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1年第6期(總第135期)2011年12月18日
第三屆農博會、第十三屆花博會在漳州開幕
2011年11月20日上午,漳州市東南花都花博園內賓朋云集,喜慶洋溢。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漳州花博園開幕。本屆博覽會由農業部、國務院臺辦、國家林業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主任、中國食品協會會長石秀詩,福建省政協主席梁綺萍,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莊國榮,農業部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張玉香,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道溪、副省長倪岳峰、省政協副主席李祖可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還授予漳州市“中國食品名城”稱號。當天,有關領導、嘉賓參觀考察了博覽會現代農業館、活體展示館、臺灣精品館等。農業部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張玉香,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副省長倪岳峰在省農業廳陳紹軍廳長、黃華康副廳長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福建農業展館饒有興致地參觀我省特色農產品和現代種苗產業展示現場,對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成就進行了充分肯定。黃瑞寶、李志鴻、王貴銘分別代表在漳浦、漳平永福、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創業的臺商,向前來參觀的領導來賓介紹了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情況和臺商投資興業情況。
本次“農博會”現代農業展區由福建省農業廳牽頭布展,位于漳州花博園2號展廳和展館中庭,面積共5000平方米。展覽展示立足兩岸農業合作,以“堅持三個更加注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設立現代農業綜合展區、新品種和新技術展區、新肥料和新農藥展區、新農機具演示區及設區市現代農業展區,共展示3000多種展品,涵蓋現代種植業、現代畜牧、現代種業、農機、農產品加工、閩臺農業合作成果和兩岸農產品貿易等七大類,重點展示我省現代農業,如食用菌、茶業、水果、蔬菜、牧業等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展示我省獨特的對臺優勢及其成果,重點展示100多種引進合作的臺灣優良品種、50多項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和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兩岸農產品貿易成果。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廈、漳、泉、龍區域農業合作簽約儀式在漳舉行
2011年12月2日下午,廈門與周邊“1+3”區域農業合作簽約儀式在漳州舉行。廈門、漳州、泉州、龍巖四市的農業局局長到場簽約,省農業廳廳長陳紹軍、副廳長郭躍進及漳州市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陳紹軍廳長在簽約儀式上指出,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福建農業部門緊緊抓住國務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省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大力促進廈門與周邊區域加強農業合作,既能有效保障廈門市農產品市場穩定供應,又能發揮廈門特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周邊區域農業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我省現代農業建設進程,增強區域農業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也是廈、漳、泉、龍四市(“1+3”區域)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此次四市的簽約合作將本著市場主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就農業投資、產銷對接、農業科技、疫病防控、質量檢測、休閑農業、市場信息等領域加強協作,有效保障區域農產品市場穩定,逐步打造“1+3”區域農業品牌,增強區域農業的整體影響力、競爭力。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59、紅葉烏桕
俏黃櫨、烏果樹、柜柳
Euphorbia wtinifolia L.
[科屬]大戟科大戟屬落葉喬木。
[分布]分布亞熱帶地區,在云南、廣東、福建、廣西等省(區)均有分布。
[習性]熱帶喜光樹種。喜光、不耐陰,有一定的抗風能力。耐暑熱,抗寒力低。當氣溫在15℃以下時生長停滯;持續3~5℃低溫,植株嚴重受害。喜高溫高濕環境及深厚肥沃而供水豐富的微酸性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砂壤、粘壤、礫質壤土中皆可生長,對酸性土及含鹽0.25%以下的土壤中也能適應。較耐干旱,亦稍耐水濕,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長,但過于干燥和瘠薄地不宜栽種。
[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于3月末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剪取半年生至1年生的嫩枝,截成長14cm左右作插穗。剪下的插穗下端浸入清水中數小時,使切口處的白色乳汁流盡洗清,以防在切口處膠結成團,影響發根。浸水后的插穗,插入拌有少量過磷酸鈣的濕沙床內。在全光照下噴霧保濕,約3周可發根,一個半月左右可移入大田培育,苗期施稀薄氮肥水3~5次,秋后停止施肥,入冬后注意覆蓋防霜,1年生苗可出圃定植。
[栽培]我國露地的適宜栽培區為北回歸線以南,其余廣大地區只宜作盆栽,秋后需防寒越冬。為了促進頂枝生長,在育苗過程中可采用適當密植、剪除側芽以及增施肥料等栽培措施,這樣就可獲得直干的苗木供園林綠化之用。移栽宜在萌芽前春暖時進行,如果苗木較大,最好帶土球移栽。栽后2-3年內要注意日常管理工作。萌芽性強,耐修剪,早期截干,可萌發出多條干枝,稍加修剪形成較圓整的樹冠,可提高觀賞價值。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如小地老虎、蠐螬等為害根系;地上害蟲有烏桕毒蛾、刺蛾、大蓑蛾等幼蟲為害樹葉和嫩枝,要注意防治。
[應用]紅葉烏桕是著名的紅葉樹種,從春至冬常年紅葉,濃艷華麗,高貴凝重,在園林中適宜配植池畔、河邊、草坪中央或邊緣,混植林內,紅綠相間,尤為可愛。若成片栽植坡谷,紅葉蕩谷,燦爛若霞,頗為美觀。
(陳金河摘)
60、蝴蝶果
密壁、猴果、山板栗
Cleidiocarpin cavaleriei
[科屬]大戟科蝴蝶果屬常綠喬木。
[分布]分布于貴州、云南和廣西三省區。越南和緬甸也有分布。
[習性]喜光樹種,喜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對土壤適應性較強,酸性土或鈣質土均能生長。
[繁殖]常用播種繁殖。8月份采成熟果實,剝除果殼取出種子,隨采隨播,不要曬干,否則易喪失發芽力。播后覆草,需經常保持苗床濕潤。約10天開始發芽。
[栽培] 1年生苗高60cm以上時,可以出圃定植。管理粗放,蟲害有地老虎、螻蛄、大蟋蟀、綠象鼻蟲等,可用90%敵百蟲500-7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病害主要有莖腐病,宜拔除病苗,并噴灑波爾多液防治。
[應用]蝴蝶木樹皮白色,樹形美觀,枝葉濃綠,并具芳香,是城鎮綠化的好樹種。可作屏障樹或行道樹。(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苗木猝倒病的發生與防治
苗木猝倒病在我國各地普遍發生,它以危害各種苗木花卉幼苗為主,可導致苗木死亡。
癥狀:種子或幼芽未出土時遭受浸染而腐爛,在幼苗期發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莖基部呈現水漬狀病斑,病部黃褐色,縊縮,可向植株上下部擴展,呈線狀。病勢發展迅速,組織崩解,幼莖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內葉邊呈綠色,如果環境潮濕時,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還會長出白色綿毛狀霉。
病因:病原為腐霉屬中一些真菌。常見的是瓜果腐霉和德巴利腐霉。兩種腐霉菌生長最低溫度為5至6℃,最適溫度為26至28℃,最高溫度為36至37℃。高濕度極易發病,并且腐生性較強,能在土壤中的寄生殘體上腐生4年。腐霉菌是土壤習居菌,在土壤中長期腐生,并形成卵孢子度過不良環境,為土傳性病害,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菌絲體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其他有機物上腐生,混入堆肥中越冬,病菌主要由水和人的園藝操作傳播。
發病條件:高濕度是幼苗發病的主要條件。在我國長江流域,5、 6月份有梅雨,有利于病菌的生長發育和傳播,但不利于幼苗的生長,導致幼苗抗病力下降,病加重。
另外,陽光不足,連作,苗圃地選擇不當(如地勢低洼、土質粘重、曾發生過猝倒病又未進行徹底消毒),整地質量差,施用未經高溫腐熟的混有病原體的堆肥,播收不當等均會導致發病。
防治:
1、選地。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較好,不粘重,無病地或輕病地作苗圃,不用舊苗床土。 2、精細整地,深耕細整,施用凈肥。
(嘯醒摘自《中國花卉信息網》)
園林綠化苗圃地化學除草
在園林苗圃栽培過程中,防除雜草是一項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由于人力成本日趨昂貴且效率較低、雜草復發率高,而化學除草不但可以節約用工 60%~80%,降低成本40%~80%,還有除草效率高、除草效果較為徹底等明顯優勢,因此很多地區的植保技術人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開始不斷地研究、推廣林業、苗圃化學除草。普及園林苗圃化學除草技術,適應城市園林建產發展和苗圃科學管理的需要,也逐漸成為當今園林苗圃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技術之一。
一、園林苗圃使用化學除草劑的優勢
1、在園林苗圃中使用化學除草技術,技術性強,除草劑使用嚴格
園林苗圃化學除草是指使用化學除草劑通過噴霧或定向噴霧、涂抹、拌砂封閉等方法,消滅苗圃地雜草的一門實用技術。除草劑的使用,猶如一把雙刃劍,作為一門新技術,正確掌據可以除草而不傷苗,不但可以提高除草效率,還能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反之則會對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根據除草劑對靶標植物的選擇性,可以分為兩類:滅生性除草劑和選擇性除草劑。滅生性除草劑如百草枯、草甘膦、草胺膦異丙胺鹽等幾乎對大部分綠色植物都有殺傷力,因此在園林綠地使用時不能噴到園林植物葉片上,而要進行涂抹或定向噴霧。選擇性除草劑如大殺禾、高效蓋草能、精穩殺得、精禾草克、威霸、拿捕凈等僅對禾本科雜草有效,而對禾本科之外的大多數植物種類安全,因此莖葉噴霧安全有效且省工省時。又如在落葉松苗圃用選擇性除草劑除草醚,在播后出苗前或生育期初期時按照推薦用量使用,能有效的殺死雜草,而對苗木安全;用氟樂靈在楊樹插條葉全放開后,按照推薦用量進行葉面噴霧,除草效果達90%以上,而對楊樹苗卻很安全,甚至有促進生長的作用等等。
2、化學除草持效時間長
人工除草只能起到暫時的效果,持效期短,多數情況小拔草不除根,隨澆水或下雨很快便有新的雜草萌發。而化學除草持效期較長,可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可以在整個生長季節幾乎不用除草。
3、除草劑可與其它農藥、化肥混用,可起到除草滅蟲、防病追肥的作用
如除草劑敵稗+殺蟲劑西維因的不同比例混用,促進雜草體內酶的活性,從而增加了敵稗的藥效,使雜草干枯而死,還起到滅蟲的作用;在落葉松苗圃進行化學除草,可將除草醚與硫酸銨混用,不但減少工序,節省勞力,而且達到增加除草效果和施肥目的,是苗圃培育壯苗、豐產的措施。
4、使用方便、效果好
一般在苗圃地施藥可用噴霧器或灑水車、細眼壺及拌毒土等。以落葉松新播苗床為例,第一次施用圃草封或果爾,第二次施用圃草凈或蓋草能,就可基本控制雜草的危害,施藥作業進度快,除草及時。
5、高效低毒,低殘毒,對人畜安全
對于動物來說,幾乎所有除草劑的原藥是無毒或毒性極低的,因為它的殺滅對象是雜草而不是動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光合作用、干擾植物激素作用、影響植物核酸和蛋白質合成等,所以一般對高等動物的毒性較低。也有一些除草劑品種幾乎沒有毒性。如當前市場上流通的除草劑種類中,唑嘧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劑、笨磺隆水分散性粒劑等除草劑的毒性比食鹽的毒性還低。 但在把除草劑原藥加工成能夠溶解于水便于操作使用的制劑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溶劑、分散劑等某些助劑有一定毒性或毒性較高。如常用的溶劑甲苯、二甲苯對人體有毒等。但有些助劑也幾乎沒有毒性,如滲透劑氮酮,很多醫藥的膏劑當中也在使用。這些有毒的助劑往往沒有專用的解毒劑,因此在生產除草劑的過程中會加入特定的催吐劑避免誤服,如百草枯即如此。 相對于其它農藥產品,除草劑的使用量往往較低。如馬尾松苗床使用撲草凈有效量每畝100~200克,就可有效地防除雜草。因此除草劑對環境的污染相對較低,大多數除草劑和環境是兼容的。即便有一定殘留,也會在短期內逐漸被環境因素、土壤因素降解。
6、減少了苗床的病蟲害
有些病蟲害就雜草的庇護下傳播、蔓延,如毀滅性的五針松皰銹病以茶標子為中間寄主,化學除草能有效的防除中間奇主,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7、降低播種量
化學除草使用技術得當,除草效果好,并保證苗圃全苗,可以降低播種量。如落葉松新播,按規定每畝播6.5公斤,使用除草醚后,每畝可節約種子1.5~2公斤。而人工除草如誤農時,雜草的大量滋生易把苗木欺死,播種量要適當加大。 8、保持土壤結構 苗圃常用的除草劑,它在土壤中通過淋溶、土壤吸附、光分解、微生物降解等各個途徑,降解較快,土壤物理結構不被破壞,致死的雜草覆蓋在土表,具有防風固沙、保墑的作用。
二、園林苗圃化學除草發展趨勢
1、由單一使用除草劑逐漸到混用或交替使用各種除草劑,避免抗性雜草群落的形成
由于長期單一使用一種除草劑,逐步形成了抗性雜草群落,如多年使用除草醚的地塊中,菊科、石竹科的雜草大大增加,甚至成為主要優勢的危害雜草。利用不同除草劑混用或交替使用,對于不同種類雜草的防除,可以避免一些抗性雜草群落的形成。
2、合理使用除草劑的劑型與方法并不斷在生產中得到完善
在土壤處理前可采取灌澆催促雜草萌發,用殘效期短的觸殺型除草劑消滅雜草幼苗。一般在播種后出苗前使用可濕性粉劑。在苗期使用顆粒劑或毒土,施用方便,對苗木安全,成效期長。近年來,還有一種紙型除草劑,它是將除草劑浸入紙、同等纖維中制成。特別適用于播種后出苗前使用,施用方便,藥物分布均勻,藥效持久,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劑型。
3、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選擇性強的除草劑不斷地篩選涌現
目前林用除草劑如蓋草能、果爾、拿捕凈、氟樂靈等,在苗前或苗后使用,只要正確掌握使用技術,對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很有發展前途。但我國生產領域流通的除草劑,在苗期使用的藥劑種類仍然不多,而被稱之為滅生性的除草劑草甘膦、克無蹤,在檜柏、油茶、茶樹苗圃中,作葉面定向噴灑,使藥液不接觸幼嫩莖時,對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對土壤無殘留,在苗圃中應用是很有前途的除草劑,需進一步作研究。
4、對除草劑解毒劑的研究逐步引起技術人員的重視
目前苗圃一旦出現藥害,就沒有措施解除,從而使化學除草劑的應用仍處于被動的地位。在國外已有不同品種的安全劑、解毒劑,經處理后的苗木如果發生中毒,及時噴施可以避免藥害。
5、施用技術的研究
最近有些國家推廣超低容量施藥技術,即在噴霧技術方面作了改進,使霧滴變小,用藥濃度提高,在不影響除草效果的情況下,單位面積的用藥量降低,大大提高施藥效率。
6、對雜草生長習性的研究
根據人們對雜草抗性增長變化的研究,發現很多雜草有兩個時期對除草劑敏感。一個是萌發后不久,種子內部養料消耗盡了,但還不能合成足夠養分時;另一個是開花結實期。在這兩個時期施藥,用藥量少,效果好,在后一時期用除草劑處理雜草,使雜草種子提前脫落,不能成熟萌發,減少雜草的發展。 (蕭醒摘自《中國草坪網》)
▉南藥簡介▉
99、枳實
為蕓香科小喬木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或香櫞Citrus wilsonii Tanaka.和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L.) Raf.的未成熟果實。主產于四川、江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省。7-8月采收,橫剖成兩半(枳實小者不剖開亦可),曬干。用時將原藥洗凈,悶一夜使軟,切片。生用或麩炒用。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應用:1、用于食積停滯,腹痛便秘,以及瀉痢不暢,里急后重之證。枳實苦泄辛散,行氣之力較猛,故能破氣除脹,消積導滯。如食積不化,見脘腹脹滿,噯腐氣臭者,可配山楂、麥芽、神曲等以消食散積;若熱結便秘,腹痛脹滿,可配厚樸、大黃以行氣破結,瀉熱通便,即小承氣湯;如脾胃虛弱,運化無力,食后脘腹痞滿作脹者,常與白術配伍,即枳術丸,可消補兼施,以健脾消痞;如濕熱積滯,瀉痢后重者,可配大黃、黃連、黃芩等藥以瀉熱除濕,消積導滯,如枳實導滯丸。
2、用于痰濁阻塞氣機,胸脘痞滿之證。取本品行氣消痰,以通痞塞之功。如胸陽不振寒痰內阻,見胸痹而兼心下痞滿、氣從脅下上逆者,可配薤白、桂枝、瓜蔞等同用,如枳實薤白桂枝湯;若心下痞滿,食欲不振,神疲體倦者,可配厚樸、半夏曲、白術等品,如枳實消痞丸;如病后勞復,身熱,心下痞悶者,可配梔子、豆豉,即枳實梔子豉湯。
此外,本品還可用于胃擴張、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宜配補氣藥同用,始可鞏固療效;近年發現又有升高血壓作用。
用量:3~10g,大劑量可用15g。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及孕婦慎用。 (王小北)
100、檳榔
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檳榔Areca cathecu L.的成熟種子。主產于海南、福建、云南等地。冬春兩季果實成熟時采集,剝去果皮,曬干,浸透切片。別名:大腹子、海南子。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胃、大腸經。
功效:殺蟲,消積,行氣,利水。
應用:1、用于多種腸寄生蟲病。本品能驅殺絳蟲、姜片蟲、鉤蟲、蛔蟲、蟯蟲等多種腸寄生蟲,并有瀉下之功,有助于驅除蟲體。對絳蟲病療效較佳,對驅殺豬肉吸收絳蟲尤為有效;如與南瓜子配合同用,可增強驅殺牛肉絳蟲之力。
2、用于食積氣滯,腥脹便秘,以及瀉痢后重等證。本品辛散苦泄,既能行氣消積以導滯,又能緩瀉而通便。對上述諸證,常與木香、青皮、大黃等品配伍同用,如木香檳榔丸。
3、用于水腫、腳氣腫等證。本品有行氣利水之功。治水腫實證,常與商陸、茯苓皮、澤瀉等配伍,如疏鑿飲子;對腳氣腫痛證屬寒濕者,常與木瓜、吳茱萸、陳皮、紫蘇等配用,如雞鳴散。
此外,尚可用于瘧疾,如常用截瘧方劑截瘧七寶飲的組成中即有本品。
用量用法:6~15 g。單用殺絳蟲、姜片蟲時,可用60~120 g。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 (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