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1年第5期(總第134期)2011年10月18日
省農業廳陳紹軍廳長在漳州、莆田等地調研農業工作
2011年9月3日-8日,省農業廳陳紹軍廳長在漳州平和、泉州南安、廈門同安及莆田城廂等地調研農業工作。在當地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陳廳長重點就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災后農業恢復生產等情況開展調研。
在平和,陳廳長實地查看了蜜柚生產發展情況,并與相關企業、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陳廳長了解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強調要抓好產業集群化發展,農業部門要積極探索研究集群化發展的最佳模式,努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的優化升級,做強做大主導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在莆田,陳廳長重點了解當地臺風災后農業生產恢復情況。陳廳長強調,對于水稻、果蔬等種植業,要加強分類技術指導工作,對受災嚴重的絕收田塊,要千方百計做好改種、補種,要特別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植保技術人員要深扎受災一線,密切關注、監測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切實落實好關鍵防控措施。畜牧業方面,要全力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確保災后無重大疫情發生。
此外,陳廳長還就農村信息化建設、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情況開展了調研,并提出了具體相關指導性意見。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黃華康副廳長赴莆田督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2011年10月19日-20日,省農業廳黃華康副廳長帶領廳獸醫處朱國炳副處長到莆田市督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在莆田市農業局、有關縣(區)政府和農業局負責同志的陪同下,黃華康副廳長先后到涵江區江口鎮、仙游縣楓亭鎮畜牧獸醫站,聽取并詳細了解有關縣(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及相關工作情況。
督查期間,黃華康副廳長還到莆田優利可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莆田廣東溫氏家禽有限公司、絲絨(白絨)烏骨雞遺傳資源保種場、莆田市鄉里香黑豬保種開發公司等實地調研動物疫病防控、畜禽保種和畜牧業生產發展情況。
黃華康副廳長充分肯定了莆田市有關縣(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地方良種繁育保護和畜牧業生產發展取得的成效,強調要千方百計抓好動物疫病防控,想方設法發展畜牧產業。當前,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強制免疫要到位。要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當,確保畜禽強制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國家規定要求。二是應急管理要落實。要認真做好應急值守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確保一旦發現突發或疑似動物疫情,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科學處置,確保疫情不擴散。三是檢疫執法要規范。要規范檢疫監管,加大執法力度,防止染疫動物及其產品流入市場,確保動物產品衛生安全和畜牧業生產安全。 (思曉摘自《福建農業信息網》)
歐盟檢疫新政或影響我花木出口
歐盟委員會新近出臺了進境植物檢疫證書核查新政,新政要求:自2011年10月1日,歐盟國家加強核查進境植物檢疫證書附加聲明;自2012年1月1日,如附加聲明不符合要求,相應的貨物將被拒絕入境。
歐盟對進境植物檢疫證書核查涉及的產品包括水果、蔬菜、谷物、馬鈴薯制品、種子、苗木、切花、切枝、土壤及栽培介質。2005年以來歐盟就對進口植檢證書附加申明有要求,但對證書核查沒有規定。本次新政實質是歐盟在產品質量本身設置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在進口文件核查環節增設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這意味著上述產品輸歐不僅質量本身須符合歐盟要求,而且植檢證書也須符合歐盟規定。歐盟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證書不符合要求將拒絕入境,這是一種極為嚴厲的處置措施。
歐盟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是我國苗木、水果等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但歐盟對進口苗木、水果等鮮活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要求非常嚴格,有關人士稱,本次新政的出臺勢必對我國相關產品輸歐貿易產生負面影響。 (盧松茂 摘至中國花卉報)
▉園林植物▉
57、桃花心木
大葉桃
Swietenia mahagoni (L.) Jacq.
[科屬]楝科桃花心木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南美洲,熱帶地區都有栽培。
[習性]性喜高溫,耐旱,生長適溫為22~30℃。
[繁殖]可用播種繁殖。春、秋季為播種適期,播種成苗后,假植于田間并注意肥水管理,苗高2m以上即可定植。
[栽培]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日照要充足。幼株需充足水分,應避免干旱。春、夏季為生長旺盛期,每1-2個月施肥1次。冬至早春寒流來襲,常有半落葉現象,可趁此整枝修剪,剪去主干下部側枝,能促使植株快速長高。
[應用]桃花心木成年植株枝葉蒼翠,為優良的庭園樹、行道樹。 (陳金河摘)
58、楝樹
苦楝、楝棗子
Melia azedarach L.
[科屬]楝科楝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黃河流域從南至華東及華南等地均有栽培;印度、巴基斯坦及緬甸等國亦產。多生于低山及平原。
[習性]喜光,不耐蔭蔽;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力不強,華北地區幼樹易遭寒害。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鈣質土壤及含鹽量0.46%以下的鹽堿土中均可生長。稍耐干旱、瘠薄,但在積水處生長不良;以土層深厚、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強,抗風。生長快,壽命短,30-40年即衰老。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但對氯氣抗性較弱。
[繁殖]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11月采種,浸水漚爛后搗去果肉,洗凈陰干后貯藏在陰涼干燥處。在暖地冬播或春播均可,播前用水浸種2-3天可使出苗整齊。楝樹每粒果核內有4~6粒種子,出苗后成簇生狀,苗高5~10cm時間苗,每簇留1株壯苗即可。7-9月是小苗生長旺期,可追肥2~3次。當年苗可達1~1.5m。
[栽培]由于須根較少,苗木移栽易發生枯梢現象。楝樹往往分枝低矮,影響主干高度和木材使用價值,采用“斬梢接干法”能收到良好效果。其做法是連續2-3年在早春萌芽前用利刀斬梢1/3~1/2,切口務求平滑,呈馬耳形,并在生長季節及時摘去側芽,僅留近切口處1個壯芽作主干培養,這樣可促使主干生長高而直。栽培管理簡單,病蟲害較少。
[應用]楝樹是華北南部至華南、西南低山、平原地區、特別是江南地區重要的四旁綠化及速生用材樹種。 樹形優美,葉形秀麗,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朵,頗為美麗,且有淡香,加之耐煙塵、抗二氧化硫,因此也是良好的城市及工礦區綠化樹種,宜作庭蔭樹及行道樹。在草坪上孤植、叢植,或配植于池邊、路邊、坡地都很適合。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香樟潰瘍病
香樟潰瘍病又稱香樟爛皮病、香樟腐皮病、香樟干腐病,分布于廣東、陜西、云南、浙江、湖南、安徽,為害樹皮。病原菌為子囊菌亞門真菌茶蔗子葡萄座腔菌,通過傷口、病苗,殘體、昆蟲、林事操作、氣流、風雨等傳播。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間以及9月下旬為病害發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漸停止蔓延。
癥狀 (1)潰瘍型:發病初期,根莖部向上至樹干約1.3~1.5m范圍內的皮層,呈魚鱗狀灰黑色斑紋。黑色斑紋上方的皮層有銹紅色皰疹狀凸起,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皰疹中央縱向裂開、干縮,接著,皰疹擴展成灰白色縱向長梭狀干枯病斑,灰白色病斑的周圍皮層稱銹紅色翹起,脫離木質部,腐爛。病斑連成片,包圍樹干一周,并迅速向樹干上部發展,直到樹干頂部或側枝。最后,植株樹皮大部分腐爛或脫落,木質部裸露、腐爛、整株枯死. 植株在干旱、缺水環境下,皰疹干癟而不開裂,也不呈灰白色病斑,而是和皰疹周邊的皮層一起呈紅褐色,伴有縱裂,并以樹干1/3周的寬度向樹干上方發展,樹干1/3的樹皮也隨著病情的急劇發展,而翹起、直至全部脫離木質部,呈半邊枯癥狀,被風吹折。在干旱狀況下,全株枯死。從樹皮顯癥到整株枯死,歷時一般兩個月左右。(2)灰斑型:發病初期,根莖部向上至樹干約1.3~1.5m范圍內的皮層,呈魚鱗狀灰黑色病斑。病斑上方的皮層有銹紅色皰疹,泡內充滿淡褐色液體,水泡破裂后,皰疹中央縱向裂開,液體流出、裂口干縮,皰疹成灰白色病斑,并不斷擴展成灰白色縱向長梭狀病斑,很多病斑連成片,包圍樹干一周,并迅速向樹干上部發展,直到樹干頂部或頂部的叉枝,樹皮呈濕腐狀。最后,樹皮失水,一塊一塊的脫離木質部,木質部裸露、腐爛、整株枯死,有的呈半邊枯癥狀,易被風吹折。在干旱狀況下,全株枯死。從樹皮顯癥到整株枯死,歷時一般3個月左右。該病發展比較緩慢,一般發生在樹體健壯、生長勢良好的植株上。(3)黑干型:發病初期,根莖部皮層呈魚鱗狀黑色斑紋,繞樹干一周發黑、干枯,并不斷向樹干上方發展、蔓延、直到樹干頂部,在向上部蔓延的過程中,斑紋交界處裂開、干縮、發硬,最后整株枯死。有的黑色干枯皮層,只以樹干半周或1/3周向樹干上部發展,直到樹干頂部,病健交界處裂開,樹干表皮呈兩條縱向直線狀裂口,裂口處樹皮翹起,脫離木質部,直線間的樹皮發黑、枯死、脫離木質部、整個植株呈半邊枯狀態,植株停止生長或生長很慢,暴露的木質部慢慢枯死、腐爛,最后樹干折斷。該病蔓延比較快,在干旱的環境下,蔓延加快,植株迅速枯死。該病只發生在樹體較弱的大葉香樟或小葉香樟上,漲勢較好的大葉香樟一般不會發生該病。
發生規律 該病原菌以菌絲和子囊孢子在病組織和病殘體上越冬,由傷口或皮孔侵入植株,從皮孔或傷口處產生皰疹,即病原菌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可隨氣流、風雨、昆蟲或林事操作進行傳播,分泌毒素,堵塞篩管,影響水分輸送而導致樹體病變。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間以及9月下旬為病害發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漸停止蔓延。該病對小樹和大樹均有危害。移栽時根系傷口多、根盤留的太小、根系留的太短、樹體傷口多易發病,樹勢衰弱易發病。受低溫凍害的發病重。因防凍為樹干包裹的薄膜,在高溫時沒清除掉的植株易發病。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栽植過深易發病,過分干旱時發病重。害蟲危害重的植株發病重。香樟為常綠大喬木,是南方樹種,不少地方1至3月就栽植香樟,此時土溫較低,苗木根系尚未萌動,而地上部分的生理活動已經開始,造成苗木水分失衡,抗性降低易發病。長途調運,在途時間長,苗木失水過多易發病。品種間對該病的抗性有差異,小葉香樟較大葉香樟發病重。
防治措施 (1)移栽時用藥:如果定植地已流行樹木潰瘍病,定植時應用50%辛硫磷乳油等內吸藥劑或3%米樂爾顆粒劑或10%克線丹顆粒劑或3%呋喃丹顆粒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以防治地下害蟲危害造成病菌傳染和本土病菌危害。(2)發病前噴淋或澆灌: 20%絡氨銅鋅水劑400倍液 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1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50%福美霜+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的混合液 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半量式波爾多液3~5次孢子釋放期噴施代森錳鋅和波爾多液效果較好。(3)發病后噴淋或澆灌: 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1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涂抹法:發病初期的樹體,可用排筆蘸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涂抹病部。 (盧松茂摘自《百度網》)
草坪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草坪上棲息有多種有害昆蟲。它們取食草坪草、污染草地、傳播疾病,常使草坪遭受損毀,嚴重影響草坪的質量。因此,消滅害蟲,保護草坪,是草坪建植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1.蝗蟲類:蝗蟲類屬直翅目蝗總科。蝗蟲食性很廣,可取食多種植物,但較嗜好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喜食草坪禾草,成蟲和若蟲蠶食葉片和嫩莖,大發生時可將寄主食成光稈或全部食光,是農、林、牧和綠化業的一類重要害蟲。多在5-9月發生。
防治方法:①發生量較多時,可采用藥劑防治,常用的藥劑有2.5%敵百蟲粉劑、3.5%甲敵粉劑、4%敵馬粉劑噴粉,每公頃30公斤。50%馬拉硫磷乳劑、75%殺蟲雙乳劑、40%氧化樂果乳劑1000~1500倍噴霧。②毒餌防治:用麥麩100份+水100份+1.5%敵百蟲粉劑2份(或用40%氧化樂果乳油等0.15份)混合拌勻,每公頃22.5公斤,也可用鮮草100份切碎加水30份拌入上述藥量,每公頃112.5公斤,隨配隨撒,不宜過夜。陰雨、大風和溫度過高或過低時不宜使用。③人工捕捉:數量不太多時,可用撲蟲網全面捕捉,也可減輕危害。
2.小地老虎:幼蟲體長55~57毫米,頭寬3~3.5毫米;全體黑褐色稍帶灰色;股足趾溝15~25個不等,除第一對腹足有時不到20個外,其余均有20個以上。成蟲體長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體色灰褐,有黑色斑紋,觸角雌蛾絲狀,雄蛾雙櫛狀;前脛節側面有刺。專食草坪草嫩莖嫩葉,嚴重時能造成草坪中的“禿斑”。
防治方法:在小地老虎夜間出來覓食時,用1:1000敵百蟲液噴殺,也可在凌晨進行化學誘殺。
3.螻蛄:螻蛄成、若蟲均在土中食剛發芽的種子、根及嫩莖,使植株枯死。這類害蟲還可在土壤表層穿掘隧道,咬斷根或掘走根周圍的土壤,使根系吊空,造成植株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①利用螻蛄趨光性強的習性,設置黑光燈誘殺。②用毒谷防治,即用90%晶體敵百蟲30倍藥液、浸泡半熟且晾干后的谷子。③用50%辛硫酸乳油1000倍液灌根,效果亦好。
4.蠐螬:蠐螬是綠地、草皮等的主要害蟲之一,由于綠地不能翻耕,更有利于其繁殖。受害的草坪草根系被其截斷,咬食一空,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①種子處理。用50%辛硫磷乳油、50%對硫磷乳油、40%樂果乳油、20%甲基異柳磷乳油等藥劑為種子量的0.1%~0.2%,40%甲基異柳磷乳油用量為0.1%~0.125%。先將藥劑用種子重量的10%的水稀釋,然后噴拌于待處理的種子上,堆悶10-15小時,使藥液充分吸滲到種子后即可播種。②土壤處理。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加水3~5倍,噴拌在25~30千克的細土中撒施。用2%甲基異柳磷粉劑2~3千克或40%的乳劑250克,拌細土25~30千克撒施后淺耕。
5.粘蟲: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形成小圓孔,3齡后形成缺刻,5~6齡達暴食期。危害嚴重時將葉片吃光,使植株形成光桿。
防治方法:常用1:1000敵百蟲噴殺。
6.麥長蝽:主要危害草坪草葉子,有時也危害其莖。被刺吸式口器刺傷的葉片,先出現黃色小斑點,小斑點擴大成黃褐色大斑,造成葉片皺褶,輕者阻礙草坪草生長、發育,重者造成植株干枯而死亡。
防治方法:每平方米草坪用2.4毫升西維因乳劑或2克50%可濕性粉劑,也可用2.4毫升氯丹4E乳劑、地亞農1.2~2.4毫升25%乳劑或1.4克25%可濕性粉劑或19.6克5%顆粒殺蟲。
7.草地螟:蛀食草根及莖部,使供水中斷,導致莖、葉發黃、枯死。
防治方法:用2.5%敵百蟲粉劑噴粉,每公頃22.5~30千克。90%敵百蟲結晶1000倍液(加入少量堿面)、50%馬拉硫磷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魚藤精乳油800倍液噴霧。還可用每克菌粉含100億活孢子的殺螟桿菌菌粉或青蟲菌菌粉200~3000倍液噴霧。 (思曉摘自《摘自中華園林網》)
▉南藥簡介▉
97、干姜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n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主產于四川、湖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曬干或烘干。切片生用或炮用。
性味歸經:辛,熱。歸脾、胃、心、肺經。
功效:溫中,回陽,溫肺化飲。
應用:1、用于脾胃寒證,癥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干姜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陽氣,凡脾胃寒證,無論是外寒內侵之實證,或陽氣不足之虛證均適用。可單用,如《千金方》治中寒水瀉、《外臺秘要》治脘腹卒痛,均以干姜為末,水飲調服。復方應用,一般可配伍其他溫中藥。若胃寒嘔吐,可配伍降逆止嘔的半夏,干姜散即是其例。若脾胃虛寒者,應與補脾益氣的人參、白術、甘草配伍,如理中丸。
2、用于亡陽證。干姜辛熱,通心助陽,祛除里寒,與附子同用,能輔助附子以增強回陽救逆功效,并可減低附子的毒性。四逆湯中用之,即是此義。
3、用于寒飲伏肺,見咳嗽氣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本品能溫散肺寒而化痰飲。常與麻黃、細辛、五味子等同用,如小青龍湯。
用量:3~10g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王小北)
98、姜黃
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黃Curcuma laonga L.的根莖。主產于四川、福建,臺灣、江西、云南等地亦產。秋冬兩季采挖,洗凈泥土,用水煮或蒸熟至透心為度,曬干。除去須根及外皮。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應用:1、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經閉腹痛等證。能破血行氣,通經止痛。常與當歸、白芍、紅花、延胡索等配伍、
2、用于風濕臂痛。本品辛散溫通,能外散風寒,內行氣血,長于行肢臂而活血利痹止痛。常與羌活、海桐皮、當歸、芍藥等同用,如舒筋湯。
此外,姜黃與大黃、白芷、天南星、天花粉等品配伍合用,研末外敷,可用于一切癰瘍瘡癤初起;紅腫熱痛,屬陽證者,也是取本品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如意金黃散即是一證。
用量用法:5~10g。外用適量,以凚油或菜油調勻成膏,外敷。 (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