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性欧美videos高清hd4k,国产理论在线,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南亞信息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09年第3期

來源:熱作所    發布時間: 2009-09-11 09:33:13   閱讀:1076 次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亞熱帶作物開發利用管理辦公室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合辦
福建南亞熱作信息2009年第3期(總第120期)2009年6月18日

陳紹軍廳長在泉州市調研農業工作

  5月13日至15日,福建省農業廳陳紹軍廳長帶領廳畜牧業處有關負責同志,在泉州永春、安溪、晉江等地調研畜牧業生產、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大田農業生產、茶葉和中藥材項目建設等工作,并就有關工作提出建議和要求。
在與當地農業(畜牧)部門、企業座談中,陳廳長強調,我省抓畜牧業的總體要求是保供給、無污染、求安全;畜牧業要健康持續發展,科學制訂規劃是第一要務,農業(畜牧)部門要立足部門職能,因地制宜地修訂、完善、細化畜牧業發展規劃,以規劃引導發展,以規劃促進發展。同時,要積極探索、推廣“公司+農戶”等模式,推動企業帶動農戶,實現公司、農戶互利雙贏;企業應加強行業自律,重視畜牧業污染治理問題。
  對于水稻、柑桔等作物的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陳廳長要求農業部門務必長抓不懈,絕不能因目前防控形勢較穩定而麻痹大意、掉以輕心,要進一步強化監測預報工作,及時通報病蟲害發生、發展信息,指導農民在關鍵生產時段落實關鍵防控技術措施。
在談到茶葉、中藥材等產業發展問題時,陳廳長提出,應以競爭性的概念來指導產業發展,做到有規劃、有思路,可以嘗試制訂、推行一套理想評價體系,逐步實踐、分級指導、分批扶持,不斷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應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基礎性的研究和建設工作,抓緊制訂、細化相關標準,及時總結,全面推廣,力促成效。在產業項目建設問題上,陳廳長強調,要嚴格按照有關項目管理制度要求,規范使用項目經費,做到合法、合理、有效。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全省農業信息化“五有”標準建設方案通過專家初步論證

  5月26日,“全省農業信息化‘五有’標準建設方案初步論證會”在福州召開,省農業廳劉亞圣副廳長到會講話。會議邀請省財政廳、省經濟信息中心、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各地農業局相關專業專家對“五有”標準建設方案進行論證。
與會專家在聽取省農業信息中心、各基層農業部門以及企業代表的發言后,一致認為福建要發展,農業要先行,農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先行的重要手段;通過項目實施,能夠促進農業部門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解決農民所關心的信息服務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認為“五有”標準建設方案思路較為清晰,四大應用系統設計較為合理,五項保障機制較切實可行,一致同意通過該項目建設方案的初步論證。
  “五有”標準建設方案是基于我省農業信息化的現狀,以解決農民關心的信息服務問題為著入點。“五有”標準是:有統一網絡信息平臺,有應用服務數據中心,有實用信息應用服務,有農業服務技術隊伍,有管理制度考核指標。項目建設貫徹“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實是求事、解決問題,創新機制、持續運行”的指導原則,體現了“實用性、傻瓜式,有創新、可持續”的特點。
                             (福建省農業信息中心)

▉園林植物▉

29、霸王棕
霸王櫚、俾斯麥棕、比斯馬棕

Bismarckia nobilis Hild et H. Wendl.

[科屬]棕櫚科霸王棕屬常綠喬木。
形態特征:單干高聳,外形壯觀,莖粗可達50cm,高可達60m。葉掌狀深裂,葉片特大,寬最大可達3m以上,葉柄長。葉面帶粉狀物。葉裂片間具絲狀纖維。
[分布]原產馬達加斯加,近年我國海南、廣東、福建有引種栽培。
[習性]霸王棕適應性廣。耐高溫、耐旱、耐貧瘠,又較耐寒,地栽小苗在南亞熱帶地區可露地越冬,耐寒溫度為-2℃。1-2年生小苗可耐50%的遮蔭,3年生以上的苗需要充足的陽光。極少發生病蟲害。
[繁殖]播種繁殖。購來的種子,一般已剝去外種皮。種子千粒重15kg左右。發芽類型為遠距帶鞘(鞘舌)型。先用40℃左右的溫水進行浸種,同時加入內吸性殺菌劑(如多菌靈等),預防病菌的侵染。24h后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常溫清水浸種24h。播種最好在溫室中進行。基質以干凈的粗沙、椰糠為好。宜用點播,每粒間隔2~3cm,蓋種厚度為4cm左右。播種后,要定期澆水,保持基質濕潤,并要檢查種子的萌動情況。一旦發現種孔開始露白,即挑出移入容器中育苗。容器高度最少為30cm,并且設法防止根系穿出容器扎入地下,一般以擺放在水泥地板或磚地上較好。營養土不可過松,以防止小苗搬動或移栽過程中,土球松散,影響成活率。培養土可以用壤土與谷殼灰按4:1混合配成。播后2個月后陸續出苗。當苗長到2片葉時,要及時追肥,每隔15天用0.5%尿素液或復合肥液輪流噴澆。霸王棕苗期極少發生病害。
[栽培]霸王棕應選擇在光照充足的環境栽種。土壤宜選擇排灌方便的壤土。定植時間宜在4-9月。選擇晴天進行。注意保證小苗的土球完好。定植深度以保持袋苗的原來土面剛好露出即可。定植后,澆透定根水,并且保持土壤濕潤。2個月后,小苗開始抽生新葉,此時,要及時追肥。可用0.5%~1%的復合肥追施。1年中,4-9月是霸王棕的生長旺季,應加強肥水,每隔20-30天追肥1次。大苗移栽必須提前2-3個月進行斷根處理,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斷根時間最好在4-9月,要避開冬季。大型植株還必須立桿固定。
[應用]霸王棕株型巨大,掌葉堅挺,葉色獨特,為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種類。在園林綠化中可以孤植、列植或群植等形式作為行道樹、庭園樹或公園樹。特別在空曠的場地種植,更能突出其高大宏偉的氣勢。
                                      (陳金河摘)

30、董棕
孔雀椰

Caryota urens L.

[科屬]棕櫚科魚尾椰屬常綠喬木。
形態特征:莖單生,桿高5-25m,地面直徑25-65cm;莖單生、黑褐色,樹干光滑;中下部常膨大,像一只巨大的酒瓶,具明顯的環狀葉痕;葉聚生于頂部,二回羽狀復葉。
分布]分布于我國廣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印度、斯里蘭卡等地。我國華南及東南省區有種植。
[習性]耐寒能力較強,在氣溫-6℃以上,均能安全越冬。在不同階段對光照的要求不同。1-2年生小苗適宜在60%-80%的蔭蔽度下生長,光照過度,會灼傷葉片;3-4年生的苗可在全光照下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為好。苗期生長慢,第四年起生長加快。
[繁殖]播種繁殖。成熟的種子可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貯藏(一般3個月)至春天播種。播種前要進行浸種,用50℃左右溫水浸泡25-48h,之后撒播于沙床,保持沙床濕度,在25-30℃條件下,7-10天芽就開始萌動,將露白種子挑出放入準備好的營養袋中培育。苗期注意遮蔭60%~80%。生長期(3-11月),每20-30天噴施復合肥液1次。苗期病蟲害較少,偶爾發現葉斑病,可用80%代森鋅噴灑。易遭鼠害,要注意防治。
[栽培]大田種植宜選用2-3年生的袋苗。3-8月都可移栽種植,但以春季最好。株行距120×100cm,采用“品”形交叉定植。剛定植的苗還需適當遮蔭,可用假檳榔等的羽狀老葉在每株小苗旁東西向各插2枝,減少強光直射。待小苗恢復生長,適應環境后,就不用遮蔭了。一般3年生以上的苗,不用遮蔭都能生長正常。董棕較耐旱,但在濕潤的土壤上生長更快,應注意干旱季節及時補充土壤水分。
[應用]董棕大樹樹干光滑,樹形高大優美,葉片整齊翠綠,適宜于庭院、路旁、公園等地使用,列植、孤植、群植均可。尤其是在寬闊的草坪上點綴幾株,可以營造出優美的熱帶風光。3-4年生中小苗,也可用盆栽,置于案頭,茶幾、辦公室、客廳擺放,作為室內盆栽觀賞。可在室內放置半年以上而不用更換。
同屬常見栽培種還有:
(1)、叢生魚尾葵(C. mitis),又稱短穗魚尾葵,莖叢生,高5-8m,徑粗可達20cm,小喬木狀。原產于我國廣東、廣西、海南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可以播種或分株繁殖。處理種子時,需注意果肉汁的結晶體,它能使皮膚奇癢。氣溫0℃以下葉片會被凍傷。適宜華南地區栽培觀賞。寒冷地區,需以盆栽入室越冬。
(2)、魚尾葵(C. monostachya),又稱單穗魚尾葵,莖單生,高達20m,徑30-35cm,有環紋。葉暗綠色,為二回羽狀復葉,羽片呈半菱形魚尾狀。原產于我國華南和印度至馬來西亞一帶。播種繁殖。植株可作為庭園觀賞。
(陳金河摘)

植保之窗▉

科學使用顆粒劑防治甘蔗病蟲害

1  甘蔗的主要蟲害
1.1  甘蔗螟蟲(又稱鉆心蟲)是對甘蔗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對甘蔗的整個生長期都造成嚴重危害。苗期造成枯心苗;中后期造成蟲蛀節,遇風易折斷,嚴重的造成枯梢(俗稱斷頭蔗)。可造成甘蔗減產10%~40% ,同時使甘蔗糖分下降。
1.2  金龜子(蠐螬) 主要以幼蟲為害甘蔗地下部根及莖,造成死苗。一般3、4月份開始為害,有5個月的為害期。沙質土的蔗地為害更嚴重。
1.3  蔗根鋸天牛 以幼蟲鉆食蔗種、咬食蔗根、幼苗、蔗莖,造成死苗;中后期使蔗莖枯萎致死或折斷。沙質土蔗地為害偏重。
1.4  金針蟲 以幼蟲為害甘蔗苗地下莖、根系等,造成枯心苗,4~5月為害最多。
1.5  蚜蟲 主要是甘蔗綿蚜,為害蔗葉,使甘蔗減產、糖分下降。防治可用15%金好年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或10%吡蟲啉l0克/畝等噴霧,也可以使用更為安全高效的3% 呋喃丹顆粒劑地下施用。
1.6  薊馬 5~6月多發生,主要為害蔗葉,影響光合作用,減少產量及糖質量。防治可選用15%金好年1500倍液或40% 乙酰甲胺磷100倍液噴霧,最好結合大培土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這樣更安全高效。
1.7  其它害蟲有:蝗蟲、螨類、飛虱、蝽象。這些蟲害造成的為害相對較輕,防治前面主要害蟲時也可以兼治。
20多年的實踐證明,3% 呋喃丹顆粒劑對以上甘蔗害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種植及培土時各用1次,每畝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4~5千克,可有效控制蟲害。
2  科學施藥防治蔗蟲
要正確選用安全、高效的顆粒劑,絕對不能使用特丁硫磷等國家禁止在甘蔗上使用的產品。目前種植甘蔗可以選用的藥劑有3% 呋喃丹顆粒劑、3% 辛硫磷顆粒劑、10%毒死蜱顆粒劑等,首選產品為3%呋喃丹顆粒劑。3%呋喃丹顆粒劑是中毒產品,使用安全,內吸性強,對甘蔗上所有害蟲的綜合防效都有,持效期長達45—6O天,對甘蔗最重要的害蟲螟蟲特效。同時促進甘蔗對氮素的吸收及轉化,明顯促進甘蔗生長,增加甘蔗畝產量及糖分。
3  及時用足3% 呋喃丹顆粒劑新植蔗:下種時拌肥均勻撒施于蔗溝,然后覆土。每畝用4—5千克3%呋喃丹顆粒劑。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如螟蟲幼蟲、金龜子(蠐螬)、線蟲、金針蟲、根鋸天牛初孵幼蟲等。
培土時(4—6月):結合施肥,每畝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4—5千克。可防治鉆蛀蔗莖的螟蟲及為害葉片的蚜蟲、薊馬等。宿根蔗:松蔸復壟時拌肥撒施,每畝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4—5千克。以上施藥時必須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要求進行。
4  甘蔗主要病害及防治
4.1  鳳梨病主要為害蔗種,病菌從蔗種傷口侵入感染,導致蔗種霉爛,影響蔗種發芽。
防治方法有:選用梢頭苗,用薄刀利刀砍種;用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50% 多菌靈或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石灰水浸種3—5分鐘。
4.2  甘蔗黑穗病(俗稱蔗公)暫無有效的藥劑,最好及時把染病的甘蔗整株拔除燒毀。
4.3  線蟲病導致甘蔗根系受破壞,葉片發黃、植株矮小。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苗,下種時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4~5千克/畝,或每畝施用克線丹4千克或力滿庫4千克,施用方法與呋喃丹相同。          (武英摘)

無公害茶葉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1.選擇適栽園地新建茶園的選址應遠離工廠、礦山、醫院等,空氣、水源、土壤未受污染,背風向陽、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緩坡.土壤PH值4.5—6.5.游離碳酸鈣≤0.5% ,土壤厚度50cm以上砂壤土。建園前應全面深翻,并在種植溝內施優質土雜肥每畝(667m2 )600千克。
2.實行密矮栽植 選用人工馴化、矮化品種.清明前后經催芽后種子直播。實行雙行種植,大小行為100~30cm,穴距20cm,品字形點播,每穴3粒,每畝5328株。與常規種植密度相比。密植園可提前3年進入半產期。
3.幼苗期管理 3月下旬茶樹播前。可在播種行間點種l行玉米,株距30cm 行間玉米能遮夏季強光直射,阻擋初夏西南干熱風對茶樹幼苗的傷害.有利茶苗生長。茶樹播種后覆草3~5cm.能起到很好的保墑增濕,提高出苗率。
4.定型修剪 采用高肥水管理.2~4年即可定型修剪,實行以采代剪,春夏季留2—3葉采摘.秋季留魚葉;定型后重肥、重水、重采摘,春秋季留魚葉,夏季留1片真葉。這既能保證茶樹正常擴冠,又能提高茶葉產量。
5、科學施肥無公害茶葉生產應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和平衡施肥,禁止施用化學合成肥料等。要重施基肥,一般每畝施餅肥100千克.10月份在行間挖溝施人.施后蓋土澆水:追肥在采茶前1個月施人.,以腐熟的糞液和沼液等速效有機肥為主。
6.茶園地面覆蓋農作物秸稈、綠肥等覆蓋地面,以涵養水份.促進茶園耕作系統中包括微生物、土壤動植物在內的生物循環和物質循環.保持與提高土壤的肥力。覆蓋材料因地制宜,可用稻草、豆秸、綠肥、落葉等。其厚度以不露為佳.每年覆蓋2次,第1次在5—6月.有利于抗旱保水和預防草害;第2次在10一l1月,可抗寒防凍,次年秋將鋪料深埋作肥料,一般一次鋪草量為每畝1000—1500千克。第1次少些,第2次量多些。
7.綜合防凍 主要指高山與北方地區。其措施有(1):幼齡園行內培土:l一3年生幼齡園, 小雪前后在行內培土:把2/3苗干埋在土內,防止凍傷根系和苗干。可保證95%以上幼樹能安全越冬。(2)成齡園行問蓋草:小雪前后,在園林地面覆蓋厚10cm左右的農作物秸稈或地膜.能在冬季提高0—10cm土壤溫度2—3℃ ,增加0~25cm土壤含水量4%一8%,對茶樹安全越冬十分有利。(3)澆足越冬水:小雪前后,澆透1次,能明顯提高茶樹抗寒能力,使翌春茶樹提早10天發芽, 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病蟲害防治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1)保護茶園中的自然天敵;建立體復合生態茶園.優化茶園生態環境.給天敵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栽培措施中應注意保護天敵。(2)以蟲治蟲:人工釋放捕食和寄生性天敵昆蟲或益螨防治害蟲。(3)病源微生物治蟲:用茶尺蠖病毒制劑和茶毛蟲病毒制劑防制茶尺蠖和茶毛蟲.在蟲口密度小、發生的第1代l~2齡幼蟲期噴施1次即可控制l整年內其它各代的發生。(4)真菌治蟲:用真菌藥液白僵菌0.1億~0.2億每ml孢子液噴施.對茶毛蟲、尺蠖類、卷葉蛾、象甲類等害蟲防治效果達85%以上。(5)細菌治蟲:用蘇云金桿菌類,對茶毛蟲防效可達90% ,對茶尺蠖也有一定效果。可達70%左右。
2.運用植物源農藥防治 (1)用濃度0.20% 苦參堿水劑每畝34~50ml加水1000~1500倍噴霧,對茶毛蟲、茶尺蠖、茶黑毒蛾等效果理想,提前2~3天施藥。(2)用魚藤酮濃度2、5%乳油每畝12~16ml加水300~500倍液噴霧.對茶尺蠖、茶毛蟲、葉蟬類防效尤佳。
3.運用礦物源農藥防治 (1)45%石硫合劑在晚秋至早冬期(氣溫<15℃)噴施封園,防治各種葉病、莖病、蚧類、粉虱類較好,對翌年的發生有明顯控制作用,值得大力推廣。采茶季節不可施用。(2)0.60%~0.70% 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防治茶樹葉病、莖病均有良好收效。亦不可采茶期使用,一般在秋季封圃后施用。 (盧松茂摘)

▉南藥簡介▉

71、柴胡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狹葉柴胡(南柴胡)B.scorzonerifolfium Willd.的根或全草。前者主產于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產于湖北、江蘇、四川等地。春秋兩季采挖,曬干,切短節。生用、酒炒或醋炒。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心包絡、肝、三焦、膽經。
功效: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應用:1、用于傷寒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目眩等。本品長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祟,故用為治療少陽證要藥。常與黃芩、半夏等配伍,如小柴胡湯。對于外感發熱有透表泄熱功效,可與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或配伍葛根等藥,如柴葛解肌湯。現代有用柴胡制成的單味或復方注射劑,對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熱功效。
2、用于肝氣郁結,脅肋脹痛,或頭痛,月經不調,痛經等證。柴胡能條達肝氣而疏肝解郁。常與白芍、當歸等同用,如加味逍遙散;若肝郁氣滯,胸脅肋脹痛之證,可配伍香附、川芎、枳殼之類,如柴胡疏肝散。
3、用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以及短氣、倦乏等證。本品能升清陽之氣而舉陷。常與升麻同用,并配伍人參、黃芪、白術等補脾益氣藥物,如補中益氣湯。
用量:3~10g。
使用注意:本品性能升發,故陰虧損,肝陽上升之證忌用。                                  (王小北)

72、升麻

  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或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和升麻 C.foetida L.的根莖。主產于遼寧、黑龍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兩季采挖,曬干,除去須根,潤透切片。生用或炙用。
性味歸經:辛、甘,微寒。歸肺、脾、大腸、胃經。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陽舉陷。
應用:1、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頭痛,以及麻疹初期,疹發不暢諸證。升麻性能升散,并解熱毒,可解表、透疹。常與葛根同用,如升麻葛根湯;若麻疹熱毒較盛之證,可配伍紫草、牛蒡子、大青等藥。
2、用于熱毒所致的多種病證。升麻能清熱解毒。如陽明熱邪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證,可配伍黃連、生地、丹皮等品,如清胃散;對于風熱上壅,咽喉腫痛之證,多與桔梗、玄參等同用,如牛蒡子湯;若配伍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則可用于熱毒瘡瘍及皮膚瘙癢之證;溫病發斑,可與石膏、大青、犀角等同用。
3、用于中氣虛弱或氣虛下陷的短氣、倦乏、久瀉脫肛、子宮下垂,以及氣虛不能攝血的崩漏不止等。升麻能升氣舉陷。常與柴胡同用,并須配伍人參、黃芪、白術等益氣補脾之品,如補中益氣湯、舉元煎。
用量用法:3~10g。升舉陽氣多用炙升麻。
使用注意:本品具升浮之性,凡陰虛陽浮,喘滿氣逆及麻疹已透,均當忌用。                  (王小北)

省農林大學教授深入建寧縣開展梨樹檢疫性病害調查

  4月26-27日由省農林大學植保學院胡方平教授、三明市植保植檢站嚴叔平研究員等一行7人,深入建寧縣里心、溪口、濉溪等地就梨枯梢病、梨銹水病等梨樹檢疫性病害進行實地調查,專家組一行通過與果農訪談、實地調查的方式共調查4個鄉鎮、12個村、20個果園,調查結果未發現有梨枯梢病、梨銹水病梨樹檢疫性病害發生。
                                 (思曉摘自農業信息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六盘水市| 叙永县| 法库县| 凤阳县| 兴化市| 普定县| 怀远县| 高雄县| 日喀则市| 汉川市| 保康县| 诸暨市| 桃园县| 库尔勒市| 望都县| 龙陵县| 兴安盟| 聂荣县| 昌吉市| 江永县| 仪陇县| 清镇市| 兴业县| 且末县| 三都| 佛学| 西和县| 嘉义县| 祁阳县| 阜宁县| 石狮市| 青龙| 兴义市| 探索| 大悟县| 青铜峡市| 兖州市| 绥滨县| 聂拉木县| 蓬安县|