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10年第1期(總第124期)2010年2月18日
福建省熱帶作物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在寧德市召開
為活躍我省熱帶農業科技學術氛圍,探討新時期南亞熱作產業發展戰略,福建省熱帶作物學會于2009年12月7-8
日在寧德市召開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現代熱帶農業發展”為主題的2009年度學術年會。參加這次會議的理
事與會員代表89人。會議邀請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所長鄭少泉研究員、福建省農林大學植保學院張紹升教授分別
做了題為“龍眼、枇杷種質資源、育種的研究現狀與展望”、“福建南亞熱帶水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的專題講座,會議收到論文31篇,有4位論文作者在會上發言,他們圍繞我省南亞熱作產業發展戰略、科技成果
、科技推廣等方面進行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為營造良好學術氛圍,推動學術交流活動開展,會上還組織專家
對這次交流論文進行評審,有10篇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
學會掛靠單位省農業廳農墾局(南亞辦)高成周局長(主任)在會上致辭,充分肯定了學會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
成效,并對今后學會發展提出希望和要求。黃國成秘書長傳達了中國熱作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
會上,陳光理事長受理事會委托,通報了2009年學會工作開展情況及2010年工作計劃。2009年學會工作緊緊圍繞
第八屆理事會制訂的工作目標、任務,繼續發揚民主辦會精神,組織辦好學術年會活動,加強組織建設,開展科
普宣傳、培訓、科技咨詢、論證與調研,建立熱區信息資源系統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為學會的發展,為熱區
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分析了學會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2010年十項工作重點。大家一致認為
,一年多來學會開展各項活動取得成效很大,這與中國熱作學會、省科協的關心指導,與掛靠單位、全體理事單
位的領導重視與支持密不可分。對2010年開展的十項重點工作,符合福建省情和學會實際情況,大家表示要在八
屆理事會的領導下,繼續發揮團體會員作用和人才優勢,進一步加強合作,一起努力工作,為福建南亞熱作產業
的發展添磚加瓦,取得更大成效。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聽取了蕉城區典型經驗介紹,他們發揮本區自然資源優勢,加速晚熟龍眼推廣力度,創建
“晚熟龍眼”品牌,使具有閩東特色晚熟龍眼成為蕉城區優勢產業,走在全省前列。蕉城發展晚熟龍眼經驗值得
各地學習借鑒。
省農業廳農墾局(南亞辦)領導高度重視南亞熱作工作,高成周局長、趙建華調研員及張鯉寧副調研員在繁忙工
作之中抽空來參加這次會議,體現了對學會工作的極大支持。 (思曉)
▉園林植物▉
37、臘腸樹
阿勃勒、黃金雨、長果樹
Cassia fistula L.
[科屬]蘇木科鐵刀木屬常綠大喬木。
[分布]原產于印度、緬甸、斯里蘭卡等熱帶地區。我國云南、海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省、自治區多有
引種。
[習性]屬熱帶樹種,喜高溫,耐暑熱,亦稍耐寒,能適應短期5℃左右的低溫及輕霜。喜光,忌蔭蔽。對土壤的
適應性頗強,以肥力較高的砂壤土開花較茂盛。能耐干旱,亦能耐水濕,但忌積水地。
[繁殖]播種繁殖。將采下的果實充分曬干,用手工脫粒,種子曬干貯藏。當氣溫20℃以上時,將種子用50℃溫水
浸種24h,打破堅硬種皮,方可發芽整齊。采用條播法。幼苗期追施氮肥1~2次。苗高10cm時,移植上袋,一般
管理即可。
[栽培]華南北部可以露地種植。種植時施以腐熟的垃圾肥或餅肥作基肥。大田定植宜選用1年生的袋裝苗。生長
速度較快,樹形不甚整齊,每年注意修枝整形,以提高觀賞效果。一般培育3年的實生苗,即可用于城市綠化。
[應用]臘腸樹綠蔭如蓋,夏季開花,花金黃色,成串下垂,甚為醒目。適于在公園、水濱、庭院等處與紅色花木
配置種植,也可2~3株成小叢種植,自成一景。枝條長,略為下垂,須常修剪,以防枝條過低,影響行車安全。
(陳金河摘)
38、爪哇旃那
爪哇決明、彩虹決明
Cassia javanica L.
[科屬]蘇木科決明屬落葉喬木。
[分布]原產馬來西亞、爪哇及菲律賓。
[習性]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為23~30℃,忌酷寒、潮濕。華南地區中、南部生育甚佳。蔭蔽處則生育不良。
[繁殖]用播種繁殖,春季為適期,發芽適溫為25℃。
[栽培] 生性強健,成長迅速,以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日照充足則生育旺盛。定植時宜
預埋基肥,生長期間每2~3個月追肥1次。若樹冠零亂,花期過后應修剪整枝;切忌春季修剪,因花開在成熟枝
干上,若修剪過度,當年新生枝干不易開花。冬季需溫暖避風,忌酷寒、潮濕。
[應用]爪哇旃那花冠粉紅或粉白色,沿枝條密生成簇,花姿清柔美觀。適合庭園綠蔭美化或作行道樹。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彩虹決明(C.‘Rainbow showor’),又名彩虹旃那,為爪哇決明與臘腸樹的雜交種,花開
紅、黃、白三色,花團錦簇,風采迷人;紅花決明(C. roxburghii),又名紅桂木,花濃桃紅色,花姿嬌艷非
凡,適合庭園觀花樹種或作行道樹。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無公害菜椒病蟲的綜合防治技術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菜椒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病蟲的發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如猝倒病、炭疽病、病毒病、晚疫
病、灰霉病、白粉病、瘡痂病、蚜蟲、棉鈴蟲、甜菜夜蛾、煙粉虱等,直接影響菜椒的產量和質量,為確保菜椒
的高產優質,現將菜椒不同生育階段的無公害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播種前至播種期的防治
1.1 調整種植結構
合理輪作倒茬,避免與瓜類、茄果類蔬菜連作,可與十字花科甘藍、大白菜;百合科的大蔥、大蒜等實行三年以
上輪作。
1.2 選用抗病品種
如海椒2號、中椒4號、中椒5號、中椒6號、中椒7號、中椒8號、甜椒3號、甜椒4號、甜椒6號、汁椒一號、沛椒
九號、豐椒一號、都椒1號、津椒8號、利生潔春、冠軍大青椒、早熟一號等。
1.3 苗床消毒
可用50%多菌靈1:100毒土1二kg/m2撒施或用75%甲基托布津10g/ m2加少量土混勻撒施或每平方米用綠亨1號1g對
水300倍,在播種前或播種后均勻噴灑于床內或將綠亨1號1g對過篩細土15~20kg,配成毒土,將1/3的毒土撒在
苗床內,余下2/3的毒土播種后蓋種。
1.4 藥劑拌種
每1kg種子用綠亨1號1~1.5g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4g或綠亨3號8~10g拌種,拌后隨后播種。
1.5 藥劑浸種
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30min或100倍福爾馬林浸種30min或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h。
2 播種至定值期
2.1 選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75%百茵清1000借液防治立枯病;72.2%普力克水劑5~7.5ml/ m2噴苗床
防治淬倒病,兼治早疫病、炭疽病等。
2.2 在苗床期每666.7 m2用件氏辣椒室兩袋或克病靈500~800倍液、或病毒A可濕性粉劑4m倍液噴霧,防治病毒
病,每隔7天噴一遍,連噴3次,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3 定植至結果期
用50%避蚜霧或10%吡蟲咐5g/(畝)對水40kg防治蚜蟲,兼治棉鈴蟲;交替使用Dt乳劑400ml/(畝),或用
20億PIB/ml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50~60ml/(畝)防治棉鈴蟲,兼治煙青蟲,蚜蟲。在枯萎病發病前和
發病初期用綠亨1號3000倍液灌根,或綠亨2號600倍液或綠亨8號1500~2000倍液,或青椒安2號500倍液噴霧或灌
根,每隔7-10天用1次,連續2~3次,兼治其它病害。對病毒病可用植病靈1000~1500倍液,或用病毒A600倍液
,或用2%中南霉素300~400ml/(畝)噴霧,效果顯著。
4 結果期
4.1 病害的防治
在發病初期田間噴藥,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40%多菌靈400~6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防治炭
疽病、白粉病、疫病等;用72%農用鏈霉素20g/(畝)、或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防治細菌性瘡痂病:用72%
普力克水劑、或30%惡毒靈水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枯萎病、灰霉病;用20%病毒
A或1.5植病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防治晚疫病、綿疫病、綿腐病等;保護地可用5%霜克粉塵劑。或5%霜霉威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1kg/(
畝)噴粉防治多種病害。
4.2 蟲害的防治
4.2.1 幼蟲低齡階段噴霧:用0.9%阿維菌素3000倍噴霧防治茶黃螨;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
:用2.5%功夫乳油,或10%吡蟲啉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防治蚜蟲、棉鈴蟲、煙青蟲、甜菜夜蛾
、美洲斑潛蠅,每隔5-7大噴10次,連噴3次。
4.2.2 物理防治:保護地可設置黃板或黃筒誘殺白粉虱、煙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對黃色有趨性的害蟲,
或復蓋銀灰色地膜驅避蚜蟲。
4.2.3 生物防治:積極保護利用天敵,發現粉虱成蟲時,可釋放麗蚜小蜂;生物藥劑,用1.8%蟲螨克濃可溶性
水劑,或2%菌毒克(寧南霉素),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5%卡死克乳油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等。
(武英摘)
蔬菜病蟲害非農藥防治技術
近年來,筆者通過反復實踐,摸索出一套不施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技術,不僅減輕了蔬菜的農藥污染,降低了成
本,而且有利于生產無公害蔬菜,發展蔬菜出口貿易。現將其技術介紹如下。
1 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
1.1 曬種、溫湯浸種、鹽水浸種 在播種前,選擇晴日將蔬菜種子曬2-3天,可利用陽光殺滅附在種子表面的病
菌,減少發病。瓜類、茄果類蔬菜的種子用55℃溫水浸種10-15分鐘,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種子用40~50℃溫
水浸種10-15分鐘,都能起到對種子消毒殺菌作用,預防苗期發病。用10%的鹽水浸豆科種子10分鐘,可將種子
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線蟲卵漂除和殺滅,防止菌核病和線蟲病發生。
1.2 太陽能進行高溫消毒滅菌 常用的是蔬菜大棚的高溫悶棚。在夏秋季節,利用大棚閑置期,采取覆蓋塑料棚
膜密閉大棚,選晴日高溫悶棚5-7天,使棚內最高氣溫達60~70℃,可有效地殺滅棚內及土壤表層的病菌和病蟲
。
1.3 擋避和誘殺害蟲 于棚室的通風口處設置黃油板誘殺,方法是利用廢舊的纖維板,栽成1m×0.2m長條,用油
漆涂為黃色,再涂上一層粘油(可用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勻),每666.7 m2設置25~30塊,置于行間可與植株
高度相同,當白粉虱粘滿板面時,需及時重涂粘油。
1.4 高溫堆肥殺滅病菌和蟲害 蔬菜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但農家有機肥中多帶有植物病菌和蟲害。在施前1-2個
月可將其潑水拌濕、堆積和嚴蓋塑膜,使其充分發酵腐熟,在發酵期堆內溫度高達70℃左右,可有效地殺滅病蟲
害。并且腐熟后的肥料施入棚內,不會發生蔬菜燒根和有毒氣體危害等不良現象。
2 栽培措施防治病蟲害
2.1 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 各種蔬菜實行2-4年以上的輪作換茬,都有減少和減輕病蟲害的明顯效果,并有明顯
增產作用。將病殘體,病果全部帶出棚外,銷毀或深埋,可減少病害基數。尤其是前茬作物騰茬后,徹底打掃清
潔田園,再結合高溫悶棚,能有效地防治下茬蔬菜某些病蟲害。
2.2 增施有機肥和配方施肥 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再按各種蔬菜對氮、磷、鉀元素養分需求的適宜比例,進
行配方施用化肥,不僅能改善土壤營養狀況,促進蔬菜作物生育健壯,還可增強蔬菜抗病力,增加產量和提高品
質,減少施藥次數和施藥量。
2.3 實行壟作和地膜覆蓋栽培 大棚蔬菜實行起垅定植,地膜覆蓋,既便于膜下溝里澆水,減少土壤蒸發量,降
低棚內空氣濕度,抑制蔬菜病害的發生發展,又可防止土傳病菌的傳播,從而減輕病害的發生。
3 生態環境防治蔬菜病蟲害
生態防治法是利用蔬菜與病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同,創造有利于蔬菜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發展
的生態環境條件,就可減少和減輕病蟲害發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對濕度低于
80%的條件下,病菌不發生或發生緩慢。喜溫蔬菜的適宜光合溫度為18~28℃,且上午8:00-12:00時完成光合量
的70%~80%。因此,在生態上可采取上午適當早揭草苫,延長光照時間,并注意適當通風,使棚溫度不高于28℃
,濕度不高于80%。午后閉棚,使短時間棚溫升至33℃,以高溫抑制病菌發生發展,然后再放風排濕,在下午高
溫下排濕后,夜間棚內空氣濕度也相對較低,可減輕結露,有利于抑制病菌傳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間澆水上,可采取“三不澆三澆和三控”,即陰雨不澆,晴天澆;下午不澆,上午澆;不
澆明水,澆膜下水;苗期控制澆水;連陰天控制澆水,低溫時控制澆水。這樣能有效地抑制疫病等喜溫高濕耐低
溫病菌的發生和蔓延。
4 蔬菜制劑防治蟲害
4.1 黃瓜蔓
將新鮮瓜蔓1kg,加少許水搗爛濾去殘渣,用濾出的汁液加3~5倍水噴灑,防治菜青蟲和菜螟的效果達90%以上。
4.2 苦瓜葉
摘取新鮮多汁的苦瓜葉片,加少量的清水搗爛榨取原液,然后每公斤原液中加入1公斤石灰水,調和均勻后再用
于澆灌植株幼苗根部,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4.3 絲瓜
將鮮絲瓜搗爛,加20倍水攪拌均勻,取其濾液噴霧,用來防治菜青蟲、紅蜘蛛、蚜蟲及菜螟等害蟲,效果均在
95%以上。
4.4 南瓜葉
將南瓜葉加少量水搗爛,榨取原液。以2份原液加3倍水的比例稀釋,再加少量皂液,攪勻后噴霧,治蚜蟲效果
在90%以上。 (武英摘)
▉南藥簡介▉
79、玄參
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及陜西、福建等省,
野生、家種均有。立冬前后采挖,反復堆曬到內部色黑,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甘、咸,寒。歸肺、胃、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應用:1、用于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津傷便秘。本品苦甘咸寒而質潤,功能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瀉火解毒。治溫病熱入營分,身熱夜甚、心煩口渴、舌絳脈數,常配生地、麥冬同用,如清營湯;治溫病邪陷心
包,神昏譫語,多與麥冬、連翹心等同用,如清宮湯;若溫熱病氣血兩燔,發斑發疹,常與石膏、知母同用,如
化斑湯。
2、用于咽喉腫痛,瘰疬痰核,癰腫瘡毒。本品咸寒,有清熱涼血,解毒散結,利咽消腫之功。治外感瘟毒,熱
毒壅盛之咽喉腫痛,大頭瘟疫,常與薄荷、連翹、板藍根等同用,如普濟消毒飲;治陰虛火旺的咽喉腫痛,可與
麥冬、桔梗、甘草同用,如玄麥甘桔湯;治痰火郁結之瘰疬痰核,多與貝母、生牡蠣同用,如消瘰丸;用治瘡瘍
腫毒,多配銀花、連翹、紫花地丁等同用;若配銀花、甘草、當歸,可治脫疽,如四妙勇安湯。
此外,本品配百合、地黃、川貝母等同用,治勞嗽咳血;配地骨皮、銀柴胡、丹皮等同用,治骨蒸勞熱;與麥冬
,五味子、枸杞子等同用,還可治內熱消渴。皆取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滯,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蘆。 (王小北)
80、海桐皮
為豆科常綠喬木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e L.var. orientalis (L.)Merr.的樹皮。主產于廣西、云南、湖
北等地。初夏剝取樹皮,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肝經。
功效: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
應用:1、用于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腰膝酸痛。本品入肝腎,祛風濕,通經絡,有較好止痛作用。善治下肢關
節痹痛。常與牛膝、五加皮、羌活、薏苡仁等浸酒服,如海桐皮酒。亦可與其他祛風濕藥配用。
2、用于疥癬、濕疹瘙癢。本品能祛風殺蟲而止癢,多與黃柏、土茯苓、苦參等同用,煎湯外洗,或內服。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適量。 (王小北)
中央一號文:農民建房可貸款
1月3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了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
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家連續第七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意見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
高的強農惠農新政策。
其中,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建房、購買汽車和家電等提供消費信貸,加大對興辦農
家店的信貸投放。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都要進一步增加涉農信貸投放。落實
和完善涉農貸款稅收優惠、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等政策;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農村保險也給補貼。”可見
,文件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明確提出今年將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新內容,并首次提及
將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意味著農村建房將成為農村消費新的增長點。
讓農民享受到金融服務,尤其是大件的建房、買汽車與家電,是一項極大的利民工程。正如某些專家所說,
農村建設住房問題一直被“政府部門遲遲不出臺的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問題”嚴重壓抑。其實,“許多農民都是花
一輩子的積蓄蓋房,他們很希望重新建房。”有數據顯示,正是由于這些蓋房的需求才遏制了農民在其他方面的
消費需求。據統計,2007年農民新增消費支出中,用于住房建設的人均占400元,家電消費的人均只有5元。如果
農民可以通過貸款來解決建房問題,就可以有閑錢來消費其他了。城市居民早就享受到抵押貸款的好處了,每年
還貸一部分,這樣就不用傾全力幾乎類似不吃不喝來建房了。
有專家預計,一號文件將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新內容,下一步可能出臺對水泥、玻璃等基礎建材及新型
材料給予消費金額一定比例的補貼措施。估計補貼資金初步預計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同承擔。這將使一些未
來的建房需求提前得到釋放。
專家建議,對許多地方來講,給農民貸款買房是一個雙贏的問題,農民解決了建房難的問題,金融機構也可
以有業務了。“建材下鄉”也使得建材行業一個個精神飽滿。但一旦出現法律問題,由于物業法、土地管理法都
沒有相關的規定,處理起來就麻煩了。因此,在出臺文件的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應同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