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0年第5期(總第128期)2010年10月18日
第三屆海峽兩岸農產品采購訂貨會落幕
第三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于2010年9日9日圓滿落幕,共簽訂農業合作項目67個,投資總額19.77億元;對接訂貨213筆,總金額達5.79億元;現場實現銷售額1615萬元。
本屆采購訂貨會共有600多名兩岸采購商參與,比上屆增加了100多名,現場500個標準展位中臺商展位達300個。在農產品種類上,云集了兩岸1000多種農產品及深加工制品,其中臺灣活魚、鮮(凍)水產、花卉等首次參展。在組織農產品展銷、經貿和農業合作項目推介、一對一供需對接洽談等活動的同時,本屆訂貨會還舉辦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發展研討會,對兩岸農產品貿易機制及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發展前景和政策進行討論,達成廣泛共識。
訂貨會期間,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農產品公共保稅倉庫落成,臺灣農產品可通過“零進整出”或“整進零出”實現快速通關,降低物流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加上即將投入使用的5000噸果蔬冷庫和臺灣真品館,將吸引更多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第八屆農交會將展示“十一五”巨大成就
描繪“十二五”美好前景
10月17日,農業部總經濟師張玉香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第三屆中國鄭州農業博覽會的籌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將于10月19日在河南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張玉香告訴記者,本屆農交會將展示“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描繪在新的形勢下,以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為基本思路,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支撐能力為新思路,大力抓好“三農”工作,突出強化強農惠農政策,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展現出的“十二五”美好前景。
據張玉香介紹,本屆農交會室內室外相結合,展示、示范和推廣相結合,總規模10.3萬平方米。綜合展示交易區主要展示“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新技術以及全國各地優質農產品及其深加工產品;農業產業化行業十強企業成果展示交易區安排了米業、面食業、畜禽業、水產業、奶業、茶業、果蔬加工業等七個行業前十名領軍企業參展;創意農業展示交易區安排有代表性的農業示范園、科技園、生態園、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等;國際展示交易區集中展示世界各國的優質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農業新技術、新設備、農業合作項目等,來自日本、英國、美國、瑞士、俄羅斯、西班牙等16個國家的50家企業參展,20個國家的近300家企業到會采購;河南省展示交易區主要安排河南本省參展企業,劃分為省轄市展區、農民合作社展區、農墾展區和企業展區等;農業裝備展示交易區在往屆展示基礎上,增加了水利機械、畜牧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沼氣設備等,先進適用的農機具和各種農業裝備為發展現代農業增添了豐富內涵。其中,農業產業化行業十強企業集中亮相、新增設的創意農業板塊、農機板塊展示范圍擴大是本屆農交會三個突出亮點。
展會期間,組委會安排了新聞發布會、開幕式、農業產業化行業十強龍頭企業授牌儀式、采購商專場、現代農業發展峰會、國際采購洽談會、農業投融資洽談會、貿易成交簽約儀式和總結表彰大會等重大活動,此外,廣東、浙江、陜西、天津、吉林、新疆、湖南、湖北等展團將舉辦的優勢特色產品推介會、產品對接會和項目簽約儀式;英國展團將舉辦英中動物研究會議。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園林植物▉
45、儀花
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
[科屬]蘇木科儀花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于我國廣東、廣西以及越南,自然分布于海拔較低的丘陵、小麓及溪邊路旁。
[習性]為南亞熱帶樹種,性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能適應短期0℃左右低溫及較輕霜凍,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低丘地區,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較能耐水濕,耐蔭蔽;也喜充足陽光,適于肥沃濕潤土壤生長。
[繁殖]常用播種繁殖。種子千粒重1kg,可袋藏供播種。種子在常溫條件下可保存2年。種皮堅實,不易吸水,播前需用沸水燙種至自然冷卻,并繼續浸泡晝夜,讓種子充分吸水,才可發芽整齊。苗期生長速度中等,1年生苗可出圃定植。
[栽培]種植地宜選擇避風而陽光充足之處。苗高30cm時可定植大田,2-3年生苗需立桿支撐,防止倒伏彎曲。同時注意對分枝進行修剪,防止披散,花后應控制分枝徒長。移栽要帶好土球。很少病害,但有食葉害蟲危害,注意及時防治。
[應用]儀花花為紫紅色,夏季開花成串下掛枝頭,彩色繽紛,可作獨賞樹、行道樹,為華南極有發展前途的園林樹種。
(陳金河摘)
46、粉花山扁豆
美麗花
Cassia nodosa Buch.-Ham. ex Boxb.
[科屬]蘇木科鐵刀木屬常綠喬木。
[分布]原產于夏威夷群島,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及兩廣南部有少量種植。
[習性]屬熱帶樹種,能耐高溫酷暑,不耐寒冷霜凍,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屬喜光樹種。除特別寒冷年份,枝條稍受凍外,均可露地安全越冬。
[繁殖]多用播種繁殖。種子10月份成熟,需剝去種瓤以防蟲蛀。種子曬干,貯藏于室內通風陰涼處,發芽力可保持2年。播種前,需用沸水燙種,冷卻后繼續浸泡一晝夜,方可發芽整齊。氣溫在20℃以上才能發芽。一般春季氣溫穩定回升后播種。采用條播法,苗期生長速度稍慢。
[栽培]選擇溫暖、光照好的土地栽植。移植需帶好土球,最好采用袋裝苗,種植株行距宜疏,大田栽植,一般為1×1.2m。萌芽力強,栽培過程中要注意修剪側枝,培育主干,才能作為行道樹應用。
[應用]粉花山扁豆主干通直,枝條多向四周自然伸展,樹冠圓整廣闊,遮蔭效果好。傘形的花序從夏至秋,次第開放。花紅色艷麗,花形奇特,狀如臘腸,令人驚嘆,是南方觀賞價值很高的喬木花卉。可培育為優美的行道樹種,也可叢植、孤值于庭院內、公園、水濱等處,蔭美并備,值得推廣種植。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花卉病毒病的類別
1、香石竹病毒病
(1)香石竹斑駁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
香石竹斑駁病毒為香石竹斑駁病毒屬,患病香石竹表現葉斑駁和花碎色。病毒通過法液傳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發生,發病率高達60-70%。
(2)香石竹脈管炎斑駁病毒carnation vein mottle virus(CVMV)
香石竹脈斑駁病毒為馬鈴薯Y病毒屬,患病香石竹幼葉葉脈管炎上出現不均勻的斑駁和壞死,還可以出現不規則的褪綠斑。一般葉片上產生深淺不一的壞斑。病毒通過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傳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發生,發病率20-30%。
(3)香石竹潛隱病毒 carnation latent virus(CLV)
香石竹潛隱病毒為香石竹潛隱病毒屬,患病香石竹一般不產生癥狀或輕花葉,與香石竹葉斑駁病毒復合感染,引起香石竹局部嚴重花葉。病毒通過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傳播。在云南省各香石竹栽培基地均有發生,常與香石竹脈斑駁病毒復合侵染,發病率為20-30%。
(4)香石竹蝕環病毒carnaiton etched ring virus(CERV)
香石竹蝕環病毒為花葉菜花時病毒屬,該病毒病一般癥狀不明顯,但在大花型香石竹品種上,常使葉子產生輪紋狀、環狀或寬條狀壞死斑,幼苗期最明顯。發病嚴重時,很多灰白色輪紋斑可以連接成大病斑,使葉子卷曲,畸形。此病在高溫季節呈隱癥。病毒通過法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傳播。管理差的花圃發病率為40-50%。
(5)香石竹壞死斑點病毒carnation necrotic fleek virus(CNFV)
香石竹壞死斑點病毒為長線病毒屬,患病香石竹病株中部葉呈灰白色至淺黃色壞死斑駁或不規則條斑或條點,下部葉為紫紅色斑點和條斑。以后,隨著植株的生長,癥狀向上蔓延,導致葉子枯黃壞死。病毒通過汁液和桃蚜以非持久性傳播。一般情況下,難以用汁液接種,而在美國石竹上接種易成功,可以作為香石竹壞死斑病毒的診斷寄生。管理差的花圃發病率達50-60%。
2、唐菖蒲病毒病
由于病毒的侵染,使唐菖蒲植株產生莖葉萎縮,根部腐爛,花朵變形、變態,影響或失去觀賞價值。目前國內唐菖蒲品種退化,病毒病的影響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條斑病癥狀葉片產生褪綠斑點,至使扭曲變形,植株矮小,花朵變態,變小。
3、菊花病毒病
危害菊花的病毒種類很多,已報道的有20余種。我國初步鑒定出7種。不同的病毒在菊花上引起不同的癥狀,有時不同品種的菊花感染同一種病毒,癥狀也有差異。菊花在栽培中,往往會同時受到幾種病毒的復合侵染,癥狀加重,出現開化 葉、斑駁、環斑、枯斑、畸形、矮化、黃化等復合癥狀。由于品種、生長期和栽培環境的不同,有時有隱癥現象,時而癥狀表現明顯,里面癥狀消失。
(1)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B virus(CVB)
菊花B病毒歸屬為香石竹潛隱病毒屬,患病菊花在菊花葉片上表現為輕型花葉癥或不表現癥狀,在菊花感病品種上,可以形成明顯的花葉癥狀或壞死斑,嚴重感病的產生褐色枯斑。菊花B病毒由汁液、扦插條、桃蚜和馬鈴薯傳播,賞菊花上普遍發生,發病率60-65%。該病毒除危害菊花外,還危害野菊、金盞區、翠菊、瓜葉菊、花環菊、珍珠菊、蠟菊、百日草、矮牽牛等多種植物。
(2)菊花矮化類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us(CSVD)
菊花矮化類病毒歸屬為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屬。患病菊花子葉變小、畸形、植株矮花。一些品種出現碎色花。汁液傳播,嫁接用刀具可以傳播,菟絲子也可以傳播,少數能種傳。云南省各菊花栽培基地及公園觀賞菊花上普遍發生,發病率為20-30%。
(3)脈斑駁病
菊花葉片上出現脈紋狀黃色斑駁,使葉片失去應有的生機,呈萎靡不振狀、花朵小,有時不能開放。其病原為菊花脈斑駁病毒。該病毒主要通過汁液、嫁接以及菊長管蚜等進行傳播。除危害菊花外,也危害野菊和克利夫蘭煙。
4、百合病毒病
病毒主要在鱗莖內越冬,成為第二年初侵染來源;田間再侵染主要是蚜蟲傳播引起的。在帶病鱗莖多、天氣干燥、蚜蟲發生數量多時,此病發生嚴重。
百合無癥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
百合無癥病毒歸屬為香石竹潛隱病毒屬,葉片上一般不產生任何特殊病斑,整株帶黃色,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葉片黃化、萎縮。汁液、桃蚜和百合西圓蚜傳播。常與黃瓜葉病毒復合侵染。云南省各百合栽培基地普遍發生,發病率40-50%。
5、非洲菊病毒病
葉片上形成黃綠相間的花葉癥狀。汁液和多種蚜蟲均可傳播病毒。病葉上形成花葉。云南省各百合栽培基地偶有發生,發病率為1-10%。
6、一串紅病毒病
一串紅病毒病又稱一串紅花葉病,是一串紅最常見的病害,全車各地均有發生。植株感病后,葉片主要表現為深淺綠相間的花葉、黃綠相間花葉,嚴重時葉片表面高低不平,甚至呈蕨葉癥狀,花朵數急劇減少,植株矮化。病原野黃瓜花葉病毒(CMV)、煙草花葉病毒(TMV)、一串紅病毒1號(Salvia virus1)、甜菜曲頂病霉和蠶豆萎蔫病毒。
7、牡丹病毒病
(1)牡丹環斑病毒(peony ring pot virus,PRV)
病毒粒體球狀,27納米。難以汁液摩擦嫁接,可以由蚜蟲傳播。牡丹環斑病毒(PRV)在葉片上產生球綠和淺綠相間的同心輪紋圓斑,同時有小的壞斑,植株小,矮化。
(2)煙草脆裂病毒(Tobac Co rattlevirus, TRV)
病毒粒體有兩種,長的為190納米,短的為45-115納米。TRV產生大小不一的環斑或輪斑,有時則呈不規則形,能汁液接種,線蟲、菟絲子和牡丹種子都能傳毒。
(3)牡丹曲葉病毒(Peony leaf curlvirus,PLCV)
由嫁接傳染。PLCV引起植株明顯矮化,下部枝條細弱扭曲,葉黃化卷曲。PRV、PLCV危害芍藥、牡丹;TRV除芍藥、牡丹外,還危害風信子、水仙、郁金香等花卉。
8、蘭花病毒病
是蘭花栽培中的一類重要病害。患有病毒病的蘭花植株將是終身患病,即使是新發生的幼葉、幼芽也都帶有病毒,給蘭花生產帶來巨大損失。蘭花病毒病主要包括建蘭花葉病、齒蘭環斑病、卡特蘭蘭花碎色病等。
(1)建蘭花葉病(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
建蘭花葉病也稱蘭花黑條斑病、卡特蘭蘭葉壞死病。一般在蘭花產地均有分布,危害程度中等。感病植株葉片上產生褪綠斑點及壞死斑,卡特蘭接種葉上形成局部壞死。此病使建蘭屬的植物產生花葉,病原為建蘭花葉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SyMV。此病毒一般由汁液、機械接觸、蚜蟲傳播。植株感染后,大部分在葉上形成壞死斑或花葉狀。試驗表明,將澆過帶毒蘭花后流出的水,再澆入無毒的蘭花盆內,也能使無毒的蘭花帶有病毒。因此,對于名貴的蘭花品種應隔離栽培。
(2)齒蘭環斑病(Odontolossum Ringspoe Vims,OrV)
齒蘭環斑病又稱尖蘭環斑病。在我國的福州、成都、上海基地均有分布引起齒蘭環斑病的病原為齒蘭環斑病毒Odontolossum Ringspoe Vims,OrV。此病毒感染植株后,在建蘭上產生花葉狀,在卡特蘭上產生壞死斑,在齡蘭上形成環斑。該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是汁液、園藝操作過程和工具。
(3)卡特蘭蘭花碎色病(Orchid strain tobacco Mosa-ic Virus)
該病毒侵染植株,首先在葉片上形成圓形或橢圓形壞死斑。隨后,小病斑連接成大病斑,導致葉子枯黃。嚴重時,花變小、變色,有時變畸形。引起該病的病原是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的蘭花株Orchid strain tobacco Mosa-ic Virus。此病毒通過汁液及園藝工具傳播。種子帶毒率較低。
(4)大花蕙蘭病毒病
是世界上發生最普遍的蘭花病毒。最常見的是植株的葉片和花朵灰綠并出現黃色的斑駁,最后成褐色凹陷的病斑,使植株葉片成為花葉,發育不良或開花不正常,一般發生在老莖分生苗的植株上。其傳染途徑往往通過工具、分株和口吸式昆蟲接觸傳染。
9、郁金香病毒病
(1)碎色病
碎色病又名郁金香白條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各郁金香產區都有產生。上海種植的郁金香大多由荷蘭進口,有些品種碎色病發病率高達90%以上,有些品種達90%左右。郁金香碎色病是造成郁金香種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郁金香葉片出現淺綠色或灰白色條斑,有時形成花葉。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點或條斑。在淡色或白色花的品種上,其花瓣碎色癥狀并不明顯,這里是由于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緣故,嚴重時植株生長不良。郁金香碎色病毒危害麝香百合時產生花葉或無癥狀侵染。郁金香碎色病毒由汁液或蚜蟲作非持久性傳毒。此病毒可以危害多種郁金香及百合。臺灣百合和麝香百合是郁金香往往比單瓣郁金香更為感病。
(2)花葉病
花葉病又名郁金香軟腐病,郁金香花葉病與郁金香碎色病一樣,分布廣泛,有時與郁金香碎色病毒一起產生復合感染,形成嚴重花葉。郁金香葉子上產生黃色條紋可微粒狀斑點,花瓣上則形成深色斑點,嚴重時葉子腐爛。郁金香花葉病毒可以通過患病的汁液進行傳毒。蚜蟲也是郁金香花葉病毒的介體昆蟲。
10、五色椒脈斑駁病
五色椒又名朝天椒、觀賞椒,是一種觀賞果實的植物,在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脈斑駁病發生普遍,阻滯植株正常發育,影響觀賞效果。感病植株葉片的葉肪首先變黃,此后葉片逐漸呈花葉或呈斑駁狀,病害嚴重時葉片變形,甚至成蕨葉狀,結椒少而小且變形,或不結椒。由桃蚜和棉蚜兩種蚜蟲傳播。除觀賞椒外,還系統侵染千日紅、矮牽牛、天仙子、黃花煙、心葉煙、辣椒等植物。將其接種在診斷寄主普通煙草、曼陀羅、莧色藜上均產生局部枯斑。
11、蘇鐵壞死矮化病毒(Cycas necrotic stunt virus,CNSV)CNSV
只能侵染番杏科、覓科、藜科和蘇鐵科,自然感病蘇鐵表現植株矮化、幼葉卷曲及成葉褪綠或壞死斑;經汁液摩擦接種的蘇鐵苗在葉上表現褪綠癥狀。蘇鐵種子本身的傳毒特性尚不明確。 (嘯醒摘自中國園林網)
紅楓真菌侵染與防治
紅楓適宜種在山區及半山區,以酸性沙質厚壤土為好,它既不耐陰又怕暴曬,生長緩慢。紅楓的病害防治方法如下:
一二年生紅楓很少有病蟲害,干徑3厘米以上的紅楓在每年5至6月常有真菌侵染,特別是平原地區,種植密度大,地塊陰濕,病害更為嚴重。癥狀為葉尖反卷發白,葉面有暗紅色斑點,日曬后穿孔,到了九十月份只剩葉脈和葉柄,甚至全葉枯萎,嫩梢干枯,只剩枝條,冬春寒冷季節全株枯死,也有的在春季長葉后死去。
在栽培中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重磷、鉀肥輕氮肥,紅楓不可重施追肥,防止暴曬,灼傷嫩枝,另外必須改善通風和光照,提高抗病能力。可用65%代森鋅、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混以500倍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葉面肥噴霧,晴天噴3~4次,一月份噴石硫合劑一次防治。 (思曉摘自鄢陵花木網)
▉南藥簡介▉
85、海桐皮
為豆科常綠喬木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e L.var.orientalis(L.)Merr.的干燥樹皮。主產于廣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初夏剝取有釘刺的樹皮,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肝經。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
應用:用于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腰膝疼痛。海桐皮有祛風濕、通經絡作用。治療風濕痹證,可隨證配伍祛風濕、活血通絡的藥物。
此外,本品尚能殺蟲止癢,可治療疥癬、濕疹。多外用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用量:6~12g。外用適量。 (王小北)
86、姜黃
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生植物姜黃Curcuma longa L.的根莖。主產于四川、福建,臺灣、江西、云南等地亦產。秋冬兩季采挖,洗凈泥土,用水煮或蒸熟至透心為度,曬干。除去須根及外皮。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應用:1、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經團腹痛等證。能破血行氣,通經止痛。常與當歸、白芍、紅花、延胡索等配伍。
2、用于風濕臂痛。本品辛散溫通,能外散風寒,內行氣血,長于行肢臂而活血利痹止痛。常與羌活、海桐皮、當歸、芍藥等同用,如舒筋湯。
此外,姜黃與大黃、白芷、天南星、天花粉等品配伍合用,研末外敷,可用于一切癰瘍瘡癤初起,紅腫熱痛,屬陽證者,也是取本品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如意金黃散即是一證。
用量用法:5~10g。外用適量,以麻油或菜油調勻成膏,外敷。 (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