓
Acer palmatum Thunb.

[科屬]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小喬木。
[分布]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北至山東、河南。日本及朝鮮南部亦有分布。
[習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不甚耐寒,華北栽培須選小氣候好的環境。對二氧化硫和煙塵抗性較強。
[繁殖]用播種和嫁接繁殖,種子播種不易保持其特性,故變種及栽培品種常用嫁接繁殖。10月份播種,陰干后即播或濕沙層積,至翌年2月份春播。采用條播,并覆土、蓋草。3月下旬發芽,幼苗在7-8月份需適當遮蔭。嫁接砧木應選2-3年生雞爪槭的實生苗,枝接在春季當砧木芽膨大時進行,但接活后生長緩慢。
[栽培]栽植應在秋冬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大苗帶土球,選擇濕潤、肥沃和半陰地栽植。盆栽要在8月下旬摘除葉片后進行,放半陰、濕潤處,施肥1-2次,促使枝葉繁茂。霜后葉片轉黃變紅,放室內養護。干旱季節要適當澆水,秋季保持土壤稍干燥為好,以免引起秋梢徒長。

 [應用]雞爪槭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葉變紅,勝似紅花,作為盆栽觀賞,或制成盆景美化室內也極適宜。用它孤植于草坪、溪邊、池畔或墻隅、山石旁,具有自然清新的感覺。若叢植或遍植于山坡,入秋時燦若紅霞。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五角楓(A. mono Maxim.)、復葉槭(A. negundo L.)。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杜鵑褐斑病的防治技術

  杜鵑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園林上有廣泛的用途,可培植于樹叢林下、溪邊、池畔以及草坪邊緣,在建筑物的背陰處,可作花籬、花叢配置。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事業的迅速發展,各地引種了大量的杜鵑新品種。由于人工栽培杜鵑不夠注意選擇適宜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忽視了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因而引起病蟲害滋生蔓延,危害嚴重。
        杜鵑褐斑病,也稱黑斑病,是比較容易發生的葉斑病,可引起植株提早落葉,影響杜鵑生長及枝條扦插成活率,進而降低其觀賞和應用價值。
        一、癥狀主要危害葉片,植物下部老葉最先發病。發病初期葉面產生紅褐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展為近圓形,或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病斑直徑2至5毫米。發病后期病斑中央變成灰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深褐色。
        二、發病特點該病主要危害杜鵑的葉子,是由杜鵑尾孢真菌侵染造成的,病菌開始出現若干個褐色小點,隨著小點的不斷擴大,病斑相互連接成片,產生灰褐色霉菌絲,受害葉片從葉柄部開始,由綠色變為褐黃色提早脫落,嚴重時影響杜鵑的生長發育和觀賞價值。
        露地栽培的杜鵑一般從4至5月開始發病,至12月份病害才停止蔓延。溫室栽培的杜鵑全年均可能發病。高溫、潮濕、多雨的環境易導致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危害嚴重,故多雨的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多雨、多霧、露水重時,或一天內澆水太晚,入夜前葉片仍有積水時,都有可能導致病害的發生。
        病菌在葉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隨風傳播。該病的重發期一般多在高溫多濕季節,溫室中,冬季也有發病現象,一般生長較弱植株、小苗、下部葉片、通風條件較差植株和西洋鵑(與毛娟相比)發病較重。
        三、防治方法
        (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進行栽培,如‘南極’、‘五寶珠’等。
        (2)加強栽培管理加強植株病蟲害檢疫工作,選用健康無病蟲害苗木栽植。冬季和早春,徹底清除植株上的病葉及地面落葉枯枝(生長期內也可進行)并結合修剪去掉病枝。注意通風透光,控制濕度,栽培時株(盆)行距不宜過密,夏季要遮陰、防濕、防積水。每天澆水時間不宜太晚,不宜上方澆水,應采取根部澆灌。水的pH值以4.5至6.5為宜,要經常澆施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以促進植株健壯,葉片肥厚,提高抵抗力。
        適當增施硫酸亞鐵,多施用充分腐熟的豆餅、蹄甲、魚腥等有機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的比例。
        盆栽種植者應注意將植株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澆水時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忌積水。經常松土施肥,確保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性。
        (3)化學防治在植株展葉時,每半個月噴灑波爾多液一次,連續噴灑3至4次。杜鵑開花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800倍液噴灑預防,每周一次,連續2至3次。噴克菌800~1000倍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瀟醒摘自《中國花木網》)

唐菖蒲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一、為害癥狀:葉片上現褪綠斑駁,因受葉脈限制常呈多角形,病葉扭曲變窄,花梗、苞葉變小。有時葉片上產生深綠與淺綠相間的斑塊狀花葉。莖部有時現深綠色斑駁。病株明顯變小,黃化,花朵也小,有些品種花朵畸形,花瓣出現碎色。初夏植株上的新葉癥狀更明顯,盛夏氣溫升高,常出現隱癥。唐菖蒲病毒病連年為害造成種球退化,變小,子球減少,嚴重的不產生種球。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有2種:CMV稱黃瓜花葉病毒和Bean yellow mosaic vires,BYMV稱菜豆黃色花葉病毒。BYMV病毒粒體線條狀,長750nm。病毒粒體在細胞質內散生或成團。細胞內有輪狀及束狀內含體。致死溫度55-60℃,體外存活期2-3天,稀釋限點10負4次方。
三、發病特點:兩種病毒可在種球及植株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菜豆黃色花葉病毒可由桃蚜、豆蚜(Aphis medicaginis)及其它蚜蟲傳毒。黃瓜花葉病毒通過汁液摩擦及蚜蟲傳毒,遠距離傳播主要靠帶毒球莖。兩毒原寄主范圍廣。菜豆黃色花葉病毒侵染多種蔬菜、雜草,也是不可忽視的毒源。
四、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留種基地,用莖尖組織培養脫毒種球,獲取無毒苗。對調運的球莖要進行血清學檢測,對帶毒球莖就地銷毀。
(2)發現蚜蟲為害及時噴灑40%氧化樂果 1500倍液或25%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消滅傳毒蚜蟲。
(3)必要時噴灑10%增抗劑1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0.2%高錳酸鉀溶液、10%病毒王水劑500倍液,10天左右1次,共防4-5次。
摘自中國園林網
櫻花病蟲害防治技術
櫻花介殼蟲:為害櫻花的介殼蟲種類頗多,主要有水木堅介、糠片盾介、長白介殼蟲、日本龜蠟介等,成蟲、若蟲刺吸枝葉汁液使植株生長衰弱,同時有些種類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誘發煤污病,影響其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殼蟲的最有利時期,是若蟲孵化盛期,噴施25%亞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
(2)在冬春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至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效果較好。
 櫻花蚜蟲:主要危害櫻花芽、新葉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體內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長緩慢,葉片皺縮卷曲,嚴重者脫落,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發育,導致脫落。該蟲還能分泌大量蜜露,誘發嚴重的煤污病,大大降低被害櫻花的觀賞性。
防治方法:
(1)蟲量不多時,可噴清水沖洗或結合修剪,剪掉蟲枝處理。
(2)于4月中下旬在櫻樹周圍須根最多處埋施15%涕滅威顆粒劑,每棵樹用藥1至2克埋入土深為2厘米,效果良好。
(3)可噴1000至1500倍的50%滅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殺乳油。                                              (思曉摘自《園藝花卉網》)

▉南藥簡介▉

103、五味子

  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ols.的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主產于東北;后者習稱“南五味子”,主產于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取。曬干。生用或經醋、蜜拌蒸曬干用。
性味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效: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應用:1、用于久咳虛喘。五味子酸能收斂,性溫而潤,上能斂肺氣,下能滋腎陰,適用于肺虛久咳及肺腎兩虛之喘咳。治肺虛久咳者,常也罌粟殼同用,如《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治肺腎兩虛喘咳者,常與山茱萸、熟地、山藥等同用,如都氣丸;治寒飲咳喘者,亦可與辛溫宣散的麻黃、細辛、干姜等同用。
2、用于津傷口渴及消渴。本品酸甘,又能益氣生津止渴。治熱傷氣陰,汗多口渴者,常與人參、麥冬同用,如生脈散;治陰虛內熱,口渴多飲之消渴證,多與山藥、知母、天花粉、黃芪等益氣生津藥同用,如玉液湯。
3、用于自汗,盜汗。本品能斂肺止汗。治自汗、盜汗者,可與麻黃根,牡蠣等同用。
4、用于遺精、滑精。本品能補腎澀精。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可與桑螵蛸、金櫻子、龍骨等同用。
5、用于久瀉不止。本品又能澀腸止瀉。治脾腎虛寒久瀉不止者,常與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同用,如四神丸。
6、用于心悸,失眠,多夢。本品既能補益心腎,又能寧心安神。適用于陰血虧損,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多夢等。常與生地、丹參、酸棗仁等同用。此外,其他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選用。
本品研末內服,對慢性肝炎轉氨酶升高者,亦有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王小北)

104、烏梅

  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近成熟果實。主產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干后悶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效: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應用:1、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適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證。常與罌粟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一服散。
2、用于久瀉,久痢。本品又能澀腸止瀉痢。治久瀉、久痢者,常與罌粟殼、訶子等同用,如《證治準繩》固腸丸。
3、用于蛔厥腹痛,嘔吐。蛔蟲得酸則伏,本品極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適用于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四肢厥病證。常與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同用,如烏梅丸。
4、用于虛熱消渴。本品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參等同用,如玉泉散。
此外,本品內服還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瘡毒,并治胬外突。
用法用量:煎服,3~6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適量,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止瀉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服。
(王小北)

大花蕙蘭軟腐病的防治技術

  大花蕙蘭栽培在優良的生態環境中,對空氣濕度要求比較高,一般相對濕度要達到80%至90%。但濕度大時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不流動、光照不足也會造成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癥狀及規律:軟腐病通常侵害大花蕙蘭的葉片、芽、球莖,春季到秋季都可能發生,冬天較少發現,有時常與疫病同時并發,但不太嚴重。它是由一種稱為Erwiniachrysanthem的細菌引起的,其寄主范圍很廣,在蘭科植物中都可以為害。其侵入途徑主要是通過傷口或自然氣孔。在高溫多濕的蘭棚,此病蔓延極快。在100%相對濕度、溫度30℃時,采用人工接種后經過三小時之久,即完成入侵過程。其病癥表現與疫病有些類似,使初養蘭者很難判別。因這兩種病在性質上不一樣,用藥也不同。在田間上我們的判別主要是根據拔出腐爛的病部進行觀察:疫病的腐爛組織無汁液或少汁液,無魚腥味的惡臭,把汁液擠一滴在一杯清水中,沒有發現云霧狀混濁物的擴散;而軟腐病的病部表皮里的細胞都被分解成水液狀液汁,內含有無數白色菌泥,汁液很多,輕輕一碰,汁液就流出來,同時有魚腥味的惡臭,把汁液滴一滴在清水杯中,則可見有云霧狀混濁物向四周擴散。
        防治方法:
        1、環境控制與病株處理:蘭棚要通風透氣,光線要充足。發病時要嚴格控水,及時去除病葉、病株,同時要避免由上而下噴水。特別注意勿使菌泥的汁液污染健株。
        2、藥劑處理:一般的農藥對軟腐病無效,所以一旦發病只好拋棄病株。因此主要是采取預防措施,用40%鋼快得寧400倍液噴灑效果不錯。也可以用68.8%多保鏈微素或18.8%鏈微素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灑1次,連續3至4次。這幾種藥品可采取輪流交換使用,以免植株產生抗藥性。          (瀟醒摘自《中國花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双江| 平湖市| 津市市| 大化| 攀枝花市| 丰台区| 谷城县| 贺州市| 麻阳| 三穗县| 舞阳县| 海丰县| 汾西县| 原平市| 茌平县| 辽中县| 沈阳市| 永顺县| 屏山县| 肥城市| 渑池县| 明溪县| 虞城县| 溧水县| 东台市| 肇东市| 大理市| 子洲县| 高密市| 漳浦县| 乐至县| 福清市| 盐池县| 彰化市| 体育| 广南县| 临猗县| 深水埗区| 玛纳斯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