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1年第1期(總第130期)2011年2月18日
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
2011年1月28日,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2010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部署了2011年農業工作。省農業廳領導和全廳副處級以上干部及各設區市農業(畜牧獸醫)局局長、辦公室主任、各縣(市、區)農業局長等近300人參加了會議。中國民盟福建省委專職副主委陳榕、中國農工黨福建省委副主委劉獻祥,以及省農業系統民評代表、省統計局原副巡視員滕通快和民評代表、省石油化工設計院原總工程師、高工戴志平應邀出席會議。
會上,農業廳檀云坤書記宣讀了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對會議所作的重要批示。張副省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農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他說,過去的一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取得了防災抗災的重大勝利,圓滿完成了全年農業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糧食生產平穩發展,閩臺農業合作持續先行,農產品出口大幅增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農業“五新入戶”加快推進,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有力有效,農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業工作取得的好成績,為維護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副省長指出,2011年是 “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之年,希望全省農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按照省委、省政府“繼續實施五大戰役,大干‘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要求,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積極推進農業改革創新,力爭新一年農業各項工作上新水平,農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為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陳紹軍廳長作會議主報告。陳廳長指出:201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全省各級農業部門按照中央“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要求,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決策部署,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積極應對,扎實推進“抓糧食穩定發展、抓優勢產業提升、抓合作持續先行、抓五新進村入戶、抓防控安全保障、抓沼氣建管并重”等重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依靠項目帶動和品牌帶動,推動全年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2071.60億元,增長3.5%,其中農業產值848.89億元,增長2.7%;牧業產值375.67億元,增長2.4%。全省農墾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3.5 億元,增長12 %。農民人均純收入7427元,實際增長7.5%,我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0年農業工作任務的完成,標志著農業“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勝利實現。過去的五年,農業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二是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是閩臺農業合作和農業對外交流上新臺階。四是農業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五是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六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陳廳長代表省農業廳向長期奮斗在農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向長期關心支持農業工作的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紹軍廳長強調,2011年我省農業工作要圍繞“精細、高效、促增收,生態、安全、可持續”的目標,著力推進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創新和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提升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深入推廣農業“五新”,擴大農業開放合作,大力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推動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新跨越。力爭2011年實現農牧業產值增長3.5%;糧食播種面積1930萬畝,糧食總產力爭有新的增長;水果增加5萬噸,蔬菜增加10萬噸,茶葉增加1萬噸,食用菌增加5萬噸(鮮貨),肉蛋奶產量增加6.6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2%。2011年要以“一穩定兩提升三加快兩保障”(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提升優勢產業水平、提升閩臺合作層次,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加快推廣農業“五新”、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安全)等重點工作為抓手,同時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強化公共服務,加強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全面推進新一年農業各項工作,實現“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良好開局。
黨組書記檀云坤作會議總結,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注重創新跨越。要在思想觀念、優勢發揮、閩臺合作和設施農業、科技創新上力求跨越。二是要注重增收目標。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要與經濟總量、城鎮居民收入實現同步增長12%的要求。為此,全省農業系統要認真分析研究,細化增收措施,突破重點難點,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實現省委省政府農民增收的既定目標。三是要注重項目帶動。各地農業系統要根據省里的部署堅持實施項目帶動,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把資金整合到重點項目上,集中力量抓落實,有效運作促突破,加強監管增效益,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做大做強本地優勢特色產業,凸顯亮點,突出成效。各級農業系統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抓緊生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爭取有更多項目進入國家和省里的規劃盤子。四是要注重質量效益。要大力開展“有機肥施用工程”,要立足當地的主導產業和主要產品,制定縣級有機肥施用推廣方案,建立增施有機肥示范片,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積極引導扶持建設有機肥廠,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綠肥,不斷改良土壤,進一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五是要注重安全保障。要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安全,要確保植物病蟲害防控安全,要重視抓好農機生產安全。六是要注重服務到位。要落實好關鍵技術措施,抓好惠農政策落實。狠抓作風轉變,扎實推進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我省農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紀律保證。
檀書記還強調,當前各級農業系統要重視抓好春耕備耕和田管工作。立春將至,農事緊迫。各級農業系統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調運、調劑和供應,減少銷售環節,降低農資價格;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促進放心農資進村入戶,以滿足春耕需要。要加強在田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泛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落實防寒防凍措施,降低因災損失,確保春季有一個好的收成,為“十二五”開局之年增產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會上,還表彰了全省10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2010年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全省糧食生產大戶。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49、刺桐
廣東象牙紅、木本象牙紅
Erythrina variegata L.
[科屬]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熱帶亞洲。我國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福建、四川、貴州等地均有栽培。
[習性]性強健,生長迅速,喜高溫、濕潤、向陽的環境和排水良好而肥沃的砂質壤土。忌潮濕的粘質土壤。不耐寒,在寒冷地區溫室栽培,冬季室溫需保持4℃以上。
[繁殖]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播種或高壓繁殖。扦插,于4月間選充實枝條,長約10-15cm,插入沙土中。插后需注意澆水保濕,遮蔭,極易生根成苗。
[栽培]幼齡樹應注意修剪,以養成圓樹形。溫室盆栽要用大缸。春、夏要求水分充足,通風透光。炎熱季節需放置室外半陰處養護。5-8月每隔2周施液肥1次。冬季要控制澆水,維持盆土濕潤即可。老齡植株,要適當截干,重發枝葉后,可調整株形。
[應用]刺桐枝葉扶疏,早春先花后葉,紅艷奪目。適宜作行道樹或植于庭院。也可盆栽。 (陳金河摘)
50、龍芽花
小象牙紅,珊瑚樹
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L.
[科屬]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于熱帶美洲,我國華南及華東地區均有栽培。
[習性]喜高溫高濕,能耐暑熱,亦能耐0℃左右低溫及霜凍。喜光,較耐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
[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繁殖。采集的果實陰干沙藏至翌春播種,播前用60-80℃熱水浸種,冷卻后浸泡24h以利發芽整齊。扦插選取1-2年生枝條作插穗,插入濕沙床內,約1個月發根。
[栽培]選擇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壤土,地栽可用腐熟垃圾或人畜糞肥作基肥,盆栽宜用塘泥作基質。較耐修剪,樹枝不甚整齊,花后需及時修枝整形。花前和花后各施復合肥1次,以利植株生長和花芽形成。
[應用]龍芽花花期較長,從5月份至7月份陸續有花開放,如火炬高舉,妖艷繁華,適宜于庭院、公園、水濱等處種植,可作花籬、花叢,亦可作盆栽或切花。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果園害蟲冬春時節無公害防治
冬滅一粒卵、夏除百只蟲。冬令時節,危害果園的各類害蟲紛紛潛藏越冬。因此,利用害蟲休眠越冬的生活習性,有效滅殺各類果園害蟲是減輕夏秋蟲害,達到殺一除百效果的大好時機。下面,將果園主要害蟲(蚜類、食心蟲、螟類及蛾類)冬春季無公害防治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蚜類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1、農業防治。入冬后,在果園冬季管理時,要徹底刮除果樹的老樹皮,清除樹體上的殘附物,剪除蚜害枝條后集中燒毀,可消滅危害果樹的蚜蟲、梨二叉蚜、黃粉蚜等多種蚜蟲的越冬蟲卵。
2、無公害藥劑選用。果樹(蘋果、梨、桃等)早春發芽前,向果樹均勻噴霧5%柴油乳劑,不僅能滅殺在果樹上隱匿越冬的蘋果蚜蟲、梨二叉蚜、黃粉蚜及桃蚜的越冬蟲卵,且對防治葉螨、介殼蟲也具有良好效果。果樹花前花后,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6000~8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上述藥劑任選一種即可)對果樹均勻噴霧,可滅殺桃蚜等多種蚜蟲蟲卵。
二、食心、螟類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1、防治食心蟲。入冬后至果樹發芽前,刮除果樹老樹皮集中燒毀,清除吊樹用的繩和支桿。早春時節是越冬幼蟲脫果期,在樹干上束草(或草繩)可誘集越冬的蘋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1個月后摘下草束焚燒滅殺。
2、防治螟類害蟲。防治時,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越冬蟲芽。果樹花期時,若發現樹上有鱗片不脫落的花芽和凋萎的花序,即表明有果螟幼蟲潛伏,要立即將其中的幼蟲殺死。在幼蟲密度大的果園,一定要抓住越冬害蟲出蟄轉芽(即果樹花芽開綻期)期選用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對果樹均勻噴灑,噴灑后12小時內若遭雨淋,應按上述方法重新噴霧。
三、蛾類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1、農業措施。蛾類害蟲的幼蟲常隱藏在果樹翹皮等處越冬。入冬后,要及時刮除果樹主側枝的老翹皮和剪鋸口周緣的老樹皮,摘除樹干上的干葉集中滅殺處理,可滅殺棉褐帶卷蛾越冬幼蟲。芽白小卷蛾的越冬蟲苞冬季不落,應結合果樹冬剪將蟲苞剪掉,集中燒毀或深埋。早春時,果樹生長期若發現棉褐帶卷蛾及芽白小卷蛾的蟲苞要及時清除滅殺。冬春時節,要徹底清掃果園落葉,刮除枝干上潛葉蛾的越冬蛹和冬型成蟲;同時,結合翻土,挖出在樹干基部周圍表土內結繭越冬的青刺蛾、扁刺蛾,剪除果樹上刺蛾越冬繭集中滅殺。
2、無公害藥劑選用。早春時節,果樹蛾類害蟲出蟄期是最有利的藥物滅殺時機,可選用以下藥劑: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Bt生物殺蟲劑(蘇云金桿菌)500-1000倍液;或畝用白僵菌(真菌殺蟲劑)2千克加48%樂斯本乳油0.15千克,加水75千克在樹盤周圍地面均勻噴灑(噴后覆草);或40%硫酸煙堿水劑800~1000倍液(在藥液中加入0.2%~0.3%中性皂,可提高藥效);或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2000倍液(上述藥劑選用一種即可)均勻噴霧,可有效滅殺危害果園的金紋細蛾、刺蛾、桃蛀果蛾、潛葉蛾、卷葉蛾等果園蛾類害蟲的越冬出蟄幼蟲。噴灑后若遭雨淋,應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噴霧。 (盧松茂摘)
警惕黑斑病侵染柚果
近年來,柚類的黑斑病(又名黑星病)在很多柚園中發病為害程度越來越嚴重。據調查,2006年此病在90%以上的柚園發生,病果率一般為30%-50%,有的柚園達100%,嚴重影響柚果的外觀和內在品質。據觀察,它一般在4-5月開始侵染幼嫩果實(這點容易被果農所勿視),潛育期可長達3-12個月,至果實近成熟時迅速擴展,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開始出現癥狀,在9-10月上旬果實近成熟時發病最為嚴重。為此,4-5月柚園應重點防治黑斑病,此時期也是該病的防治最佳期。
一、田間診斷
柚類黑斑病的病原為真菌,在田間主要通過風雨和昆蟲進行傳播。黑斑病危害果實、葉片,但以侵害果實為主,尤其以成熟果實為主。
果實病癥:被害果實在其近成熟期著色時,才出現園型、淡褐色略凹陷的斑點,病斑為圓形小斑,直徑1-5毫米,多數為2-3毫米,初呈現紅褐色,以后病斑中部凹陷,呈現灰褐色至灰色,其上生一個至幾個以至幾十個黑色小粒點,病斑邊緣略隆起,暗紅褐色至黑褐色。病癥出現在轉色成熟果實上,會降低果實的商品價值。
葉片病癥:葉片上之病癥有時出現于成熟的老葉上,為黑褐色小點。葉片落地干枯后,病斑上會長出針尖狀小黑點,為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
二、治理技術
1、做好春季清園工作。剪除病蟲枯枝,鏟除園內雜草,集中燒毀;在樹冠修剪中不可過度透光,以免過多的陽光直射果實而加重發病;冬春結合修剪清園,隨即地面、樹上噴藥預防,可用30%氧氯化銅600倍液或“靠山”l000倍液。
2、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的適當搭配,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3、做好藥劑防治工作。由于本病病菌只在幼果期侵染,所以噴藥保護必須在落花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內進行。以后隔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連續2-3次。常用藥劑有30%氧氯化銅600-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 (盧松茂摘)
▉南藥簡介▉
89、白術
別名:于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莖。主產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也有栽培。多于農歷十月采收,去凈泥土及地上部分,曬干或烘干貯存。用時經水或米泔水浸軟切片。生用或麩炒、土炒用;炒至黑褐色,稱為焦白術。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應用:1、用于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脹滿、淃怠無力等證。本品為補氣健脾的要藥。常與人參、茯苓、炙甘草同用,治脾虛氣弱之證,即四君子湯。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大便泄瀉者,可配黨參、干姜、炙甘草同用,即理中湯。如脾虛而有積滯,食欲不振、脘腹痞滿,可以攻補兼施,用白術健脾,配合枳實消除痞滿,即枳術丸。
2、用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留,而為痰飲水腫等證。本品既可補氣健脾,又可燥濕利水,故為治痰飲水腫之良藥。如配伍桂枝、茯苓、炙甘草即苓桂術甘湯,可以去痰飲;配伍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等,可以消水腫。
3、用于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自汗。本品益氣補脾,有固表止汗作用。如《全幼心鑒》方,即以白術配伍黃芪、浮小麥治虛汗不止。
4、用于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之證。本品補氣健脾,而有安胎之效。如有內熱者,可配黃苓以清熱安胎;兼氣滯胸腹脹滿者,可配蘇梗、砂仁、陳皮等理氣藥;兼氣虛少無力者,可配黨參、茯苓、炙甘草等補氣藥;兼血虛頭暈心慌者,可配熟地、當歸、白芍等補血藥;兼胎元不固、腰痠腹痛者,多與杜仲、續斷、阿膠等同用,以增強保胎作用。
用量用法:5~15g.燥濕利水宜生用,補氣健脾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
使用注意:本品燥濕傷陰,故只適用于中焦有濕之癥,如屬陰虛內熱或津液虧耗燥渴者,均不宜服。(王小北)
90、何首烏
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塊根。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出產。秋后莖葉枯萎時或次年未萌芽前掘取其塊根,洗凈,切片,曬干或微烘干,稱為生首烏;若以黑豆煮拌蒸,曬后變為黑色,稱為制首烏。
性味歸經:苦、甘、澀策溫。歸肝、腎經。
功效:補益精血,截瘧,解毒,潤腸通便。
應用:1、用于精血虧虛,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痠腳軟、遺精、崩帶等證。制首烏能補肝腎,益精血,兼能收斂,且不寒、不燥、不膩,故為滋補良藥。如七寶美髯丹,即以本品為主藥,配伍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等組成,可治精血虧虛,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痠腳軟等證。
2、用于久瘧、癰疽瘰疬、腸燥便秘。生首烏補益力弱,且不收斂,有截瘧、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以本品配伍人參、當歸、陳皮、煨姜,可治氣血兩虛,久瘧不止;何首烏散以本品配伍防風、薄荷、苦參,治遍身瘡腫癢痛;《本草匯言》方,以本品配夏枯草、土貝母、香附等治瘰疬;配伍當歸、火麻仁、黑脂麻等養血潤腸藥同用,可治精血不足,腸燥便秘。
用量用法:10~30g。補益精血當用制首烏;截瘧、解毒、潤腸宜用生首烏;鮮首烏解毒潤腸的功效較生首烏更佳。
使用注意:大便溏瀉及濕痰較重者不宜服。(王小北)
閩臺農業合作在先行先試中持續領跑
福建農業利用臺資的數量和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福建省農業廳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省共新批臺資農業項目75個,合同利用臺資1.6億美元,實際到資0.8億美元。全省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2252個,合同利用臺資29.5億美元,實際到資16.8億美元。
福建省內4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新批臺資農企21家、個體工商戶3個,合同利用臺資3050萬美元,漳浦創業園孵化中心、仙游創業園臺灣村、清流創業園臺商會館、漳平永福創業園臺緣山莊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正高效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閩臺農村基層交流也進入常態化發展時期。去年5、6月,閩臺(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大會分別在臺灣南投和福建三明舉辦,對接了一批項目,達成了多項協議,確定了50對重點對接鄉鎮。福建還利用海峽兩岸“農博會”“茶博會”“林博會”等平臺,推動兩岸基層交流。
隨著農業合作的全面拓展,閩臺農產品貿易量也大幅增長。2010年福建對臺農產品貿易總額達5.9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福建從臺灣進口0.84億美元,增長29.3%。目前,臺灣已成為福建農產品出口的第四大市場和水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廈門口岸已連續3年成為大陸進口臺灣水果的第一大進境口岸。
(思曉摘自新華網福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